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玲梅;蔡咏梅;陆红云
目的 探讨中药名称混淆问题,理清名称相似中药的异同.方法 通过10组名称易混淆中药来源、功能主治、性状的比较进行鉴别.结果 与结论中药名称虽只一字之差.但其来源、性状特征、功能主治却明显不同,临床应用须严格甄别,不能相互代用、混用、错用.
作者:王建伟;王伟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中成药说明书记载项目及内容完整性,为其更加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使用的中成药说明书287份,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统计、分析说明书所记载项目及内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结果 287份药品说明书的项目中,核准日期/修改日期、成分、性状、功能主治/适应证、规格、用量用法、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项目标示率接近100%;而警示语、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药理毒理、特殊/外用药品、药物代谢动力学等项目的 标示率分别为11.50%,38.33%.3.83%,16.72%,6.97%,0.3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患者特殊人群用药等项目标注率几乎为0.结论 中成药说明书存在严重的项目缺失问题,应当引起重视,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文随生;徐玉红;李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制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并考察其溶出度.方法 应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片心处方筛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肠溶片进行溶出度(释放度)测定.结果 所制得的片剂外观洁白,硬度达到40N以上,30min内溶出度达到80%以上.结论 该工艺条件稳定.用所筛选的处方制备的肠溶片达到设计要求,适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唐建华;叶东;王长斌;赵卉;曹嘉成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尿多酸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 注射用尿多酸肽稀释至质量浓度为1.67 g/L时可消除干扰,其细菌内毒素限值L为0.15 EU/mg.结论 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注射用尿多酸肽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刘丽梅;武玉虹;姚红谊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医院高危药品规范化管理方法,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成立高危药品管理领导小组,制定高危药品目录及管理原则,建立健全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药学知识的培训,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结果 药师发药,护士取、用药准确率显著提高.结论 对高危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可加强药师和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有效提高高危药品的管理质量,显著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改善医疗质量.
作者:杨琼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解决药学院的教学与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所面临的真实情境和复杂问题相脱节的问题;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记忆、理解、运用与课程内容、专业相关的知识.方法 采用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基础,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及示例.结果 与结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切实可行,可用于我国药学院校的教学.
作者:王述蓉;罗宏丽;肖顺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特定电磁波治疗仪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浅度溃疡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选择处于浅度溃疡期的压疮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和单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治疗.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疮面结痂时间分别为86.67%和(6.55±0.97)d优于对照组的53.33%和(9.48±1.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压疮治愈率高,治愈天数短,是一种操作简便、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方萍;李雪萍;谢芝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牡丹皮为毛莨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该文对其源用历史、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牡丹皮的研究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作者:周永军;魏尊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围绕手术部位感染和I类手术切口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重点论述.结果 与结论I类手术切口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是严格控制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重点,也是规范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切入点.
作者:何文富;张茂;蒲月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深入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1年收集的7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0例药品不良反应中,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65例(92.86%);抗肿瘤药物引发的多见,有37例(52.86%);临床表现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高(29.03%);严重药品不良反应9例(12.86%).结论 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以预防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章萍;廖应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公立医院药房实行经营管理的必要性和方式.方法 依据经营管理原理和公立医院药房管理的现状、发展趋势,分析实行经营管理的必要性和内容.结果 与结论为了满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患者的需求,公立医院药房有必要实行经营管理;适宜的经营管理策略可促进医院药学的发展.
作者:赵晋莉;濮永杰;张志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渍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消化性渍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和奥曲肽组.奥美拉唑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4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奥曲肽组患者先用100 μg醋酸奥曲肽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缓慢静脉注射,然后将100 μg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加入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维持静脉滴注(25 μg/h).两组患者均治疗5 d,分析成本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1个单位效果情况下,奥曲肽组所用成本小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组静脉滴注方案,临床效果显著,成本相对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军飞;刘琼华;毛永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患者,男,58岁,体重58kg,因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后预防感染,给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商品名韦迪,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为10091432)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滴速60滴/min,约5 min后出现高热、寒战,体温39.5℃.患者一般情况可,心肺无异常发现,腹平坦,伤口敷料干燥、切口无红肿,肠鸣音可.立即停输泮托拉唑钠,给予异丙嗪注射液25 mg、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2 mL肌肉注射,1 h后体温正常,症状缓解.停用泮托拉唑钠,继续使用其他治疗药物,患者体温未再出现异常.患者否认家族药物过敏史及食物过敏史,考虑高热、寒战为泮托拉唑钠所致不良反应.
作者:何达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五味护肝胶囊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TMC18柱(150mm×4.6mm,5 μm);以乙腈-水(56:3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 五味子醇甲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0.087 04~0.696 32 μg,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103.40%,RSD为1.42%(n:6);五味子甲素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18 304~0.146 43μg,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97.45%,RSD为0.88%(n=6);五味子乙素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0.040 80~0.326 4 μg,r=0.999 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88%,RSD为0.76%(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张云端;李正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六味安消胶囊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单用复方消化酶治疗,治疗组45例给予六味安消胶囊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六味安消胶囊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显著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合理喂养,禁用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参苓白术散.6~12个月的患儿3 g/次.每日2次;12~24个月的患儿3 g/次,每日3次.两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并对两组惠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无明显不良反应,价格低廉,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实施药学服务的模式和方法.方法 以典型病例治疗的干预为例,介绍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的情况.结果 临床药师成功地参与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结果.结论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开展学习服务可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掌握与医、护、惠接触的技巧,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郑文文;孙梁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消肿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消肿止痛膏外敷惠处,每天1次,3 d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用跌打七厘片,方法和疗程同治疗组.3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50.00%,显效率30.00%,有效率20.00%.对照组治愈率23.33%,显效率40.00%,有效率36.67%.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消肿止痛膏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有效药物.
作者:刘小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药检机构重视各种档案资料的收集及规范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档案对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协调性、符合性、充分性、可操作性进行审核,可在申报实验室认可或资质认定评审中充分发挥佐证作用.利用价值巨大.
作者:孙红兵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考察含单味药材参类(人参、西洋参)保健食品中功效成分测定方法的专属性.方法 采用2003年版<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总皂苷的含量,与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西洋参药材项下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含量结果相比较.结果 通过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少量产品的测定结果比较接近,大部分产品的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为达到产品质量可控和产品使用安全有效,对于以单味药材投料的参类产品应采用专属性强的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的含量,同时达到监测产品投料的目的,尽快淘汰UV法测定总皂苷的测定方法.
作者:封淑华;胡伟杰;赵志军;王振国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