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百合安神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30例

徐晓艳;季淑梅

关键词:百合安神汤, 糖尿病, 抑郁症,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百合安神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氟西汀,治疗组口服百合安神汤,疗程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抑郁症评分并观察药品不良反应.结果百合安神汤可明显改善抑郁症状,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结论 百合安神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安全、有效.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冬颗粒中绿原酸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银冬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10 ∶90),检测波长为326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 ℃.结果绿原酸的质量浓度在5.4~10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102.98%,RSD=4.25%(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银冬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玲;王琴;李金玲;徐晓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肝苏颗粒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或美能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评价肝苏颗粒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或联合美能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Ⅰ组55例、治疗Ⅱ组55例、对照组50例.治疗Ⅰ组口服肝苏颗粒并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Ⅱ组口服肝苏颗粒和美能片,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Ⅰ组、治疗Ⅱ组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 0.01),症状改善和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 0.05),但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 肝苏颗粒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或与美能片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降酶、退黄、促进肝功能恢复以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都有满意疗效.

    作者:李建明;冯四林;邱连建;肖永平;郭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暑防治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防治中暑的药物研究进展.方法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对预防与治疗中暑的药物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不断探索中暑的发病机制与特效药物,在热应激蛋白、过氧化物歧化酶、内毒素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结论 中暑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与祖国传统中草药研究的深入,为中暑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对中暑防治以及新药的研发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者:陈旭;周欣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头风灵胶囊中天麻素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头风灵胶囊中天麻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2 ∶98),流速为0.7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21 nm.结果天麻素进样量在0.2~1.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0%,RSD为1.11%(n=6).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可有效控制天麻头风灵胶囊的质量.

    作者:胡顺波;赵晓荣;郭洪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经验和体会

    目的 为基层医院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提供经验.方法 通过总结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体会,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的方法.结果与结论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非常必要,可以促进药学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保障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钟传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他汀类药物通过调脂、减少心室重构和延缓心力衰竭进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结合手工筛选,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文随机或临床对照试验(CRT和CCT)文献,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11项研究包括902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总胆固醇(TC)降低0.99[95%(CI)0.82-1.1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0.63[95%(CI)0.41-0.85],C反应蛋白(CRP)降低4.46[95%(CI)3.58-5.35];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降低0.35[95%(CI)0.11-0.59],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降低22.31[95%(CI)6.13-38.5],左室射血分数升高7.03[95%(CI)5.88-8.19].结论 现有研究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在调节心力衰竭患者血脂的同时,还可降低心肌促炎细胞因子及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延缓心力衰竭进程.

    作者:董改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大孔吸附树脂在生物碱纯化方面的应用

    生物碱是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生物活性显著,部分生物碱已经应用于临床.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分离是临床使用制剂中生物碱的主要来源,其纯化方法和工艺一直是研究重点,笔者对近10年来大孔吸附树脂在纯化生物碱方面的应用进行系统综述,归纳了其中的共性规律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进而为使用大孔树脂高效、高选择性地纯化生物碱提供研究思路,为工业化生产服务.

    作者:张慧芳;李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虚拟实验软件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分析化学实验是药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实践性很强.该文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引入虚拟实验软件的优势.该软件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分析化学实验和理论相关内容的理解,较好地掌握实验操作的技能.

    作者:何丹;李勤耕;范琦;赵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其成因、对策分析

    通过查阅国内医药期刊,对近年来常用中药注射剂的应用、不良反应报告及其成因、对策进行较为系统的综合分析,以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重视,从而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红宇;廖建萍;刘绍贵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2009年我院门诊患者中药注射剂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中药注射剂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门诊处方10 400张,对中药注射剂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日均费用及用药指数(DUI)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的12.28%;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注射用炎琥宁和舒血宁注射液位于用药频度排序前3位,大多数中药注射剂的药物利用指数不超过1.结论 门诊中药注射剂应用比例较高,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须引起重视.

    作者:宋志勇;胡永红;魏鵾;王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澳大利亚医保报销药品的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目的 为加强我国医保药品管理、保障公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澳大利亚医保报销药品的管理发展过程及管理现状的研究,借鉴其在医保药品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对照我国医保药品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得出澳大利亚医保报销药品的管理对我国的启示.结果与结论 我国要在完善法律体系,加强主管部门合作、发挥药师作用、加强信息共享及发展第三方监督力量等方面加强医保药品的管理.

    作者:王芳;孙利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强生药品召回事件对我国药品召回制度的启示

    该文通过讨论强生药品召回事件,分析了当前我国药品召回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作者:于丹;孟锐;丁丽曼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力静糖浆中甘草次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脑力静糖浆中甘草次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 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80 ∶2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0 nm.结果甘草次酸质量浓度在13.44~134.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37 856.66X+8.63(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99.06%,RSD=0.62% (n=5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脑力静糖浆的质量控制.

    作者:孟建升;蒋俊春;何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辛伐他汀片剂的处方工艺改进及质量评价

    目的 对辛伐他汀片的处方工艺进行改进,以解决辛伐他汀极易氧化、制剂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方法 采用聚丙烯酸树酯Ⅳ制备辛伐他汀微囊,通过系列试验筛选辛伐他汀片的崩解剂等辅料,确定改进后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结果用聚丙烯酸树酯Ⅳ制备辛伐他汀微囊,可解决辛伐他汀易氧化、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以L-羟丙纤维素和羧甲基淀粉钠作为崩解剂,可使辛伐他汀微囊能快速溶出.结论 辛伐他汀片新处方合理,新工艺可行,符合片剂的质量要求.

    作者:高湘;马友锋;张选军;李芳;王卫锋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多维生素糖浆中5种维生素和山梨酸含量

    目的 建立可同时测定多维生素糖浆中抗坏血酸(VitC)、烟酰胺(VitPP)、盐酸硫胺(VitB1)、核黄素-5′-磷酸钠、盐酸吡多辛(VitB6)及防腐剂山梨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使用 Allthna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A为0.01 mol/L己烷磺酸钠溶液(1 000 mL溶液加入三乙胺0.25 mL和醋酸9.5 mL),流动相B为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VitC,VitPP,VitB1、核黄素-5′-磷酸钠、VitB6、山梨酸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15~2.0 g/L,0.1~1.0 g/L,0.02~0.4 g/L,0.02~0.4 g/L,0.007~0.1 g/L,0.03~0.6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98.4%,99.4%,100.9%,100.4%,100.3%,RSD=0.5%,0.6%,0.4%,0.9%,1.0%,0.8%(n=9).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色谱峰分离度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多维生素糖浆的质量控制项目之一.

    作者:杨龙华;薛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我院病区药房药学服务实践体会

    目的 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治疗药物.方法 从加强病区药房药品质量管理、改变药品配送模式、临床科室备用基数药品的监督管理、建立药历等4个方面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结果与结论 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可优化服务流程,提高药品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王柏桉;李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复方枣仁水提物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复方枣仁水提物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跳台法观察复方枣仁水提物对记忆获得障碍小鼠、记忆巩固障碍小鼠和正常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复方枣仁水提物可明显减少记忆获得障碍小鼠在跳台中错误次数(P < 0.01)和明显延长潜伏期(P < 0.05),可明显减少记忆巩固障碍小鼠错误次数(P < 0.05)和明显延长潜伏期(P < 0.05).结论 复方枣仁可显著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陈红燕;刘思源;袁丽娟;张天监;李诗;覃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止痛化症胶囊配伍米菲司酮用于较大子宫经阴道切除的术前预处理100例

    目的 对较大子宫经阴道切除进行术前预处理,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增加经阴道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将200例确诊为子宫肌腺症或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前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米非司酮(25 mg/次,每日1次)配伍止痛化症胶囊(4粒/次,每日3次)连续服用6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6个月后子宫平均体积由(363.53±17.35)cm3缩小至(230.09±8.54)cm3,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 0.01).结论 应用止痛化症胶囊配伍米非司酮胶囊对较大子宫经阴道切除进行术前预处理,可使手术变得更加容易、术后恢复更快,可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莉;刘淑霞;刘萌;杜洁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我院中药配方颗粒2008-2009使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Excel统计处理中药配方颗粒处方的相关数据.结果中药配方颗粒处方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使用量明显增长.更多年轻患者及儿童趋向选择调配中药颗粒处方.结论 中药颗粒如果与中药饮片共同发展,使更多人认识并感受其优点,会有更大的临床应用空间.

    作者:刘辰卉;朱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50例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穴位按摩对产后缺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产后缺乳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组50例,口服中药对照组50例,穴位按摩对照组50例,治疗6 d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组94.00%,口服中药对照组78.00%,穴位按摩对照组76.00%,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 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临床疗效显著,该方案优于单纯应用中药或穴位按摩治疗.

    作者:程力;赵超;曾莉;罗窅;席雅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