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伟;王伟影
目的 考察注射用青霉素钠分别与10%,20%,30%脂肪乳配伍后的稳定性及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分别利用pH计和动态光散射粒径仪检测配伍液在25℃和4℃下24 h内pH和粒径的变化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配伍液中药物的含量变化情况,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考察配伍液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 注射用青霉素钠分别与10%,20%,30%脂肪乳配伍后,配伍液的外观、pH、粒径、含量均无明显改变,配伍后对青霉素钠的抑菌作用也无影响.结论 注射用青霉素钠与10%,20%,30%脂肪乳配伍后,稳定性良好,符合注射液的要求,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马玉樊;赵雯;王汝涛;张志刚;卢婷利;陈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药检机构重视各种档案资料的收集及规范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档案对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协调性、符合性、充分性、可操作性进行审核,可在申报实验室认可或资质认定评审中充分发挥佐证作用.利用价值巨大.
作者:孙红兵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外洗治疗掌跖部湿疹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慢性掌跖部湿疹患者68例,采用中药外洗法治疗,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采用卤米松软膏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疗程均为1个月,随访3~12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愈13例(19.12%).显效33例(48.53%),有效16例(23.53%),无效6例(8.82%),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治愈9例(13.24%),显效15例(22.05%),有效29例(42.65%),无效15例(22.06%),总有效率为77.94%.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3~12个月,治疗组复发7例(10.29%),无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复发22例(32.35%),出现2例轻度皮肤萎缩、3例色素沉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5%.两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外洗治疗掌跖部湿疹起效快、疗程短,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春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测定氢溴酸高乌甲素分散片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0.05 mol/L磷酸二氢钠一甲醇(28: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2 nm,流速1.0 mL/min,柱温为25℃.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各杂质峰与主峰均能良好分离,检测限为0.32 ng.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实用,适用于氢溴酸高乌甲素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雪莲;雷健;王芳;张恩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中成药说明书记载项目及内容完整性,为其更加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使用的中成药说明书287份,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统计、分析说明书所记载项目及内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结果 287份药品说明书的项目中,核准日期/修改日期、成分、性状、功能主治/适应证、规格、用量用法、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项目标示率接近100%;而警示语、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药理毒理、特殊/外用药品、药物代谢动力学等项目的 标示率分别为11.50%,38.33%.3.83%,16.72%,6.97%,0.3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患者特殊人群用药等项目标注率几乎为0.结论 中成药说明书存在严重的项目缺失问题,应当引起重视,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文随生;徐玉红;李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符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工作要求的药品调剂模式.方法 对比传统药品调剂模式与批次药品调剂模式在排药差错率、排药秩序、报损率、工作质量、耗材成本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批次药品调剂模式在降低排药差错率、规范排药秩序、降低报损率、提高工作质量、降低耗材成本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结论 批次药品调剂模式优势显著,适用于任何规模的PIVAS,是值得推广的PIVAS新型药品调剂模式.
作者:甘惠贞;李玉堂;董少良;杨昌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牡丹皮为毛莨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该文对其源用历史、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牡丹皮的研究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作者:周永军;魏尊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药名称混淆问题,理清名称相似中药的异同.方法 通过10组名称易混淆中药来源、功能主治、性状的比较进行鉴别.结果 与结论中药名称虽只一字之差.但其来源、性状特征、功能主治却明显不同,临床应用须严格甄别,不能相互代用、混用、错用.
作者:王建伟;王伟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生物药品和疫苗的市场需求快速增加,推动了药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该文从我国药品冷链物流体系的现状分析入手,通过与美国药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找出我国药品冷链物流体系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作者:赵贤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和研究适应广东中药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新模式,以推动广东省中药产业的发展.方法 通过构建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系统模型,从不同阶段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分类梳理.结果 与结论展望了产学研合作模式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非合作或委托代理关系.总结了广东省中药产业产学研创新模式的实践经验.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促进了广东省中药产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吴悔兴;董国俊;韩利文;刘基柱;时旭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医院近5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动态观察抗菌药物使用方法、费用及规范使用情况.结果 医院在5年内的抗菌药物使用费用占全部药品费用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静脉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明显下降,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 近年来,该院抗菌药物使用逐渐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合理、科学地应用抗菌药物,减少临床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胡海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莫达非尼肠溶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莫达非尼肠溶片的含量、释放度及其有关物质.结果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精密度、稳定性和回收率.莫达非尼肠溶片平均含量为99.6%;在盐酸溶液中2 h无崩解或裂片,在磷酸盐缓冲液45 min的释放度大于75%,且批间重视性良好;有关物质浓度均小于莫达非尼浓度的1%.结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莫达非尼肠溶片制剂的质量控制,莫达非尼肠溶片质量标准切实可行.
作者:安晔;马宏达;郭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深入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1年收集的7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0例药品不良反应中,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65例(92.86%);抗肿瘤药物引发的多见,有37例(52.86%);临床表现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高(29.03%);严重药品不良反应9例(12.86%).结论 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以预防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章萍;廖应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黑膏药的新制备工艺.方法 根据长期工作实践,在黑膏药传统制备的基础和经验上,对工艺和材料进行新探索.结果 与结论在黑膏药传统制备工艺基础上,利用现代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良,有利于提高黑膏药的质量,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疗效.
作者:何咏梅;邱国俊;张孟生;唐艳;高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为合理联用中西药治疗老年病提供参考.方法 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分析老年病用药,指出老年病用药应注意的问题.结果 与结论老年病因机体老化,抗病能力减弱引起,可涉及人体各器官系统.中西药联用疗效良好.但必须注意配伍禁忌,并实行个体化给药方案,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赵斌;夏燕军;张晓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高危药品的风险管理.方法 从高危药品与药品风险管理的概念、医院高危药品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并介绍高危药品管理采取的相应措施.结果 与结论高危药品的风险管理是医院面临的重大课题,应有计划、分步骤地建立、健全医院高危药品风险管理系统,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
作者:吴畏;牟太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甘桔冰梅片对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采院就诊的18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90例.治疗组应用甘桔冰梅片0.6 g/次、每日4次口服治疗,对照组用慢严舒柠颗粒1袋/次、每日3次冲服治疗,观察临床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痊愈31例(34.44%),好转49例(54.44%),无效10例(11.11%).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74.44%(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甘桔冰梅片治疗慢性咽炎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伊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评估苏黄止咳胶囊短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咳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40例COPD稳定期咳嗽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口服苏黄止咳胶囊,时照组口服复方棕色合剂,两组均治疗21 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咳嗽症状进行评分,考察两组总有效率、停药1周后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56%,对照组复发率为20.8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苏黄止咳胶囊短期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咳嗽安全、有效,停药后复发率低.
作者:程莉;刘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金雀根联合土茯苓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0例,通过辨证论治分为心脾积热、阴虚火旺两型,分别用清胃汤、知柏地黄汤治疗;治疗组70例也分为相同两型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金雀根、土茯苓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为6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雀根联合土茯苓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比传统辨证论治疗效更好.
作者:江惟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促进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调查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43例,调查统计其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给药方式、药物类别、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各年龄段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0~6个月为75.36%,6~12个月为80.36%,1~2岁为73.89%,2~3岁为77.50%,3~7岁为92.86%,7岁以上为86.72%,平均83.03%;给药方式,口服给药占91.44%,肌肉注射给药占2.55%,静脉注射给药占6.00%;抗菌药物使用类别多为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头孢类占74.71%,青霉素类占20.05%;二联用药率为10.34%.结论 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应注意根据患儿生理病理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国俊;罗宏丽;曾秘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