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黑膏药新制作方法探讨

何咏梅;邱国俊;张孟生;唐艳;高伟

关键词:黑膏药, 制作方法, 中药制剂
摘要:目的 探讨黑膏药的新制备工艺.方法 根据长期工作实践,在黑膏药传统制备的基础和经验上,对工艺和材料进行新探索.结果 与结论在黑膏药传统制备工艺基础上,利用现代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良,有利于提高黑膏药的质量,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疗效.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公立医院药房经营管理策略探讨

    目的 探讨公立医院药房实行经营管理的必要性和方式.方法 依据经营管理原理和公立医院药房管理的现状、发展趋势,分析实行经营管理的必要性和内容.结果 与结论为了满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患者的需求,公立医院药房有必要实行经营管理;适宜的经营管理策略可促进医院药学的发展.

    作者:赵晋莉;濮永杰;张志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紫外光谱法测定索拉非尼原料药含量的比较

    目的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与紫外分光光度(UV)法对相同批号的索拉非尼原料药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比较.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酸铵缓冲液(50 mmol/L)-乙腈(28:72),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50μL.紫外分光光度法中,索拉非尼原料药样品溶液用甲醇配制,在265 mm波长处进行测定.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索拉非尼进样质量浓度在0.5~40 μg/mL(r=0.9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92%,RSD=1.30%(n=9).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索拉非尼进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1~20 μg/mL(r=0.999 9).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结果比高效液相色谱法平均高出1.067倍.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不适用于准确测定索拉非尼原料药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专属性好、稳定性、精密度以及加样回收率都较好,适用于索拉非尼原料药含量的准确测定.

    作者:张洪;张福明;闫士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黑膏药新制作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黑膏药的新制备工艺.方法 根据长期工作实践,在黑膏药传统制备的基础和经验上,对工艺和材料进行新探索.结果 与结论在黑膏药传统制备工艺基础上,利用现代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良,有利于提高黑膏药的质量,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疗效.

    作者:何咏梅;邱国俊;张孟生;唐艳;高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药师深入临床的工作体会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实施药学服务的模式和方法.方法 以典型病例治疗的干预为例,介绍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的情况.结果 临床药师成功地参与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结果.结论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开展学习服务可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掌握与医、护、惠接触的技巧,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郑文文;孙梁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药品检验所开展实验室认可工作的经验体会

    目的 为药品检验所开展实验室认可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从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管理体系文件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等方面对实验室认可工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与结论应提高药品检验所对实验室认可工作的认识,积极开展实验室认可工作,提高药品检验能力.

    作者:冯华东;马涛;冯凯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甲硝唑外用制剂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目的 了解甲硝唑外用制剂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总结归纳近些年发表的有关甲硝唑外用制剂文献资料.结果 近年相继研制了一些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的外用制剂,作用范围扩大,疗效较好.结论 甲硝唑外用制剂可以明显减轻或减少口服用药的一些不良反应,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学如;余小辉;涂小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广东省中药产业产学研创新模式研究

    目的 探索和研究适应广东中药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新模式,以推动广东省中药产业的发展.方法 通过构建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系统模型,从不同阶段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分类梳理.结果 与结论展望了产学研合作模式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非合作或委托代理关系.总结了广东省中药产业产学研创新模式的实践经验.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促进了广东省中药产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吴悔兴;董国俊;韩利文;刘基柱;时旭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75例

    目的 观察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刺五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空腹血糖、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与治疗前比较,改善不明显;治疗组所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安全性良好.

    作者:付军;李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莫达非尼肠溶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莫达非尼肠溶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莫达非尼肠溶片的含量、释放度及其有关物质.结果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精密度、稳定性和回收率.莫达非尼肠溶片平均含量为99.6%;在盐酸溶液中2 h无崩解或裂片,在磷酸盐缓冲液45 min的释放度大于75%,且批间重视性良好;有关物质浓度均小于莫达非尼浓度的1%.结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莫达非尼肠溶片制剂的质量控制,莫达非尼肠溶片质量标准切实可行.

    作者:安晔;马宏达;郭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注射用尿多酸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

    目的 探讨注射用尿多酸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 注射用尿多酸肽稀释至质量浓度为1.67 g/L时可消除干扰,其细菌内毒素限值L为0.15 EU/mg.结论 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注射用尿多酸肽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刘丽梅;武玉虹;姚红谊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30例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脑出血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每天1次静脉滴注,连用14 d;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于治疗第10天和第20天后行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改变,肢体功能变化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第10天和第20天治疗组血肿体积明显缩小(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能促进脑出血时的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改善.

    作者:何凤麟;蒋元模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注射用青霉素钠与脂肪乳的配伍稳定性及体外抑菌活性检测

    目的 考察注射用青霉素钠分别与10%,20%,30%脂肪乳配伍后的稳定性及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分别利用pH计和动态光散射粒径仪检测配伍液在25℃和4℃下24 h内pH和粒径的变化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配伍液中药物的含量变化情况,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考察配伍液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 注射用青霉素钠分别与10%,20%,30%脂肪乳配伍后,配伍液的外观、pH、粒径、含量均无明显改变,配伍后对青霉素钠的抑菌作用也无影响.结论 注射用青霉素钠与10%,20%,30%脂肪乳配伍后,稳定性良好,符合注射液的要求,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马玉樊;赵雯;王汝涛;张志刚;卢婷利;陈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3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室颤动患者的救治与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室颤动患者的抢救和护理经验.方法 对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3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室颤动患者的抢救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0例患者经抢救和辨证施护,均转危为安.结论 及早发现心室颤动是前提,及时电除颤复律是关键,精心护理是保障.

    作者:王会青;沈华;安松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我院高危药品的风险管理

    目的 探讨高危药品的风险管理.方法 从高危药品与药品风险管理的概念、医院高危药品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并介绍高危药品管理采取的相应措施.结果 与结论高危药品的风险管理是医院面临的重大课题,应有计划、分步骤地建立、健全医院高危药品风险管理系统,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

    作者:吴畏;牟太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红山胶囊对试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红山胶囊的调脂效果.方法 取72只SD雄性大鼠,给予普通饲料预饲1周取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根据血清TC水平随机分为普饲组、模型组、关降之组及红山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大鼠.试验开始时,除普饲组外,其余各组挟用高脂饲料造模.造模后第11天各组分别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关降之4mg/kg,红山胶囊4,2,1 g原生药/kg.每日灌胃1次,给药后第28天晚禁食不禁水,次日晨取血检测甘油三酯(TG)、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计算TC/HDL-C.结果 红山胶囊2,4 g原生药/kg剂量对大鼠试验性高脂血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呈刺量依赖性降低血清TC,TG,LDL-C.TC/HDL-C,对血清HDL-C则有升高或抑制其降低作用.红山胶囊1 g原生药/kg对大鼠试验性高脂血症模型也有一定的调脂作用.结论 红山胶囊对大鼠试验性高脂血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田涛;田红;张临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六味安消胶囊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5例

    目的 观察六味安消胶囊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单用复方消化酶治疗,治疗组45例给予六味安消胶囊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六味安消胶囊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显著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30例

    目的 观察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加用加味天麻钩藤饮.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8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加味天麻钩藤饮有和缓、稳定持久的降压作用,能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任伯玮;赵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我院2006年至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动态分析

    目的 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医院近5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动态观察抗菌药物使用方法、费用及规范使用情况.结果 医院在5年内的抗菌药物使用费用占全部药品费用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静脉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明显下降,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 近年来,该院抗菌药物使用逐渐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合理、科学地应用抗菌药物,减少临床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胡海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287份中成药说明书内容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中成药说明书记载项目及内容完整性,为其更加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使用的中成药说明书287份,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统计、分析说明书所记载项目及内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结果 287份药品说明书的项目中,核准日期/修改日期、成分、性状、功能主治/适应证、规格、用量用法、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项目标示率接近100%;而警示语、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药理毒理、特殊/外用药品、药物代谢动力学等项目的 标示率分别为11.50%,38.33%.3.83%,16.72%,6.97%,0.3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患者特殊人群用药等项目标注率几乎为0.结论 中成药说明书存在严重的项目缺失问题,应当引起重视,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文随生;徐玉红;李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痛泻宁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目的 观察痛泻宁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痛泻宁颗粒治疗,每日3次,每次5 g;对照组31例,采用口服柳氯磺胺吡啶(SAsP)治疗.每次1.0 g,每日4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中医证候缓解率,治疗组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两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痛泻宁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优于柳氮磺胺吡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倪扬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