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4-2008年我院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江咪芬

关键词: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注射液, 用药频度
摘要:目的 了解降糖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4年至2008年医院降糖药物的品种、规格、使用量、用药频度(DDD8)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口服降糖药的年DDDs基本保持稳定,而胰岛素注射液等降糖药物逐年上升.结论 该院降糖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癌放射治疗时应用银尔洁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冲洗阴道的效果

    目的 探讨银尔洁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冲洗阴道在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64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放疗期间A组32例应用银尔洁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冲洗阴道,B组32例应用高锰酸钾稀释液(1:5 000)冲洗阴道,均为1~2次/d.在放射剂量达20~30Gy和50~60 Gy时分别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在放射剂量达20~30 Gy时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12%和71.88%,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放射剂量达50~60 Gy时,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和53.1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应用银尔洁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冲洗阴道的效果良好,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放射性阴道黏膜炎和感染.

    作者:范渝茜;王道萍;曹靖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盐酸罗哌卡因明胶微球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目的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盐酸罗哌卡因明胶微球,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60 nm波长处测定含量.结果 自制盐酸罗哌卡因明胶微球质量浓度在16~4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栽药量为21.4%,药物包封产率为74.8%.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可测定盐酸罗哌卡因明胶微球,且微球制备工艺简便,有一定的缓释性,能适当延长盐酸罗哌卡因作用时间.

    作者:陆璐;郭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289例使用抗癫痫药患者的血药浓度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分别使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3种抗癫痫药患者的血药浓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时289例分别使用抗癫痫药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的分析、评价.结果 血药浓度在正常治疗浓度范围内的患者有167例(57.79%),低于正常治疗浓度范围且疗效不佳的有99例(34.26%),高于正常治疗浓度范围、怀疑中毒的有23例(8.21%).结论 对于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作者:顾艳玲;李旭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3种激素类引产药对足月妊娠的引产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研究地诺前列酮(普贝生)、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180例具备引产指征的单活胎初产妇随机均分为3组.普贝生组患者在阴道后穹窿放置普贝生,米索前列醇组患者在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患者静脉输注缩宫素.结果 用药8 h后,普贝生组宫颈成熟度明显优于缩宫素组,平均临产时间、破膜时间、分娩时间均较缩宫素组明显缩短,引产成功率迭80.00%,明显高于缩宫素组的20.00%(P<0.01);普贝生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与米索前列醇组相近(P>0.05).结论 普贝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药物.

    作者:沈时鹏;吴铁松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癫痫患者的卡马西平血药浓度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结果 卡马西平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2~10 μg/mL,r=0.999 6.测定的71例患者血药浓度在2.43~10.42μg/mL范围内.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实用,适合于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卡马西平的治疗药物监测,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陈世文;刘玲;姜宁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施他宁与垂体后叶素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对比

    目的 观察施他宁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20例应用施他宁250μg静脉注射,再持续静脉滴注250μg/h;B组22例应用垂体后叶素10 U+生理盐水40 mL静脉注射,再以30 U+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维持静脉滴注,滴速为8~10滴/min.均连续给药1~3 d.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5.00%,B组为54.55%,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少且轻,B组出现8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施他宁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垂体后叶素疗效较施他宁差且不良反应多,但后者药源广而价廉,故二者在临床上均有一定的使?构用对象.

    作者:朱红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2006-2008年我院抗病毒药应用分析

    目的 促进抗病毒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2006-2008年医院抗病毒药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病毒药的应用呈逐年上升趋势,核苷类药物是主要的销售种类,用药的合理性已得到了一定提高.结论 应重视抗病毒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合理选择药物,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作者:朱婉贞;胡毅桦;林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铽离子荧光增敏洛美沙星及其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胶囊和血样中洛美沙星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6.0)中,铽离子(Tb3+)能与洛美沙星反应形成络合物,该络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射铽的特征荧光,λex=320 nm,λex=545 nm,狭缝均为5 nm.结果 浓度线性范围为1.0×10-8~2.4×10-6mol/L,回归方程为F=6.448 7×108C-5.985 6,r=0.999 9(n=7),检出限为3.5 ng/mL.结论 所用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可用于血样及洛美沙星胶囊的含量测定.

    作者:聂松柳;戚雪勇;张怀敬;何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利血康的活血和止血作用研究

    目的 用小鼠和家兔对利血康的活血和止血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模型、家兔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以及环磷酰胺致小鼠血小板减少症模型.结果 高、中剂量的利血康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高、中、低3种剂量均能明显对抗环磷酰胺致小鼠血小板减少,高剂量还能明显缩短环磷酰胺致小鼠出血时间的延长;高、中剂量均能明显对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家免凝血时间的延长.结论 利血康具有活血化瘀和止血作用.

    作者:邝荔香;宫传;朱红;吴樱樱;杨雁;陈敏珠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浅谈肺结核患者的药学监护

    阐述抗结核病药的应用现状和临床药师在肺结核治疗中开展药学监护工作的切入点,提出药剂师应加强与医生、护士的沟通,以患者为中心,达到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作者:周秋云;吴涓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败毒膏中咖啡酸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小致毒膏中咖啡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Technologies Zorbax Extend-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23:77),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323 nm,柱温40℃.结果 咖啡酸质量浓度在1.00~40.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5%,RSD=1.33%(n=6).结论 HPLC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小败毒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艳波;孙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2004-2008年我院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降糖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4年至2008年医院降糖药物的品种、规格、使用量、用药频度(DDD8)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口服降糖药的年DDDs基本保持稳定,而胰岛素注射液等降糖药物逐年上升.结论 该院降糖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江咪芬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复方醋酸钠注射液中钾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醋酸钠注射液中钾含量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方法 检测波长为766.49 nm,灯电流为6.0 mA,狭缝宽度为0.6 nm.燃气流量为2.48L/min,助燃气流量为10.0L/min.结果 钾的质量浓度在0.2~1.0mg/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9.37%,RSD=0.55%(n=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醋酸钠注射液中钾的含量测定.

    作者:毛士龙;吴亚利;苗积康;张蓉蓉;季爱玲;朱建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 1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成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56例口服卡维地洛、B组56例口服美托洛尔,治疗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心功能指标.结果 卡维地洛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7%,美托洛尔治疗组为80.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INEF)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卡维地洛治疗组在减少LVEDD、提高LVEF方面较美托洛尔治疗组更显著(P<0.05).结论 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都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但卡维地洛的疗效优于美托洛尔.

    作者:贺汉军;吕和平;何运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醋氯芬酸缓释片和普通片体内外释药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醋氯芬酸缓释片和普通片的体外释放行为和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分析体内、体外释药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药的体外释放度,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Beagle犬血浆中药物浓度,用DAS 2.0统计软件计算有关药动学参数,Loo-Riegelman法计算体内吸收百分数,并对体内外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 醋氯芬酸缓释片体外恒速释放14 h累积释放百分率在95%以上,普通片和缓释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达峰时间(tmax)为(2.833±1.169)h和(12.800±0.980)h,血浆半衰期(t1/2)为(2.650±0.261)h和(6.859±6.029)h,峰浓度(Cmax)为(23.457±8.881)μg/mL和(5.674±1.903)μ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为(113.171±16.529)μg.h/mL和(128.295±118.601)μg·h/mL,且体内外相关性较好.结论 醋氯芬酸缓释片血药浓度平稳,与普通片相比可较长时间保持有效血药浓度.

    作者:谢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30例

    目的 探讨疏血通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确诊为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基础治疗后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1 K/d;对照组仅予基础治疗.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2周.记录各组患者血小板计(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0.00%,表明治疗组心功能短期内得到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组间比较PLT,APTT,PT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疏血通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近期疗效肯定且安全.

    作者:唐鸿彬;彭丹;廖建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蛇胆菠萝蛋白酶肠溶薄膜衣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探讨蛇胆菠萝蛋白酶肠溶薄膜衣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鉴别(TLC)法鉴定蛇胆汁成分;以菠萝蛋白酶水解酪蛋白为酪氨酸,用紫外光度法测定菠萝蛋白酶含量并计算效价.结果 薄层色谱中蛇胆成分的斑点清晰,易于识别;菠萝蛋白酶的效价线性范围为30~70 U/mL,平均回收率99.25%,RSD=0.61%(n=6).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可行,能控制蛇胆菠萝蛋白酶肠溶薄膜衣片的质量.

    作者:蒋伟杰;聂倩庆;陈小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不同镇痛方式对前列腺电切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两种镇痛方法对前列腺电切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为Ⅰ-Ⅱ级,分成两组,术后分别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术后疼痛程度.记录膀胱痉挛的次数,观察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两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膀胱痉挛次数,术后恶心、呕吐的例数PCIA组均明显多于PCEA组(P<0.05).结论 术后自控镇痛PCEA方式效果优于PCIA方式,不良反应小,利于前列腺电切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王学成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小剂量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的影响.方法 28例患者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口服厄贝沙坦40mg,每日1次,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定患者UAE、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BMI)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 小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前后患者血糖、血脂、血压、BMI和Ccr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UAE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下降程度与初始UAE水平成负相关(r=-0.990,P<0.01).结论 除有降血压效应之外,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也有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况瑜天;何海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血塞通片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测定血塞通片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采用乙腈-水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0 mL/min.结果 样品中的3种皂苷分离良好,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进样量分别在2.555~12.775 μg(r=0.999 6),8.115~40.575 μg(r=0.999 9)和7.665~38.325μg(r=0.999 8)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3%,99.54%,99.82%.结论 所用RP-HPLC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血塞通片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含量测定.

    作者:雷灼雨;邹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