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建波;吴国华
注射用微球载药系统可使药物在数周或数月内以一定速率释放,可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减少给药次数,提高疗效.但是,微球易被网状内皮系统摄取、体内循环时间短等因素也制约其应用.控制微球的粒径、表面亲水性修饰等可以有效减少网状内皮系统对微球的摄取,延长载药微球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及其在吸收部位的滞留时间.该文就此问题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绪君;卢婷利;陈涛;高迎春;赵雯 刊期: 2011年第15期
通过文献检索,综述了可导致药源性骨折的药物类别,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用药参考.
作者:赵强;张志忠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调查儿童医院哮喘吸入装置应用情况,为开展相应的药学服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7年至2009年北京儿童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出库数据中所有哮喘吸入装置,按药物名称、类别和吸入装置类型进行药物用量统计.结果 吸入装置的使用量每年基本在10 000万支左右,其中都保使用比例高.结论 吸入装置使用量较大,药师为哮喘患儿提供相关的用药指导很有必要.
作者:胡利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用于全髋置换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全髋置换手术且进行自控静脉镇痛的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0.5 g/L吗啡,试验组使用1.5μg/mL舒芬太尼,背景剂量2 mL/h,单次给药剂量1 mL,锁定时间8 min.观察患者术后2,8,24,48 h的镇痛效果,记录镇痛泵使用情况、不良反应以及是否使用其他镇痛药物.结果 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在术后48 h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口述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2例患者因镇痛不全而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未出现嗜睡、呼吸抑制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舒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全髋置换手术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镇痛作用确切且略优于吗啡,不良反应与吗啡相似.
作者:敖兴;张超;汪玉林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大骨节病的可疑致病因子T-2毒素对原代培养的兔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大骨节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分别用含0,1,10.20,100 μg/L T-2毒素的DMEM/F-12培养基体外培养兔软骨细胞5 d,采用四氮甲基唑蓝法每天检测软骨细胞的存活率.结果 软骨细胞的生长抑制程度与T-2毒素呈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关系;T-2毒素的抑制作用在第5天时接近饱和.结论 T-2毒素确能抑制软骨细胞的生长,可能是大骨节病的重要病因.
作者:刘斌;陈德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减少给药错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对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0年7月至8月静脉用药医嘱中1553例不合理医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合理医嘱主要为药物溶剂不当、浓度不当、给药频次不合理、加液量不当、配伍禁忌等.结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提供了很好的药学服务平台,药师应充分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师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谢婷婷;张艳秀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抗高血压药的日均费用、处方数量、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等进行分析.结果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因副作用小、服用方便、效果明显而用量较大,用药频度较高;各类降压药的药物利用指数均不超过1,抗高血压药的临床使用符合规定剂量.结论 价格适中、综合疗效好的长效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用量较广,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应注意在用药过程中避免药物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士忠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测定白芷乙醇提取分离物中欧前胡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18柱,流动相为0~6 min甲醇-水(65∶35),6~15 min甲醇-水(55∶45),15~25 min甲醇-水(65∶3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02 am,柱温为室温.结果 欧前胡素质量浓度在66~33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0.014 2X+0.006,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1.34%(n=15),3批白芷提取物中欧前胡素的含量分别为1.01,0.98,0.92 g/L.结论 所用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可靠,可作为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白芷乙醇提取物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胡大强;侯丽娜;孟德胜;陈亮;徐靖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口服缓、控释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 对2007年至2009年门诊常用口服缓控释药物使用品种、用药金额,采用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排序、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口服缓控释药物的用药金额均呈上升趋势;年用药频度硝苯地平缓释片连续3年位居首位.结论 缓控释药物临床疗效明显,毒副作用小,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李伟恩;谭丽蓉;何丽庭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超剂量使用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中药注射剂超剂量使用现状、后果及其原因进行整理.结果 违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不按照药品说明书超剂量使用中药注射剂,既造成浪费又易引发药品不良反应与医疗纠纷.结论 临床医师使用中药注射剂,应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李文杰;尹晓飞;范雪亮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临床应用现状及趋势,以促进该类药物合理应用.方法 对2007年至2009年医院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3年均居前2位,用药趋向长效制剂.结论 抗高血压药的使用逐年增多,而且逐渐选用新型抗高血压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仍为主要使用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用量增长较快.
作者:宁文奇;韩颖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利巴韦林喷剂联合思密达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以思密达涂抹口腔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利巴韦林喷剂,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9%(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利巴韦林喷剂联合思密达治疗手足口病可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付宏;黄昌洪;李世芬;陈其芬;李锋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10年8月进展型脑梗死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U,每12 h皮下注射1次,连用7 d,并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对照组25例给予拜阿司匹林口服100 mg.每天1次.观察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是否改善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能有效阻止进展型脑梗死病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且副作用小.
作者:朱亚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对拟用于医院制剂研发的两个厂家的灵芝孢子粉进行质量比较,为购买优质灵芝孢子粉原料药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并参考相关文献中有关中药灵芝的检测方法,对北京A厂和山东B厂两厂家灵芝孢子粉的破壁率、水分、灰分、多糖进行比较.结果 两厂家供试品的薄层色谱图在波长365 nm处均与灵芝对照药材相同位置有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北京A厂的灵芝孢子破壁率为90%,山东B厂的破壁率为97%,二者含水量、多糖均符合药典规定,但北京A厂灵芝孢子粉的总灰分含量为3.37%,超出药典规定的含量限度.结论 山东B厂灵芝孢子粉的质量较优,可作为医院制剂灵芝孢子粉胶囊研制的原料药.
作者:徐荣;吴燕;刘丽平;苏欢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制备氧化苦参碱胶束纳米粒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遴选溶剂蒸发法与探头超声法对优处方LP22进行理化性质、体外释药、稳定性以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初步考察.结果 处方LP22释药较慢,低于游离药物;粒径约200 nm;低质量浓度时抑制肿瘤细胞SMMC-7721活性强于氧化苦参碱溶液.结论 处方LP22具有一定缓释作用和肝靶向性,并显示出体外抗肿瘤活性.
作者:金楠;赵永星;孙倩;刘敏;邓书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检查苯磺酸氨氯地平有关物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00mm ×4.6mm,5 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30 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60:4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8 nm.结果 所用色谱条件能很好地分离氨氯地平及其降解产物,氨氯地平质量浓度在0.71~3.57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结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强、准确、灵敏,可用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作者:秦书德;马晓伟;陈静;郭兴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连翘酯苷A提取率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 选用渗滤法,以50%乙醇浸泡24 h,以0.5 mL/min的速率渗滤,收集8倍量渗滤液,提取的效果佳.结论 渗滤法简单易行,提取率高,重现性好.
作者:靖会;李教社;杨银京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调查某三甲医院小儿腹股沟疝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 抽取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小儿腹股沟疝手术病历189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0例(95.24%)患儿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多的药物为头孢甲肟(40.24%),其次为氨曲南(18.29%);使用时间为3~7 d,平均4.62 d,首次用药在术前0.5~2 h仅11例(6.11%)、术后给药140例(77.78%);联合用药率为31.67%.结论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用药时间长、选药档次高、用药时机不合理等现象,需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培训、加大干预力度,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王述蓉;罗宏丽;叶云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计连栀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栀胶囊中连翘苷和栀子苷的含量.结果 连翘苷进样量在2.40~192.00 ng范围内、栀子苷进样量在23.20~1 392.00 ng范围内均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连翘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7.31%,RSD为1.21%(n=9),栀子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8.05%,RSD为1.74%(n=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精密度高,适用于连栀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许红辉;张永锋;赵韶华;柏艳柳;李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咽炎丸灌胃后小鼠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以评价咽炎丸的安全性.方法 将咽炎丸设定3个剂量组灌胃给药,小鼠没有出现死亡,故以其大给药剂量进行试验.结果 试验小鼠的行为未出现异常,无小鼠死亡.结论 咽炎丸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张旭;刘琛;李婷婷;马艳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