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体会

王楠;谢学建

关键词:高危药品:安全管理, 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 探索医院高危药品管理的方法,提升药物安全管理水平.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介绍高危药品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医院开展高危药品管理的实践和体会.结果 与结论通过管理,有效降低了高危药品的使用风险.医疗机构应对高危药品要提高警惕,并采取相关措施,将潜在的高危药品差错消灭在萌芽中,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各部门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全面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促使临床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分别阐述医院各部门在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方面应起到的作用.结果 与结论医院各部门需积极行动起来,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管理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莫菊彩;黄廷球;管敏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引种栽培对卷丹水溶性成分的影响

    目的 比较原产地与引种地卷丹多糖和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差异,为卷丹在甘肃的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的含量.以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的方法测定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 甘肃栽培卷丹的多糖含量较原产地高,而浸出物含量比原产地低.结论 甘肃栽培卷丹中多糖含量较原产地差异显著,浸出物含量符合国家药典标准,可进一步引种试验.

    作者:侯嘉;连中学;杜弢;陈红刚;朱田田;林丽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方法 查找新相关文献,并结合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结果 120例患者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后,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比较严重和少见的是损害循环系统及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120例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其中胃肠道反应76例,过敏反应44例.结论 应重视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严格监测用药效果,控制药物浓度,降低药物滴注速度,尽量防止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临床治疗效果,避免医疗纠纷.

    作者:曹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临床药师对肿瘤科护理人员的用药教育

    目的 使肿瘤科护理人员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促进护理工作更好开展.方法 对国内外抗肿瘤药物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开展抗肿瘤药物相关知识的用药教育;并设计调查问卷,对回馈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理人员在抗肿瘤药物的相关知识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对职业防护的认识存在不足,在毒性药品的配制方法上也存在问题.结论 临床药师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用药指导,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药物知识水平,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促使其加强自身防护,避免职业性伤害.

    作者:魏润新;钱南萍;顾菲菲;许静;朱露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祛脂保肝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祛脂保肝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制定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观察法对祛脂保肝胶囊的白术、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祛脂保肝胶囊中的青黛、白术、丹参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祛脂保肝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平均含量为2.589 mg/g,线性回归方程为Y=6141.8X-11.989(r=0.999 3,n=5),平均回收率为96.99%,RSD=1.59%.结论 所用方法可用于祛脂保肝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家楼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陈皮饮片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评价陈皮饮片质量优劣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 Symmetry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00 nm,流速1.0 mL/min,柱温为25℃.结果 测定了43批陈皮饮片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建立了43批药材的总共有模式.结论 利用陈皮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法,可较全面地反映陈皮饮片的内在质量,可用于陈皮饮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封宇飞;张宏武;邹忠梅;孙春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大连市2007年至2010年监督抽验药品质量分析

    目的 分析大连市近几年来监督抽验药品质量状况,探讨解决对策.方法 通过对2007年至2010年监督抽验药品质量状况的统计和分析,提出解决有关问题的办法.结果 与结论可通过提高药品监督抽验的效率,促进我市医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保证人民用药安全.

    作者:鲁军;牛玉娟;张婷婷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我国医药企业专利风险因素分析

    医药产业属于高技术型产业,其技术核心要素--专利不仅是技术保护手段,更是有力的竞争手段,由此带来的专利风险也日益显现.目前,风险管理理论在全球各个行业比较盛行,但我国的医药企业在风险管理上还很缺乏认知性.笔者从风险管理理论角度对我国医药企业的专利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其风险衡量和评估提供依据,并建议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和控制.

    作者:董丽;黄泰康;袁红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对新《药品差比价规则》的思考

    目的 了解药品新差比价规则的变化,预测正式实施后可能对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方法 对新规则进行解读,分析其调整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实施效果进行预测.结果 与结论差比价规则作为我国药品政府定价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药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褚淑贞;栾静竹;唐卉;沈念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舒血宁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及其对关节液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00例骨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舒血宁组)和对照组(透明质酸钠组),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统计其评分,并测量患者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平均积分为(14.80±5.76)分,治疗后平均积分为(7.43±2.85)分,治疗前后平均差值为(7.37±3.24)分;对照组治疗前平均积分为(14.18±5.32)分,治疗后平均积分为(7.39±2.73)分,治疗前后平均差值为(6.79±3.03)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积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IL-1β和TNF-α水平均有下降,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向关节腔内注射舒血宁注射液可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供临床选择使用.

    作者:罗洪斌;徐杰;林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多巴胺检测新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在抗坏血酸(AA)和尿酸(UA)同时存在情况下,测定神经递质药物多巴胺(DA)含量的电化学新方法.方法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DA在导电聚合膜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以差示脉冲伏安(DPV)法建立DA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在pH=5.0磷酸盐缓冲液(PBS)中,聚溴百里香酚蓝(BTB)导电聚合物膜对AA,DA,UA有很强电催化作用,明显增强了电极反应的可逆性,同时能实现DA,AA,UA的良好分离.在试验优化条件下,DA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6~1.5 × 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 × 10~mol/L.结论 建立了在AA和UA同时存在的情况下,DA定量检测的电化学新方法,并将此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的含量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陈德志;陈巧辉;甘惠贞;杨昌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体会

    目的 探索医院高危药品管理的方法,提升药物安全管理水平.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介绍高危药品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医院开展高危药品管理的实践和体会.结果 与结论通过管理,有效降低了高危药品的使用风险.医疗机构应对高危药品要提高警惕,并采取相关措施,将潜在的高危药品差错消灭在萌芽中,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王楠;谢学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辛夷鼻炎丸和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口服辛夷鼻炎丸和通窍鼻炎颗粒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6月至2008年2月,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入选两家医院91例患者,按2:1的比例将其随机纳入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辛夷鼻炎丸3 g,对照组口服通窍鼻炎颗粒2 g,均每日3次,疗程4周.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控制+显效率为70.49%、总有效率为93.44%,对照组临床控制+显效率为73.33%、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事件,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无不良变化.结论 口服辛夷鼻炎丸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与通窍鼻炎颗粒相当,两药的安全性均较好.

    作者:曾友志;李胜前;杨思芸;李林;郭建萍;奚益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注射用凯西莱在不同输液中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注射用凯西莱在不同输液、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 将注射用凯西莱按说明书的使用方法分别溶解在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及氯化钠注射液中,按设计要求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放置,在各检测时间点观察其外观、不溶性微粒、pH的变化情况,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配伍液中凯西莱的含量.结果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各检测时间点的配伍液其外观及不溶性微粒数均无明显变化,pH均逐渐增大,主药含量则显著下降.结论 注射用凯西莱与不同注射液配伍后放置时间越长,温度越高,稳定性越差.

    作者:杨辉;覃志高;陈建琴;莫迎;许凯柔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非那雄胺片长期口服致痛风1例

    患者,男,1931年出生,身高158 cm,体重43 kg,因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于2007年6月开始口服非那雄胺片,每次5 mg(1片),每天1次,服用两个疗程(6个月)后,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紧迫性尿失禁等症状明显改善.遵医嘱以每服用1个疗程停药1个月的方式继续服药.

    作者:肖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广泛性焦虑症30例

    目的 探讨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广泛性焦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给予九味镇心颗粒与坦度螺酮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末各评定1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九味镇心颗粒组总有效率为86.67%,与坦度螺酮组(90.0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不良反应少而轻,安全性好.结论 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好,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筱芬;兰开荣;季林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哮喘患者妊娠期安全用药

    妊娠期哮喘发作合并呼吸系统感染时,哮喘控制药物及抗感染用药都将受到限制.该文对以上两类药物在妊娠期的安全使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王晓璐;周恒燕;赵海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专利文献分析及其中药源新药开发进展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研究开发的一类新型口服降血糖药物,具有作用温和持久、毒副作用小甚至无毒的优点,是近年来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热点之一.中药是我国特色的药物资源,从中药资源中寻找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则是我国新药研究的特色.专利是新药开发产品化过程中标志性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文献.通过相关中国专利及相关文献分析,综述中药源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新药开发的现状.

    作者:姚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生精胶囊联合雄激素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63例

    目的 分析生精胶囊联合雄激素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就诊的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小剂量雄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雄激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生精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21例(33.33%),有效35例(55.56%),无效7例(11.11%),对照组患者痊愈11例(17.46%),有效32例(50.79%),无效20例(31.75%).观察组患者的疗效及精液参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精胶囊联合雄激素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疗效优于单用雄激素治疗,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永刚;肖宇;黄朝霞;吕杰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20例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例革兰阳性(G+)球菌感染,主要应用阿奇霉素磷酸二氢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治疗;18例G+球菌、革兰阴性(G-)球菌、G-杆菌混合感染,主要给予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6例G+球菌、G-球菌混合感染;G+球菌支原体混合感染6例,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15例支原体感染,主要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磷酸二氢钠治疗;42例未检出致病菌,未作病原学检测18例.在收集的病例中,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加替沙星注射液为主要应用药物.结论 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肺部感染以混合病原菌感染多见.药物治疗多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磷酸二氢钠、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应从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合理联用等方面加强,以减少耐药性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邱新野;尹月;朱晓红;王咏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