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87份中成药说明书内容的调查分析

文随生;徐玉红;李东

关键词:中成药, 药品说明书, 调查
摘要:目的 调查中成药说明书记载项目及内容完整性,为其更加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使用的中成药说明书287份,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统计、分析说明书所记载项目及内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结果 287份药品说明书的项目中,核准日期/修改日期、成分、性状、功能主治/适应证、规格、用量用法、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项目标示率接近100%;而警示语、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药理毒理、特殊/外用药品、药物代谢动力学等项目的 标示率分别为11.50%,38.33%.3.83%,16.72%,6.97%,0.3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患者特殊人群用药等项目标注率几乎为0.结论 中成药说明书存在严重的项目缺失问题,应当引起重视,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督管理.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病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目的 为合理联用中西药治疗老年病提供参考.方法 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分析老年病用药,指出老年病用药应注意的问题.结果 与结论老年病因机体老化,抗病能力减弱引起,可涉及人体各器官系统.中西药联用疗效良好.但必须注意配伍禁忌,并实行个体化给药方案,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赵斌;夏燕军;张晓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我院高危药品的规范化管理

    目的 探讨医院高危药品规范化管理方法,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成立高危药品管理领导小组,制定高危药品目录及管理原则,建立健全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药学知识的培训,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结果 药师发药,护士取、用药准确率显著提高.结论 对高危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可加强药师和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有效提高高危药品的管理质量,显著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改善医疗质量.

    作者:杨琼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116例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232例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6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病毒唑注射液10 mg/(kg·d)治疗,治疗组使用喜炎平注射液5 mg/(kg·d)静脉滴注治疗.治疗6 d后,观察疗效及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 d后,治疗组患儿的止泻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和总疗程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80.17%,总有效率为93.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9.14%和77.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使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何建银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96例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期间观察两组体温、大便次数及性状,并行大便轮状病毒检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78%(P<0.05);治疗组退热快,大便次数和性状恢复快.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显著,可临床推广.

    作者:骆秋龙;平明芳;朱惠仙;吴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甲硝唑外用制剂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目的 了解甲硝唑外用制剂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总结归纳近些年发表的有关甲硝唑外用制剂文献资料.结果 近年相继研制了一些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的外用制剂,作用范围扩大,疗效较好.结论 甲硝唑外用制剂可以明显减轻或减少口服用药的一些不良反应,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学如;余小辉;涂小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 促进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调查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43例,调查统计其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给药方式、药物类别、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各年龄段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0~6个月为75.36%,6~12个月为80.36%,1~2岁为73.89%,2~3岁为77.50%,3~7岁为92.86%,7岁以上为86.72%,平均83.03%;给药方式,口服给药占91.44%,肌肉注射给药占2.55%,静脉注射给药占6.00%;抗菌药物使用类别多为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头孢类占74.71%,青霉素类占20.05%;二联用药率为10.34%.结论 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应注意根据患儿生理病理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国俊;罗宏丽;曾秘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正交试验法优化蔷薇红景天多糖的提取工艺

    目的 优化红景天多糖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比较不同水浴浸提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以及固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水浴浸提温度90℃,超声功率100%,超声时间30 min·固液比1:50.结论 优选的蔷薇红景天多糖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为蔷薇红景天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

    作者:邱远金;丁旭;谭勇;张之慧;程喜梅;王绍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尿激酶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继发脑卒中1例

    患者男,43岁,因双下肢水肿1个月,胸闷、气短2 d于2011年11月21日收入心内科住院,入院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入院后初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左心衰.心功能Ⅳ级,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高脂血症.入院后给予强心、利尿、扩冠及抗凝等对症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于11月23日9:50突然出现言语不能及右侧肢体无力,于12:50转入神经内科,专科体格检查示血压140/90 mmHg,神清,完全运动性失语,查体合作;右侧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向左偏斜,伸舌右偏,右上肢肌力Ⅱ级,右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右侧Babinski sign(+),感觉、共济不合作;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8分.

    作者:胡伟东;刘锦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我院2006年至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动态分析

    目的 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医院近5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动态观察抗菌药物使用方法、费用及规范使用情况.结果 医院在5年内的抗菌药物使用费用占全部药品费用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静脉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明显下降,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 近年来,该院抗菌药物使用逐渐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合理、科学地应用抗菌药物,减少临床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胡海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牡丹皮的研究概况

    牡丹皮为毛莨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该文对其源用历史、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牡丹皮的研究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作者:周永军;魏尊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广东省中药产业产学研创新模式研究

    目的 探索和研究适应广东中药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新模式,以推动广东省中药产业的发展.方法 通过构建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系统模型,从不同阶段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分类梳理.结果 与结论展望了产学研合作模式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非合作或委托代理关系.总结了广东省中药产业产学研创新模式的实践经验.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促进了广东省中药产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吴悔兴;董国俊;韩利文;刘基柱;时旭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咳嗽70例

    目的 评估苏黄止咳胶囊短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咳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40例COPD稳定期咳嗽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口服苏黄止咳胶囊,时照组口服复方棕色合剂,两组均治疗21 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咳嗽症状进行评分,考察两组总有效率、停药1周后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56%,对照组复发率为20.8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苏黄止咳胶囊短期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咳嗽安全、有效,停药后复发率低.

    作者:程莉;刘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457种静脉注射用药物药品说明书可用溶剂的调查分析

    目的 保障临床合理与安全用药.方法 收集、整理医院目前使用的静脉注射用药物的药品说明书457份,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仅注明可静脉注射而未注明可静脉滴注的有42份(9.19%);注明可静脉滴注但未注明可用溶剂的有27份(5.91%);注明静脉滴注且在用法用量或注意事项中注明了可用溶剂的有388份(84.90%),其中注明以0.9%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剂的药品有40种(10.31%).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剂的药品有31种(7.99%),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以及其他液体为溶剂的药品有317种(81.70%).结论 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一项应准确、完整,以便作为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审核、调配处方的确切依据.临床用药必须按照药品说明书所标注的用法用量严格执行,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准确与安全.

    作者:王向东;杨凌;张庆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益生胶囊中黄芪甲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益生胶囊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方法 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一水(35:65),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漂移管温度为60℃,氮气压力为350 kPa.结果 黄芪甲苷进样量在1.024~20.4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1.48%(n=9).结论 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益生胶囊的含量测定.

    作者:雷健;胡雪莲;金一南;路勇;邢茂;张恩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美药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比较研究

    生物药品和疫苗的市场需求快速增加,推动了药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该文从我国药品冷链物流体系的现状分析入手,通过与美国药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找出我国药品冷链物流体系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作者:赵贤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注射用尿多酸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

    目的 探讨注射用尿多酸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 注射用尿多酸肽稀释至质量浓度为1.67 g/L时可消除干扰,其细菌内毒素限值L为0.15 EU/mg.结论 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注射用尿多酸肽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刘丽梅;武玉虹;姚红谊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杭白菊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动力学研究

    目的 研究杭白菊中黄酮类成分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机理.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杭白菊提取液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以Fick扩散定律为基础,建立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并由此推算提取的速率常数、活化能、半衰期等动力学函数值.结果 所得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杭白菊中黄酮类成分提取的动态过程,其活化能为22.37 kJ/mol.结论 杭白菊中黄酮类成分提取过程的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特征.

    作者:徐菊茂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3种微生态制剂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

    目的 检测常用微生态制荆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酪酸梭菌活菌片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从3种微生态制剂中培养并分离供试菌,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和药敏纸片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抗菌药物均敏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红霉素、克林霉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氨基苷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敏感;酪酸梭菌活菌片对头孢菌素类、氨基苷类、复方新诺明耐药,对青霉素类、红霉素、克林霉素、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敏感.结论 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酪酸梭菌活菌片可以与耐药的抗菌药物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抗菌药物有配伍禁忌,避免联用,必须联用时应错开服用时间.

    作者:叶玲梅;蔡咏梅;陆红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喜炎平与炎琥宁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 月医院病毒性肺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确定两组患者的成本并分析成本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1个单位效果情况下,炎琥宁组的成本小于喜炎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

    作者:罗湘军;朱洪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药外洗治疗掌跖部湿疹68例

    目的 观察中药外洗治疗掌跖部湿疹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慢性掌跖部湿疹患者68例,采用中药外洗法治疗,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采用卤米松软膏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疗程均为1个月,随访3~12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愈13例(19.12%).显效33例(48.53%),有效16例(23.53%),无效6例(8.82%),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治愈9例(13.24%),显效15例(22.05%),有效29例(42.65%),无效15例(22.06%),总有效率为77.94%.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3~12个月,治疗组复发7例(10.29%),无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复发22例(32.35%),出现2例轻度皮肤萎缩、3例色素沉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5%.两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外洗治疗掌跖部湿疹起效快、疗程短,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春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