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
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如果是习惯性瞌睡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曾对我校部分习惯性瞌睡的学生的睡眠情况作了一些调查,发现他们夜间睡眠质量较低是导致课堂习惯性瞌睡的重要原因.
作者:戚永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在教学中,有些教学行为阻碍或不利于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学效益,甚至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作者:徐维;傅新民;柳小年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继续教育改变了传统的一次性教育,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了多渠道学习的机会,满足了现实工作的实际需要.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在做好医院在职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同时,发挥基地的作用,在促进基地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初步探索,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晓云;雍文博;徐秀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现行教育系列晋升中高级职务,是按照人事部门下达指标、单位考核推荐、主管部门资格审查、职改部门审核、中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的程序进行的.
作者:吴云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下面笔者谈谈一个优秀教师所应该具有的心理品质:1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是一个人从事工作、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自觉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前进过程中有新的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促使个体不断地去学习、去实践、去探索.
作者:姚晓宁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笔者认为,制约卫生职教院校科研工作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人员、设备和资金三大方面,而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措施是卫生职教院校科研工作发展的关键.
作者:罗晓清;徐文慧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教师的基本素质应由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能力素质这4个主要方面构成。在知识经济时代,医学科学日新月异地发展,对中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等医学病理学教师必须顺应这一大潮,迅速提高自身的素质.
作者:邵少慰;夏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要发展智力,增强能力、保持心理健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修养和健康的人格素质修养.
作者:王小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发达国家适龄青年高校入学率为50%,连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有15%,而我国仅为10%,高校扩招势在必行.
作者:黄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尤其是卫生财务人员,掌管着一个单位的收支命脉,若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单位的经济管理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并自觉地维护财经纪律,将在单位的廉政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中秋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护士角色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护士已从单纯的护理给予者扩展为多重角色,以满足服务对象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各个方面的需要.
作者:向燕卿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供全国中等卫校妇幼卫生专业、助产专业用的<内科学>教材第一版的出版[1],使妇幼专业、助产专业与社区医学专业合用一本内科学教材的状况得以改变[2].
作者:郝建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教育测量不仅是改进教学的良好工具,也是教育管理和教育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教育测量中,通过各种考试或测验所得到的原始成绩总是以零乱的数据形式出现的,只有对原始成绩作进一步统计分析,才能从分散而零乱的数字中揭示其内在规律.
作者:王晓刚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面向21世纪,素质教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流。生物化学的课堂教学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关键是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参与意识.
作者:哈森高娃;宝音满达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概述卫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它是应用经济学的理论、概念和方法来阐述和解决卫生及卫生服务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及问题,以便优化地筹集、开发、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达到提高卫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作者:李丰森;张书全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曾看过这样一则消息:美国大人另和孩子说话总是喜欢蹲下来,一方面是为了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另一方面是为了表示对孩子的尊重.
作者:杨明鄄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开展正常教学活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阵地.
作者:陈欣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为探索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后继续医学教育相关问题,对陕西省宝鸡县208名已取得中专学历的在岗乡村医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被调查者迫切希望参加中专后继续医学教育;认为,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后继续医学教育应以大学专科教育为主要层次,以函授教育为主要形式,以中西医结合专门知识为主要内容;举办各种形式面向乡村医生的短训班、讲座或学术会议,引入学分制管理,不失为加强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后继续医学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作者:景富春;高勇虎;祁文礼;朱录贤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根据卫生类高职教育特点,采取什么措施确保学生经过高职阶段的学习,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培养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我们认为应从3个阶段入手,按各阶段的不同特点抓好重点难点工作.
作者:范黔;李惠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总结了大理卫生学校开办预防医学专业的经验,认为领导重视是办好预防医学专业的基础,教师敬业是办好预防医学专业的关键;重视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开出率,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根本保证;注重研究型学习,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是培养合格的预防人才的重要环节;经常走访卫生防疫机构,是办好预防医学专业的信息资源.
作者:郑俊松;黄素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