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600例

李秀英;张素萍;郭志敏;安秀丽

关键词:米非司酮, 依沙吖啶, 中期妊娠, 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终止中期妊娠的疗效.方法 选取孕14~26周自愿要求终止中期妊娠的妇女600例,随机均分为3组,A组采用依沙吖啶100 mg羊膜腔内注射;B组加服米非司酮50mg,每隔12 h加服1次,连服3次;C组加用一次性空腹口服米非司酮150 mg.结果 3组终止中期妊娠成功率(72 h后)分别为97.00%,100%.100%;与A组比较,B组、C组自注药至宫缩出现、自宫缩至分娩所用时间均明显降低,产后2 h阴道出血量、胎盘和胎膜残留量均明显较低;3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副作用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A组有1例胎儿从后穹隆娩出.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所用时间短、阴道出血少、胎膜残留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米非司酮顿服与分次服用的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单次给药用法方便、简单、不易漏服,值得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气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达克罗宁薄荷脑润肤止痒水中薄荷脑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达克罗宁薄荷脑润肤止痒水中薄荷脑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DB-Waxetr毛细管柱(30m×0.53 mm,1.0μm),采用分流进样方式,分流比为10∶1,进样口温度和柱温分别设定为250 oc和120℃,以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作为检测气,检测器温度设定为250℃,裁气为氮气,柱前压69.9 Mpa,流速1.5 mL/min.结果 薄荷脑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335 6~1.678 g/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64%,RSD为0.55%(n=6).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制剂中薄荷脑的含量.

    作者:李成;张开礼;巫小娟;麦家慧;颜晗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我院2009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其敏感性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2009年医院18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并结合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进行分析.结果 院内分离的常见菌株中,革兰阴性杆菌时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呋辛、环丙沙星敏感.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头孢唑肟、甲硝唑、头孢孟多的用药频度排序居前5位.结论 该院左氧氟沙星使用合理,但大多数头孢菌素使用不合理.

    作者:许文举;赵光望;庄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呋喃西林溶液中呋喃西林含量

    目的 建立呋喃西林溶液中呋喃西林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 x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40:60:0.1),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呋喃西林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O.2~1.4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为0.27%(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呋喃西林溶液中呋喃西林的含量测定.

    作者:邓芳;万莉;崔小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2010年我院115例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调查

    目的 分析医院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国际Ahemeyer外科手术与种类标准分类,对2010年医院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时机及用药时间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Ⅰ,Ⅱ,Ⅲ类切口预防用药合理率分别为30.26%,40.74%,41.67%.结论 医院手术科室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用药.应加强管理.

    作者:张晓春;周燕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复方消化酶联合莫沙必利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5例

    目的 观察复方消化酶联合莫沙必利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消化酶加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7%,对照组为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复方消化酶联合莫沙必利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国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骨碎补药材中的重金属

    目的 建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骨碎补药材中的铅、锅、砷、汞、铜重金属含量.方法 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324.8 nm波长处检测铜含量,在283.3 nm波长处检测铅含量,在228.8 nm波长处检测镉含量;另采用原予荧光光谱法测定砷、汞的含量.结果 10批骨碎补药材中的重金属含量,铜为2.687 5~8.521 7 mg/kg,镉为0.200 6~0.270 8 mg/kg,铅为0.250 4~1.000 mg/kg.汞为0.003 4~0.029 4 mg/kg,砷0.006 6~0.053 3 mg/kg.结论 10批骨碎补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和香港<中成药注册申请手册>中有关重金属标准的规定.

    作者:王永来;熊明玲;陈红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司帕沙星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116例

    目的 观察α-受体阻滞剂和司帕沙星联合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9例口服特拉唑嗪2 mg,每晚1次,同时服用司帕沙星0.1 g,2次/d;对照组57例仅服用相同剂量的特拉唑嗪.两组疗程均为4周,根据患者服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的变化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和时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36%和36.84%(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CPSI评分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司帕沙星联合特拉唑嗪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高江原;郑祥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滋心阴片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制备滋心阴片的佳工艺参数,选择适宜的辅料.方法 以外观、硬度、吸湿增重、崩解等考察指标确定佳工艺方法,对填充剂、润湿剂、润滑剂等辅料进行优选.结果 优选的填充剂为14%的淀粉,润湿剂为80%的乙醇,润滑剂为1.1%的硬脂酸镁.结论 优选工艺稳定可行,为制备滋心阴片提供了依据.

    作者:吕勤;吕静;宗海燕;王正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50例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在利凡诺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自愿要求中期妊娠引产的孕妇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入并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使用利凡诺羊膜内注入并口服己烯雌酚,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所用引产时间和产后持续出血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两组均有孕妇出现药物流产的副反应,但观察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缩短引产时间,减少引产时阴道持续出血时间和药物副反应.

    作者:朱婷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中药房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运用PDCA循环法对中药房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医院中药房管理依据采用的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后,处方的审核正确率由原来的97.00%升至99.00%(P<O.05),调配正确率由原来的98.50%升至99.50%(P<0.05),复核出的差错率由原来的3.00%降至1.00%(P<O.05).结论 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医院的中药房,能有效确保中药房药品供应流程的顺畅、合理,从而保证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

    作者:许斌;夏卫东;曾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健脾止嗽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健脾止嗽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健脾止嗽颗粒中的苍术、木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橙皮苷含量.色谱柱为Elipse XDB-C18柱(1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检测波长283 nm,流速1.0mL/min,柱温25℃.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橙皮苷质量浓度在31.04~155.2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5%,RSD=1.64%(n=6).结论 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健脾止嗽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杨水清;洪志勇;张丽芬;曾斌;刘志承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阐述胰岛素类似物与普通人胰岛素的不同特点.方法 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分析胰岛素类似物的结构修饰与药理学特点结果胰岛素类似物比普通人胰岛素有诸多益处.结论 胰岛素类似物符合人体胰岛素分泌的生理特点,可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作者:刘耀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盐酸丁卡因胶浆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盐酸丁卡因胶浆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将拟行人工流产术的60例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用药组在术前将盐酸丁卡因胶浆置入子宫颈管内,2 min后施行手术;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直接扩张宫颈施行手术.结果 用药组宫颈松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也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盐酸丁卡因胶浆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有明显松弛宫颈、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的作用.

    作者:贾茹;鲁红梅;王莉;刘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戈舍瑞林联合腹腔镜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44例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戈舍瑞林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经腹腔镜手术诊断并治疗的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4例,术后随机分为3组.戈舍瑞林组44例,术后第3天开始皮下注射戈舍瑞林3.6 mg,此后每月1次,连用3~6个月;达那唑组加例,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达那唑0.2 g,2次/d,连用3~6个月;对照组40例未用药.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并观察疗效.结果 戈舍瑞林组、达那唑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36%,85.00%,55.00%,复发率分别为9.09%,15.00%,45.00%,术后1年妊娠率分别为36.36%,35.00%,5.00%.两用药组与未用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用药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戈舍瑞林组、达那唑组肝损害率分别为15.65%,5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能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且戈舍瑞林较达那唑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

    作者:陈伟彬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100例围手术期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某医院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100例Ⅰ类和Ⅱ类切口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术前和术后的用药率分别为53.00%和47.00%;术后抗菌药物单用和二联用药分别占91.00%和9.00%;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平均使用抗菌药物3 d,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平均使用抗菌药物5 d,两类切口手术术后使用抗菌药物超过3 d者占23.00%.结论 该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管理,规范用药.

    作者:王爱生;李全栋;段晶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纳洛酮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肺性脑病28例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氧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纳洛酮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表现改善明显,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 纳洛酮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肺性脑病安全有效,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秦朴;印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和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并介绍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64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几,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予以抗感染、平喘和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 mL(1 mg)雾化吸入,每天2次.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和肺部喘呜改善情况,并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在喘憋、咳嗽、哮鸣音和湿罗音消失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38,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发生声嘶和口腔真菌感染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安全性较好;充分做好雾化吸入的各项护理,是确保治疗有效、减少副作用的重要措施.

    作者:翁玉英;严岩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痛风方剂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痛风方剂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确保制剂质量稳定可控、安全、有效.方法 对展开剂及展开条件进行筛选,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制剂中的防己、黄柏、当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痛风方剂颗粒中粉防己碱的含量.结果 分别以正己烷-氯仿-甲醇(7.5∶4∶2)、正丁醇-冰醋酸-水(7∶1∶2)、石油醚-乙酸乙酯(4∶1)为展开制,可对痛风颗粒制剂中的防己、黄柏、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Kromasil C8柱(2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以含0.6%三乙胺的0.01 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用磷酸调pH至3.O)-甲醇-乙腈(50:20:30)为流动相.可对痛风颗粒制剂中的粉防己碱含量进行测定.粉防己碱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4.0-40.0 p.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41%,RSD=1.63%(n=9).结论 所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分别用于痛风颗粒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姚苑梅;徐玉红;李东;万于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病药致肝损害52例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病药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2.4 g,对照组给予甘草酸铵0.15 g,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两组肝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7 d和14 d后,肝功能复常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抗结核病药所致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显著.

    作者:蔡育志;陈健儿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和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和阿昔洛韦滴眼液分别治疗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68例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滴眼,每日5次,每次l滴;对照组予0.1%阿昔洛韦滴眼液滴眼,每日10次,每次2滴.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周,并同时使用0.3%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每日3次.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评定和不良反应观察,并随访治疗后1年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3周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观察1年,其中治疗组复发2例(5.88%),对照组复发8例(23.53%),治疗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较阿昔洛韦滴眼液更确切,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小,安全性好.

    作者:林体锋;薛圣游;卓文渊;施长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