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福荫
护理教育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如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及需求,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是一项值得思考的重大课题,加强护生工作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作者:刘根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了提高生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必须重视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笔者多年带教生理实验,认为生理实验课前准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作者:曾德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水平,是医学高等院校不可懈怠的重要工作.对教师尤其是对青年教师加强培养,使之能迅速适应 21世纪医学教育,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本文就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能力谈谈个人体会.
作者:杨新华;崔澂;赵亚朴;孙晓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遵照中医院校<药用植物学教学大纲>精神,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与指导下,我们从 2002年 6月下旬开始一年一度的绿叶标本野外采集实习,对兰州市周围的中药资源进行了普查与采集.经过我们近半个月的艰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给中药的鉴定认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整理了大批的资料,制作并举办了绿叶标本采集展览,截至 7月中旬此项工作基本结束.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据报道,现在我国大约每出生 1 500万婴儿,畸形儿就有 8~ 10万; 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曾调查 2 000万新生儿,根据出生证明书登记的情况进行统计,每 1万名新生儿中有 83名畸形儿,占 0.83%;北京市 1977~ 1981年全市婴儿主要死因顺位调查统计显示,先天畸形占首位.可见先天性畸形儿数量是非常大的.要提高人口素质,优生是关键.在我国乃至全球目前优生的主要措施仍是预防性措施.笔者现就致畸因素及应采取哪些相应的预防性措施作如下探讨.
作者:王小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由于种种原因,中等医学教育正面临招生就业两难、生源质量下降、办学规模与就业市场不协调的严峻挑战.如何走出困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作者:邓鼎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校原为安徽省卫生厅惟一直属的中等卫校, 2001年 5月升格为安徽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从中等职业教育转变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生源及管理、专业设置、教学管理、教师队伍的建设都发生相应的转变.下面笔者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后如何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作者:张祖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是中专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深化教书育人工作,树立现代教育观是关键所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首要前提;灵活多样的方式是主要手段.
作者:张明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由于医学存在的未知性与风险性,即便在医学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也有相当一部分疾病诊断困难,治愈无望,不少疾病还有较高误诊率.根据有关资料,我国医疗机构目前的误诊率和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并不高 [1],但目前的医患关系为什么越来越紧张,甚至频酿血光之灾呢 ?笔者认为可能存在历史、观念、体制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
作者:郑澄碧;张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实验室设备是医学教育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不可缺少的硬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设备日趋精密、复杂,设备价值在学校总资产中的比重日益上升.因此,如何正确选购、管理、使用、维修和保养实验设备,是学校实验室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笔者通过几年管理校实验室的实践,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作者:郑俊松;朱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21世纪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把图书馆带入了自动化、网络化与信息化时代.在新形势下,需要构建新型的图书馆,更需塑造现代化的图书馆员的素质.图书馆需要具备良好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过硬专业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图书馆员,以适应社会需要,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满足读者高层次的需求.
作者:江汉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学校是进行审美实践的重要基地.音乐、美术、艺术等课本身就是美育的主要课程,它们以艺术的感染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表现技能,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进一步加强审美实践与修养,使素质教育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日常化,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笔者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作者:葛芳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现行护理专业新教材<正常人体学基础>集生物、生理、生化、解剖、组织学于一身.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笔者对新教材做了以下几点分析.
作者:石发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建国 50多年来,我国中等医学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并且占有较多的教育资源.但是,由于近年来中等卫生学校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影响了招生数量,中等卫生学校向何处发展,已成为卫生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因此,只要我们深入学习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经验,分析国内、省内和本地的实际情况,方向就十分明确.
作者:李一杰;胡秀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教师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教师施予的教育影响能否发生反应以及如何发生反应,这与教育效果密切相关.笔者结合高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来探讨高职院校教师影响力的构成要素.
作者:张钠;罗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找到合适的工作,成为国家、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都十分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教师,笔者在重点抓好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的同时,加强课堂实践和模拟操作教学,突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受到学校和学生的好评.
作者:熊礼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是护理教育改革的终目的,对实现培养目标,造就一代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迎接新挑战,竞争力强的新型护理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是护理教师共同关心和探讨的现实课题.笔者就护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问题谈一些管见.
作者:雷芸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竞争机制深入到各行各业,这不仅要求当代中专生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有创新能力、吃苦精神、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及较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大胆面对未来的人才市场.
作者:陆鸿奎;张荷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教育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就体育教育而言,至少出现了三种转变:一是由以往传授与继承固有知识技能为重点的封闭式教育向着重培养学习者创造能力、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开放式教育转变;二是由单一的知识型教育向全面的综合素质型教育转变;三是由校园式封闭教育向全社会的终身式教育转变.这三大转变旨在倡导和培养一种适应主体教育需要的开放的终身的体育思想,培养能力全面,能全方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生.
作者:刘卫峰;毕立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我们对湖北省各级医疗机构医学相关类人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此仅对湖北省 3家省级医院和 10家地 (市 )级医院护理人员专科及以上学历、副高及以上职称情况进行分析,并由此对护理继续教育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刘文俊;周森林;向红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