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肖磊;李欣宇

关键词:产科,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调查产科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产科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随机抽取的1 000例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种类、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产科手术1 000例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达100.00%,使用多的抗菌药物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平均术后使用时间为3.74 do结论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一定不合理性,需进一步规范.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新进展

    急性胰腺炎为腹部常见病,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病变程度轻重不等,常见伴发症有胰腺脓肿、胰腺假性囊肿、脏器功能衰竭、感染、慢性胰腺炎等.近年来重型胰腺炎发病率逐渐增多.目前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该文就其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孙沛;卢国良;林庄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我院新生儿科住院处方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新生儿科处方质量和用药情况,为提高处方质量和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新生儿科2010年1月至6月住院处方1 000张,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处方进行综合调查与分析评价.结果 处方合格率为94.60%,不合格处方占5.40%;抗菌药物使用率达53.40%;基本药物使用率为51.98%;静脉给药率99.20%;平均处方用药3.80种,平均处方金额为288.36元.结论 处方书写有待规范,不合理用药情况依然存在,尤其是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应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粟珊;牟修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小儿麻藤定喘方有效成分群的水提醇沉工艺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麻藤定喘方有效成分群的水提醇沉工艺条件.方法 以盐酸麻黄碱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运用正交试验法对水提及醇沉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乙酰胆碱和组胺混合液致豚鼠哮喘发作,观察哮喘潜伏期,通过药效验证佳工艺.结果 水提佳工艺为第1次补足吸水量后加10倍量水浸泡2 h,其余每次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 h:醇沉佳工艺为醇沉浓度为60%,浓缩比例为1∶1.5,静置时间为24 h;按此工艺务件提取的成分可明显延长哮喘发作潜伏期.结论 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黄荣增;陶群;汪琦;冯汉鸽;余尚工;方念伯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美罗培南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47岁,因直肠癌术后放化疗后宫颈及阴道转移、阴道感染,反复在我院行化学治疗和抗感染治疗.患者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时神清,肛门坠胀、疼痛,下腹隐痛,阴道分泌物多,恶臭.

    作者:张国铎;李航;苏立;黄宇;沈鸿;傅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我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用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控制该类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3月1日诊断为MRSA医院感染的3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测定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度,并对患者原发疾病、所在病区、诊疗经过、诱发因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MRSA医院感染患者占调查期间医院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总例次的78.26%;MRSA医院感染发病多的病区是神经外科,占30.56%;下呼吸道标本培养MRSA阳性者占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69.44%;MRSA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80.56%.结论 诱发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因素为手术、留置导尿、深静脉穿刺等侵入性操作,主要的诱因为手术;MRSA医院感染存在多重耐药现象,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诺氟沙星对MRSA有强大的抗菌活性,是治疗MRSA的首选药物.

    作者:赵晓辉;李中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2007-2009年我院住院患者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临床应用现状及趋势,以促进该类药物合理应用.方法 对2007年至2009年医院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3年均居前2位,用药趋向长效制剂.结论 抗高血压药的使用逐年增多,而且逐渐选用新型抗高血压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仍为主要使用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用量增长较快.

    作者:宁文奇;韩颖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两个厂家灵芝孢子粉质量比较

    目的 对拟用于医院制剂研发的两个厂家的灵芝孢子粉进行质量比较,为购买优质灵芝孢子粉原料药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并参考相关文献中有关中药灵芝的检测方法,对北京A厂和山东B厂两厂家灵芝孢子粉的破壁率、水分、灰分、多糖进行比较.结果 两厂家供试品的薄层色谱图在波长365 nm处均与灵芝对照药材相同位置有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北京A厂的灵芝孢子破壁率为90%,山东B厂的破壁率为97%,二者含水量、多糖均符合药典规定,但北京A厂灵芝孢子粉的总灰分含量为3.37%,超出药典规定的含量限度.结论 山东B厂灵芝孢子粉的质量较优,可作为医院制剂灵芝孢子粉胶囊研制的原料药.

    作者:徐荣;吴燕;刘丽平;苏欢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药物流产中两种服药方法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缩短首次服用米非司酮到服用米索前列醇的时间对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拟行药物流产的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于第1天午餐前1 h口服米非司酮50 mg,晚餐后2 h服用50 mg,第2天早餐前1h服用50 mg,早餐后1h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于第1天和第2天晨口服米非司酮50 mg,12 h后再服25 mg,服药前后2 h空腹,第3天晨空腹服用米索前列醇600μg.结果 两组患者药物流产效果、阴道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药物流产中缩短首次服用米非司酮到服用米索前列醇的时间,流产效果不受影响,患者更易接受.

    作者:马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超临界二氧化碳法制备紫杉醇脂质体

    目的 介绍制备紫杉醇脂质体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沉析技术制备紫杉醇脂质体.结果 通过试验确定了佳反应条件,即超临界压强为20 MPa,温度45℃,时间30 min,膜材配比(卵磷脂∶胆固醇)为3∶1,原药与膜材的质量比为1∶20,乙醇的质量分数为20%.在此条件下所制脂质体的包封率为76.18%.结论 用此方法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高,因此这是一种较好的脂质体制备方法.

    作者:李爽;王海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106例儿科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儿科用药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收集到的医院儿科2006年2月至2010年1月10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 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多,药物以抗生素和中药制剂多,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结论 应加强儿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对儿童要结合其生长发育的特殊性合理用药,以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闫修香;杨利芬;闫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医院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产科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产科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随机抽取的1 000例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种类、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产科手术1 000例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达100.00%,使用多的抗菌药物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平均术后使用时间为3.74 do结论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一定不合理性,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肖磊;李欣宇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198例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d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对198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分别记录分析治疗后4周和8周的血脂变化情况,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4周和8周治疗后,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均显著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治疗过程中3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勃;肖引;闫美娟;刘凯;陈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某三甲医院小儿腹股沟疝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

    目的 调查某三甲医院小儿腹股沟疝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 抽取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小儿腹股沟疝手术病历189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0例(95.24%)患儿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多的药物为头孢甲肟(40.24%),其次为氨曲南(18.29%);使用时间为3~7 d,平均4.62 d,首次用药在术前0.5~2 h仅11例(6.11%)、术后给药140例(77.78%);联合用药率为31.67%.结论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用药时间长、选药档次高、用药时机不合理等现象,需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培训、加大干预力度,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王述蓉;罗宏丽;叶云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免疫亲和柱净化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动物类药材中黄曲霉毒素

    目的 建立动物类药材中黄曲霉毒素B1,B1,G1,C2的免疫亲和柱净化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法.方法 样品经甲醇-水(80∶20)提取后,通过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结果 在优化条件下,黄曲霉毒素G2,G1,B2,B1的检出限分别为0.15,0.25,0.1,0.2 μg/kg,回收率为78.8%~106.7%,RSD均低于7.1%.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满足动物类药材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的需要.

    作者:杨小丽;韦日伟;申红红;杨美华;欧阳臻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芷提取分离物中欧前胡素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白芷乙醇提取分离物中欧前胡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18柱,流动相为0~6 min甲醇-水(65∶35),6~15 min甲醇-水(55∶45),15~25 min甲醇-水(65∶3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02 am,柱温为室温.结果 欧前胡素质量浓度在66~33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0.014 2X+0.006,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1.34%(n=15),3批白芷提取物中欧前胡素的含量分别为1.01,0.98,0.92 g/L.结论 所用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可靠,可作为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白芷乙醇提取物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胡大强;侯丽娜;孟德胜;陈亮;徐靖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三棵针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改进三棵针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棵针中盐酸小檗碱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24∶76),检测波长为265mm.结果 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05003~0.250 1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8%,RSD为0.34%(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无干扰,可作为三棵针的质量评价方法.

    作者:孙志国;高国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芪参咀嚼片药材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芪参咀嚼片药材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药材提取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和总固体得率为指标,优选药材的提取工艺.结果 处方药材的佳提取工艺为加水8倍,提取3次,每次0.5 h.结论 此提取工艺合理可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陈云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2007-2009年342例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的一般情况、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系统,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年至2009年上报的342例药品不良反应有效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2例药品不良反应中,50岁以上人群多,有136例(39.77%);一般的药品不良反应多,有296例(86.55%);静脉注射给药方式易导致药品不良反应,有286例(83.63%);护士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多,有256例(74.85%),而乡镇卫生院以医生上报为主;涉及药物以抗微生物类多,有173例(50.58%),其中又以头孢菌素类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居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187例(54.68%).结论 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与监测工作,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秦广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舒芬太尼用于全髋置换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35例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用于全髋置换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全髋置换手术且进行自控静脉镇痛的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0.5 g/L吗啡,试验组使用1.5μg/mL舒芬太尼,背景剂量2 mL/h,单次给药剂量1 mL,锁定时间8 min.观察患者术后2,8,24,48 h的镇痛效果,记录镇痛泵使用情况、不良反应以及是否使用其他镇痛药物.结果 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在术后48 h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口述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2例患者因镇痛不全而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未出现嗜睡、呼吸抑制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舒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全髋置换手术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镇痛作用确切且略优于吗啡,不良反应与吗啡相似.

    作者:敖兴;张超;汪玉林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238例

    目的 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Ⅱ~Ⅲ级、Ⅲ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Ⅱ~Ⅲ级、Ⅲ级CIN的2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行宫颈锥形切除,观察手术后感染和出血、病灶残留情况,随访手术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随访观察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持续及其转阴时间.结果 术后发生宫颈感染21例(8.82%),术后平均出血时间为9 d;术后发生病灶残留25例(10.50%);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复发9例(3.78%);术后高危型HPV感染持续平均时间为7个月.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切除高级别CIN病变的同时,还能有效清除高危型HPV感染,用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国丽 刊期: 2011年第15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