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岩;孙长仁;孙坤
目的 介绍防治中暑的药物研究进展.方法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对预防与治疗中暑的药物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不断探索中暑的发病机制与特效药物,在热应激蛋白、过氧化物歧化酶、内毒素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结论 中暑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与祖国传统中草药研究的深入,为中暑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对中暑防治以及新药的研发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者:陈旭;周欣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测定琥珀安神丸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5 ∶35),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五味子醇甲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0.047 08~0.235 4 μg,r=1.000 0(n=5),平均回收率为97.98%,RSD=0.88%(n=6).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宏岩;孙长仁;孙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为我国制药企业开发非专利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阅读文献并结合实际工作,找出我国制药企业在非专利药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结果与结论 非专利药的开发仍是我国制药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制药企业应针对不足、加大创新力度,在有效开发非专利药的基础上抢滩非专利药市场.
作者:刘娟;董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需要同时服用除抗血小板、调脂、扩血管药物外预防和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但就这些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是否有临床意义,尚未达成统一认识.该文应用药理学理论,对他汀类药物和质子泵抑制剂对氯吡格雷代谢的影响进行分析.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多对体系统,简单地就两种药物的相互作用进行试验、分析是不全面的,结果的实用性也很有限.
作者:郭英芳;廖先花;赵彦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苯扎贝特致横纹肌溶解的相关性,以利论药合理运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查阅所有与苯扎贝特致横纹肌溶解的相关文献.结果共检索到12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4篇,外文文献8篇.结论 即使单独使用贝特类药物,也应警惕可能引起的横纹肌溶解.
作者:李明山;徐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利用情况与发展趋势.方法 对2007年至2009年南京地区27家医院抗精神病药物采用药品消耗金额、用药频度和日用药金额等进行排序分析.结果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金额和数量逐年增长,传统药物增长缓慢,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增长较快.结论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已成为临床医生的首要选择.
作者:任义胜;徐华娥;冯琳;戴惠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中药注射剂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门诊处方10 400张,对中药注射剂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日均费用及用药指数(DUI)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的12.28%;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注射用炎琥宁和舒血宁注射液位于用药频度排序前3位,大多数中药注射剂的药物利用指数不超过1.结论 门诊中药注射剂应用比例较高,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须引起重视.
作者:宋志勇;胡永红;魏鵾;王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药学系学生在医院临床药学实习时的教学方法.方法 采用国外医学院校流行的案例教学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及示例.结果与结论 案例教学法切实可行,可用于我国药学院校的教学.
作者:罗宏丽;肖顺林;王述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百合安神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氟西汀,治疗组口服百合安神汤,疗程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抑郁症评分并观察药品不良反应.结果百合安神汤可明显改善抑郁症状,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结论 百合安神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安全、有效.
作者:徐晓艳;季淑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医院质子泵抑制剂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经济、高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军字1号库存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对2007年至2009年质子泵抑制剂的出库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质子泵抑制剂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率呈快速增长趋势.购药金额排在前3位的药物是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2007年、2009年使用频率排在前3位的药物是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2008年使用频率有所变化.泮托拉唑序号比大.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在酸相关性疾病应用中比较广泛,该院总体用药情况较合理.
作者:汪娟;吴寒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加味苍耳子散对慢性单纯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苍耳子散加味,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3%,对照组为51.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加味苍耳子散对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清泽;吴限远;曾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测定芦荟中芦荟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芦荟品种中芦荟苷的含量.方法 用超声振荡提取法制备样品溶液,并测定芦荟苷的含量.结果芦荟苷线性回归方程为A=13.168 4m-2.855 4,r=0.999 8,进样量在0.06~0.93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42%,RSD为2.39%.测定的各种芦荟中芦荟苷含量分别为,华芦荟72.92 μg/g,不夜城芦荟2.622 μg/g,木立芦荟614.3 μg/g,库拉索芦荟135.3 μg/g,元江芦荟212.5 μg/g.结论 不同品种芦荟中芦荟苷的含量不同,木立芦荟中芦荟苷含量高.所用检测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作为芦荟中芦荟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王书杰;肖金鱼;王秀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复方奥美拉唑胶囊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制备处方中加入抗酸剂碳酸氢钠;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150 mm×4.6 mm,5 μm),以磷酸盐缓冲液(0.02 mol/L磷酸二氢钾,pH=4.5)-乙腈(70 ∶30,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02 nm.结果奥美拉唑质量浓度在5.0~15.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100.34%和0.55%,3批样品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99.7%,99.3%,99.7%.结论 所用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回收率高,可用于复方奥美拉唑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宇和;朱润峰;曹文宁;施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分析门诊不合理处方原因,促进处方质量提高.方法 抽查医院2010年1月至6月门诊处方15 600张,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445 张,占总处方量的2.85%.不合格处方中,处方前记不规范占30.25%,处方正文不规范或错误占52.59%,其中不合理用药占9.44%,处方后记不规范或错误占7.41%,其他占9.66%.有些处方同时存在多处不规范或错误.结论 < 处方管理办法>使处方评审有了统一评价标准,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以及时解决问题.
作者:陈华彪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该文阐述了药学研究论文的概念,并探讨了药学研究论文选题、撰写及投稿的方法和技巧.
作者:金鹏飞;胡欣;傅得兴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测定安宫灵颗粒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4 ∶86),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栀子苷进样量在0.052~0.52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7%,RSD为0.80%(n=6).结论 所用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义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致死性并发症,治疗困难.该文综述了近年有关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标准、机械通气和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林庄;卢国良;孙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优选活血舒筋巴布贴膏剂的制备工艺及其基质配比.方法 以感官指标总评和剥离强度为指标,应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各因素的佳条件.结果贴膏剂佳基质配比聚丙烯酸钠:甘油:柠檬酸:氢氧化铝= 1.25 ∶2.5 ∶0.26 ∶0.12.结论 优选出的基质配比与提取物和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可制备质量较佳和质量稳定的活血舒筋巴布贴膏剂.
作者:张丽芬;刘志承;叶碧霞;索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介绍氯柳酊的制备方法,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氯霉素、水杨酸为主药制备氯柳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氯霉素和水杨酸含量.结果氯柳酊制剂为无色透明液体,鉴别、检查均符合相关规定.氯霉素、水杨酸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9.86~118.32 μg/mL(r=0.999 8)与19.60~235.20 μg/mL(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1%(RSD=0.50%,n=6)与99.77%(RSD=0.43%,n=6).结论 氯柳酊制备工艺简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控制质量、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制剂质量稳定.
作者:石继和;刘武斌;许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对新型抗骨质疏松药物雷尼酸锶进行系统全面的综述,为骨质疏松症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近几年内相关文献,综合多方面资料和吸收新观点、结论,对雷尼酸锶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分别进行综述和总结性评价.结果雷尼酸锶在体内外都具有良好的抗骨质疏松作用.结论 雷尼酸锶具有诱导骨重建的解偶联,减少骨吸收、刺激骨形成的双重药理作用,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有望成为理想的抗骨质疏松药物.
作者:赵学卫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