张林洁
目的 解决非处方药品营销过程中制药企业、中间商、零售终端存在的问题.方法 分析当前我国制药企业采用的两种非处方药品营销模式(代理式和厂家自销)的优缺点,结合非处方药品营销模式中各成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与结论 选择适合的非处方营销模式,解决营销过程中各成员存在的问题,可以促进产品更快、更有效地进入目标市场.
作者:樊希;熊季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养阴逐瘀汤治疗喉白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3年9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喉白斑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服用养阴遂瘀汤,对照组48例服用金嗓散结丸,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组54例,治愈18例,好转3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48例,治愈14例,好转1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4,P<0.05).结论 养阴逐瘀汤治疗喉白斑病有显著疗效.
作者:师秀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总结用药失误情况,为防范临床用药失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医院记录的350例用药失误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用药失误以医生失误占首位(81.43%),其次为药师失误(8.00%)、护士失误(7.14%)、患者失误(3.43%).结论 防范用药失误,应从诊疗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进一步加强防范措施的执行.
作者:陈湘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对医院2007年以来开展ADR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结果 与结论医院加强ADR监测工作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患者用药风险.医院应将ADR监测工作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陈玉皇;侯疏影;薄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亚油酸乙酯胶丸中维生素C和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Fire C18柱(250mm ×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04 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冰醋酸(10:90:0.05),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维生素C质量浓度在12.09~241.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9%,RSD为1.09%(n=9);烟酸质量浓度在12.57~251.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7%,RSD为1.06%(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作为该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沈黎;刘玉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头花蓼咀嚼片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没食子酸的含量、出膏率为指标,在热淋清颗粒制备的基础上,对水用量及辅料进行考察,以确定头花蓼咀嚼片的佳制备工艺.结果 头花蓼咀嚼片的处方及佳工艺条件为,8倍量水提2次,每次1.5 h;80℃减压干燥;每个处方10 g甜菊素.结论 头花蓼咀嚼片制备工艺稳定、可靠,且性状、片重差异及微生物限度考察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
作者:蒋叔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研制氟比洛芬涂膜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选用壳聚糖、卡波姆为成膜材料,按药剂学原理制备氟比洛芬涂膜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比洛芬含量.结果 氟比洛芬质量浓度在10~9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1%,RSD为0.53%(n=9).结论 该品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可靠.各项指标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涂膜剂项下相关规定.
作者:王薇;刘祖雄;杨晓松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检测酪酸梭菌活菌片中活性酪酸梭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方法 选取15种常见抗菌药物,通过纸片法进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酪酸梭菌种对头孢噻肟、头孢唑林、氨基苷类、磺胺类抗菌药物表现为耐药;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结论 酪酸梭菌可与头孢菌素、氨基苷类、磺胺类等抗菌药物联用,应避免与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联用.
作者:叶玲梅;陆红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培养在职专科临床药师的模式.方法 临床药师在全面了解药学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临床医疗实践工作,在实践中提升开展药学服务的能力.结果 突出,临床实践这一培养方式,是目前条件下较为可行的一种模式.结论 药师坚持长期深入临床、参与药物治疗,更有利于发挥专业技术特长.
作者:赵文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药汤剂正确的服用方法,从而促进药效的发挥.方法 依据临床工作实践经验,归纳、总结中药汤剂服法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与结论正确恰当的服用方法可促进中药汤剂的药效,掌握汤剂正确的服用方法,是促进中药疗效发挥的重要环节.
作者:程京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120~180mg,静脉滴注,1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治疗2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复方丹参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孙玉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 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因药品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严重损害的,应由相关主体对受害人进行赔偿.但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法律责任规定缺位,因此应尽快建立和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的救济机制.
作者:刘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影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实施效果的难点和问题,为其顺利实施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以及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现状和基本国情,分析影响<办法>施行效果的原因.结果 <办法>存在个别条文不够规范、逻辑不够严密、概念欠清晰、用词欠严谨、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还有目录制定、品规用量限定等技术内容缺陷问题.结论 建议依据国家<规章制定程序条例>,进行适当修订,相应内容逻辑严密,用语准确,条文概念内容规范,具有可操作性,以利<办法>的实施和执行.
作者:庞家莲;蒙光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门诊处方不合格情况,促进使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7月至9月门诊处方10本,共6 186张,依据<处方管理办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不合格处方433张,占7.00%,主要包括不完整处方、不规范处方和用药不合理处方等.结论 医务人员必须强化法律意识和进行<处方管理办法>培训,以保证处方质量,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梁晓坤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门诊药物咨询窗口药物咨询记录3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药学专业问题咨询多的是药物用法用量(21.54%),其次是药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12.22%)、药物相互作用(8.68%);按咨询药物类别归类分析,居前3位的分别是抗微生物药物(22.51%),循环系统药物(18.01%)及消化系统药物(16.08%).结论 开展药物咨询是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均有一定作用.
作者:肖溢;王仲书;李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测定玄参中桃叶珊瑚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探讨不同干燥工艺对玄参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鲜玄参进行自然晾晒干燥、烘箱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95),检测波长为206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结果 桃叶珊瑚苷进样量在0.11~1.81 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n=6);采用微波真空干燥和自然晾晒干燥的玄参中桃叶珊瑚苷含量远高于烘箱干燥的玄参.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玄参中桃叶珊瑚苷含量,方法专属性好、准确、稳定可靠.微波真空技术用于中药玄参的干燥,不仅工艺简单、干燥时间短,而且能较好地保留桃叶珊瑚苷等有效成分.
作者:颜春潮;梁晨;洪伟;聂诗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彝族药材岩陀Rodgersia pinnata Franch.的质量标准体系.方法 采用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的方法进行质量标准研究.结果 显微鉴别有很强的专属性,薄层色谱鉴别图谱中与岩白菜素对照品相对应的斑点显色一致,各产地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两种方法对控制药材质量都具有专属性和可控性.
作者:马春云;沈嘉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国用药现状、临床路径的定义和优势,以及如何利用临床路径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为避免医疗资源浪费,提高药品使用的合理性,医院应推广临床路径管理组织各科室为患者服务,制订优化的用药方案.
作者:李沉纹;李卓恒;管海燕;于彩平;罗明和;刘洋;卢来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测定托吡酯片中无机降解产物硫酸盐和氨基磺酸盐的间接紫外检测离子色谱法.方法 采用Hamilton PRP-X100阴离子交换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4.5mmol/L对羟基苯甲酸溶液(用1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9.9±0.1)-甲醇(97.5:2.5),检测波长为310 nm,检测器极性为负,流速2.0 mL/min,进样量100μL,柱温为40℃.结果 硫酸盐(以SO42-计)的线性质量浓度范围为24.673~98.692μg/mL,r=0.999 98(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4%,RSD=1.65%(n=9).氨基磺酸盐(以NH2SO3-计)的线性质量浓度范围为30.063~120.252μg/mL,r=0.999 95(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3%,RSD=0.96%(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托吡酯片中无机降解产物硫酸盐和氨基磺酸盐的含量.
作者:冯金元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患者,男,71岁,体重50 kg,于2011年8月29日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收入我院,在院期间补充诊断直肠腺癌、深部真菌病、糖尿病.入院后给予头孢美唑抗感染、氨茶碱解痉平喘、氨溴索止咳化痰、环磷腺苷葡胺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作痰培养,多次结果示大肠埃希菌1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10月3日患者血细胞逐渐增高,11月2日白细胞总数高达20.33×109/L,中性粒细胞高达88.24%.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血常规和病情相继更换以下抗菌药物,均静脉滴注,9月27日左氧氟沙星0.5 g,每日1次,共14d;11月10日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4.5 g,每8 h 1次,共14 d,联用阿米卡星0.4 g,每日1次,共10d;由于效果不佳,11月25日换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1 g,每8 h 1次,共15 d.
作者:白红;林海霞;张承;官真水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