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婉贞
目的 探讨香丹注射液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00-2009年<中国生物医学知识库>中关于香丹注射液致ADR的报道,查阅原始文献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与结论 香丹注射液可引起多系统ADR,临床使用时须高度重视和警惕,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何庆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43例采用纳洛酮静脉给药方式治疗,并与常规治疗对照组39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61.54%,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1).结论 用纳洛酮抢救肺性脑病患者.效果显著且使用安全.
作者:张伟先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患者,男,42岁,在家活动时突感头痛,伴恶心、言语不清、意识障碍,在社区诊所行脱水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但头痛、头晕无明显好转.送我院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MRI)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头颅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全脑及弓上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颅内前交通动脉瘤、右侧类烟雾病.
作者:沈雁蓉;吕燕;童利利;金晖;王璐璐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测定注射用头孢美唑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并考察其常用试验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生理盐水溶解,流动相进行稀释.色谱柱为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铵水溶液-甲醇-四氢呋喃-10%四丁基氢氧化铵(700:280:25:12.8),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72 nm,柱温为30℃.结果 注射用头孢美唑钠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1~100 μg/mL(r=0.999 9),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20%,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n=5).头孢美唑对照品溶液5 d内稳定;头孢美唑钠的生理盐水溶液4℃下避光放置5 d,主药含量大于95%,稳定性较好.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试验动物的准确给药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边原;何林;夏祺悦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将复方丹参片糖衣片改为薄膜衣片.方法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主要成膜材料包衣,将生产的复方丹参薄膜衣片与糖衣片同时进行稳定性考察、比较.结果 复方丹参薄膜衣片在抗湿性、硬度、稳定性、外观等方面均优于糖衣片.结论 所用方法简单、工艺成熟.
作者:刘利清;胡佳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改进补脑养心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补脑养心颗粒中五味子有效成分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五味子醇甲进样量在0.131~1.0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2%(RSD=3.20%);五味子甲素进样量在0.039~0.314 μg范围内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8%(RSD=3.21%);五味子乙素进样量在0.099~0.79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9%(RSD=2.88%).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操作简便,可用于补脑养心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冯金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盐酸小檗碱与门冬酸钾镁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予盐酸小檗碱0.2 g,口服,4次/d;门冬酸钾镁2片(300 mg),口服,3次/d.对照组予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门冬酸钾镁注射液20 mL、胰岛素12 U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60例中,治愈38例,好转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64例中,治愈12例,好转22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为53.12%.结论 盐酸小檗碱与门冬酸钾镁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发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作者:修勇;王秀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筛选麦参咳喘胶囊浸膏的佳干燥方法.方法 采用常压、减压、微波、喷雾4种干燥方法 ,以干燥时间、干膏性状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甘草酸含量作为对比指标进行研究.结果 微波干燥和喷雾干燥麦参咳喘胶囊浸膏所用时间远少于另两种干燥方法 ,且测得的甘草酸含量更高.结论 应根据不同应用目的 选用微波或喷雾干燥法,微波干燥法更适用于麦参咳喘胶囊浸膏在实验室的干燥.
作者:张毅;陈杨芳;叶磊;王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患者,男,72岁,因右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月入院接受检查.X线摄片提示右膝关节间隙变窄及骨刺形成,膝关节液及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炎症反应,鉴别诊断排除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为右膝骨性关节炎.
作者:宋宏宇;陈亮;胡大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阳春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该药的淫羊藿、山茱萸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淫羊藿苷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图谱中斑点清晰,阴性对照品溶液无干扰;淫羊藿苷进样量在44.96~2 248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06%,RSD=1.86%(n=6).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简便,方法稳定,专属性强,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陈剑锋;陈学松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将2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77例和氟伐他汀治疗A组79例及氟伐他汀治疗B组81例,对照组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般治疗,不予任何调脂药物,在此基础上治疗A组加用氟伐他汀40 mg/d.治疗B组加用氟伐他汀80 mg/d,测定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CRP和MMP-3的变化.结果 治疗1周后,治疗A组及治疗B组CRP和MMP-3水平均下降,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氟伐他汀可抑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病变的炎症反应.
作者:刘娟;刘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改善田七痛经胶囊的装量差异和崩解时限.方法 以装量差异、崩解时限和水分为考察指标,对田七痛经胶囊的处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通过处方工艺优化,选用滑石粉(TP)和羧甲基淀粉钠(CMS-Na)为辅料,可改善田七痛经胶囊的装量差异和崩解时限.结论 优选的处方工艺合理,方法简单,易于控制.
作者:詹冬华;罗佩霞;许韩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耐受性和起效时间.方法 选择住院及门诊中重度抑郁症患者130例,进行为期8周的艾司西酞普兰(10~20 mg/d,n=65)和文拉法辛缓释剂(75~150 mg/d,n=65)治疗,采用蒙格马利-阿斯伯格抑郁评定量表(MADR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第8周时,应用MADRS评分,两组疗效相似;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获得持续缓解的速度明显快于文拉法辛组;文拉法辛组出现恶心、便秘和多汗较多(P<0.05),停药患者较多(P<0.01).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患者疗效相似,而艾司西酞普兰耐受性和起效速度更佳.
作者:孙赓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清中苯巴比妥(PB)、苯妥英(PT)和卡马西平(CBZ)质量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150 mm×4.6 mm,5 μm),柱温30℃,检测波长243 n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27.5:27.5:45),流速为0.8 mL/min,内标物为艾司唑仑.结果 PB,PT,CBZ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50~80.00 μg/mL,1.12~59.96 μg/mL,0.50~26.60 μg/mL,低检测质量浓度分别为1.0,0.5,0.2μg/mL,萃取回收率和方法 回收率分别为97.9%,96.3%,98.2%和97.8%,97.8%,98.9%,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满足临床快速检测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的需要.
作者:王晓娟;袁君;陈艳;岳一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80例恢复期脑卒中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酞普兰20 mg,每日早饭后口服,疗程1 2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P物质(SP)、神经肽Y(NPY)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艘素(CRH)的含量.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患者HAMD及NIHSS评分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提高(P<0.05或P<0.01);血浆SP和CRH含量明显降低,NPY含量明显升高(P均小于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所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西酞普兰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血浆NPY含量增加、SP和CRH含量降低可能是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押郁症的另一种作用机制.
作者:王宇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替硝唑螺内酯乳膏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平平加O、十六醇、十八醇为混合乳化剂,替硝唑、螺内酯为主药制备乳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其主药替硝唑、螺内酯的含量,并考察制剂稳定性及刺激性.结果 制备的乳膏质地均匀、细腻、黏稠度适宜;替硝唑、螺内酯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0.69~245.52 μg/mL(r=0.999 4,n=6)和2.55~20.40 μg/mL(r=0.999 6,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6%(RSD=1.19%,n=9)和99.47%(RSD=1.27%,n=9);离心试验和耐热、耐寒试验及留样观察中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对皮肤刺激性小.结论 替硝唑螺内酯乳膏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彭贤东;唐志立;龙凤;曾友志;李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促进丙戊酸钠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546例年龄为3个月~87岁的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的797例次稳态血药浓度,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412例次(51.69%)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有效治疗范围(50~100 μg/mL)内,64例次(8.03%)高于100 μg/mL,321例次(40.28%)低于50 μg/mL;不同年龄段的血药浓度有效治疗范围无明显差异;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后有63.37%的血药浓度在有效治疗范围内,明显高于普通片(50.29%);合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时,可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且三者联合服用时更明显,而合用妥泰、R-氨酪酸、氯硝安定时,血药浓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且受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服药期间应适时监测血药浓度并及时调整剂量,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尹玉琴;荆海霞;赵益斌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测定肩周胶囊中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检测波长250 nm.结果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进样量在0.05~0.5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76%,RSD为0.49%.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准确,可用于肩周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凌希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硫酸氨基葡萄糖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样品柱前衍生化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柱(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三水合乙酸钠水溶液-甲醇(90:10),用紫外检测器检测.结果 方法的进样量线性范围为300~1 500 μg/Ml,r=0.999 7(n=5),平均回收率为102.68%,RSD=1.08%(n=9).结论 此法简便、快速、准确,是测定硫酸氨基葡萄糖含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初立梅;徐健峰;石涛;徐康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另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另予灯盏细辛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均1次/d,连用14 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1.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涌琪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