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艳玲;李旭梅
目的 促进抗病毒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2006-2008年医院抗病毒药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病毒药的应用呈逐年上升趋势,核苷类药物是主要的销售种类,用药的合理性已得到了一定提高.结论 应重视抗病毒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合理选择药物,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作者:朱婉贞;胡毅桦;林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莫西沙星阴道泡腾片(MVET)对豚鼠阴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茵及沙眼衣原体3种常见致病菌感染豚鼠阴道,再用MVET高、中、低3个剂量阴道给药治疗,并与莫西沙星口服、注射给药治疗对比,以细菌转阴率和阴道病变治愈率评价其疗效.结果 3种给药途径疗效高低顺序为阴道给药、静脉注射、口服;MVET对豚鼠阴道细菌感染的疗效好、起效快,且量效关系明显.结论 MVET对豚鼠阴道细菌感染具有疗效好、给药剂量小、用药方便等优点.
作者:凌英蓉;郭彬;涂雪琼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蛇胆菠萝蛋白酶肠溶薄膜衣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鉴别(TLC)法鉴定蛇胆汁成分;以菠萝蛋白酶水解酪蛋白为酪氨酸,用紫外光度法测定菠萝蛋白酶含量并计算效价.结果 薄层色谱中蛇胆成分的斑点清晰,易于识别;菠萝蛋白酶的效价线性范围为30~70 U/mL,平均回收率99.25%,RSD=0.61%(n=6).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可行,能控制蛇胆菠萝蛋白酶肠溶薄膜衣片的质量.
作者:蒋伟杰;聂倩庆;陈小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综述了甘草酸类固醇样药理作用及其产生机制、构效关系、不良反应等研究进展,为促进其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刘金城;潘旭旺;蒋小琴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小致毒膏中咖啡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Technologies Zorbax Extend-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23:77),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323 nm,柱温40℃.结果 咖啡酸质量浓度在1.00~40.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5%,RSD=1.33%(n=6).结论 HPLC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小败毒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艳波;孙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头孢茵素类抗生素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8年某院门诊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处方2 010张.统计药品名称、用药总量、用药天数,确定限定日刑量(DDD),计算用药频度(DDDs)及药物利用指数(DUI).结果 该院第1-4代头孢茵素类抗生素在处方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3.52%,10.71%,53.67%,6.61%,头霉素类占5.60%;患者年龄分布广泛(28 d至99岁),人均用药时间为(5.20±3.87)d;部分头孢茵素类DUI偏低.结论 该院头孢茵素类抗生素大部分应用合理,但有小部分用量不足,应引起重视.
作者:温悦;吴寒寅;冯玲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外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9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在原发病的相应治疗和正规外科治疗基础上,对照组46例仅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46例予血必净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感染在短期内得到控制,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住院费用无明显增加.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是治疗外科感染性疾病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明;陈家璇;黄勇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大咳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临床诊断符合大咳血诊断标准的患者61例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5例采用垂俸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对照组26例单纯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两组其他治疗措施相同,均以4 d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单纯用药,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大咳血利用了两药主要作用部位的差异,优势互补,更好地起到了止血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汉才;王桂芳;章士跃;卢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降糖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4年至2008年医院降糖药物的品种、规格、使用量、用药频度(DDD8)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口服降糖药的年DDDs基本保持稳定,而胰岛素注射液等降糖药物逐年上升.结论 该院降糖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江咪芬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黄连及其有效成分黄连素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因具有抗茵、调脂、降糖和抗肿瘤等多种重要的药理活性而备受关注.该文对近年来黄连单方、黄连素和黄连复方的药用安全性研究与评估报告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黄连及黄连素的药物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作者:雷志英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头孢美唑与头孢哌酮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并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头孢美唑与头孢哌酮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头孢美唑与头孢哌酮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79.1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成本分别为1 349.6元和1 011.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头孢哌酮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比头孢美唑经济,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
作者:袁浩字;季平;石庆平;林勇;易红;李彬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胶囊和血样中洛美沙星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6.0)中,铽离子(Tb3+)能与洛美沙星反应形成络合物,该络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射铽的特征荧光,λex=320 nm,λex=545 nm,狭缝均为5 nm.结果 浓度线性范围为1.0×10-8~2.4×10-6mol/L,回归方程为F=6.448 7×108C-5.985 6,r=0.999 9(n=7),检出限为3.5 ng/mL.结论 所用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可用于血样及洛美沙星胶囊的含量测定.
作者:聂松柳;戚雪勇;张怀敬;何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分析医院病区静脉输液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抽查2008年8月至12月医院病区静脉输液处方共4 876张.根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药品说明书及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共发现不合理处方209张,占静脉输液处方的4.29%;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药物配伍、溶剂选择、给药频次、剂量浓度、给药途径等方面.结论 病区静脉输液应加强处方的审核,以利于静脉输液配伍的合理使用.
作者:诸林俏;周璇;黄晨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药野马追对急性油酸性肺损伤大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野马追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试验前2周各组失鼠灌服相应的药物,然后以油酸0.1 mL/kg静脉注射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光镜观察肺部组织形态学变化,称重法计算肺系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肺组织微血管的渗透性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并进行渗出细胞计数.结果 野马追能明显降低BALF中渗出细胞数、蛋白含量、肺系数及肺含水量和肺血管通透性.结论 中药野马追对急性肺损伤有防治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急性肺损伤时肺血管通透性来实现的.
作者:杨辉;周远大;何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轻中度PI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解痉、镇静、降压、利尿等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黄芪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1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均为1次/d,用药10 d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孕妇平均动脉压(MAP)、24 h尿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比较两组母儿结局,并检测两组孕妇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MAP、24h尿蛋白量以及HCT降幅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胎心异常率、新生儿窒息率和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血浆NO和SOD含量均明显上升,ET-1和MDA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比对照组变化更明显.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PIH的临床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氧自由基,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达到降低血压、减轻蛋白尿的作用.
作者:赵彤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治疗子宫肌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子宫肌瘤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大部分子宫体切除术组(研究组)和次全子宫切除术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各项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血清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血清FSH及E2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大部分子宫体切除术用于临床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小,不增加手术难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红;史慧星;康静芳;韩映雪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缬沙坦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柱(150 mm×4.6 mm,5μm),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80:2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缬沙坦进样质量浓度在0.05~0.3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6),进样精密度RSD为0.48%(n=6),平均回收率为98.92%,RSD=0.43%(n=9).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缬沙坦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廖洪娟;张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复方维生素E霜中熊果苷和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熊果苷的含量测定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Machedev-Nagel Si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正己烷-醋酸乙酯-甲醇(30:10:9),检测波长285 nm,流速1.2 mL/min,柱温35℃,进样量10μL.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检测波长285nm,流速1.5 mL/min,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 熊果苷质量浓度在14.78~25.4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0%,RSD=2.06%(n=9);维生素E质量浓度在14.42~26.7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1%,RSD=2.64%(n=9).结论 所用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维生素E霜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彩;刘松青;贺红军;赵映兰;吴玉晗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治疗组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予文拉法辛治疗,疗程均为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疗效评定和不良反应评估.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HAMD和HAMA分值明显低于治疗前,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4.85%和83.78%,对照组分别为63.89%和83.33%,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不良反应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抑郁症治疗的一线药物.
作者:土晓东;骆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结果 卡马西平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2~10 μg/mL,r=0.999 6.测定的71例患者血药浓度在2.43~10.42μg/mL范围内.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实用,适合于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卡马西平的治疗药物监测,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陈世文;刘玲;姜宁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