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彩玲;王晓红
对新时期加强医德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与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医德的根本宗旨教育及进行医德教育的途径作了较为明确的阐述,强调医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者:郭开龙;韩立萍 刊期: 2004年第15期
为了解国内肿瘤学领城循证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和中国生词和主题词检出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国内发表的有关肿瘤学循证医学论文,应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用关键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共检出论文51篇,文献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肿瘤学领城循证医学国内研究热点为肺癌,其次为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乳腺肿瘤等.但近一半论文为循证医学介绍性文献,研究深度不够,创新性不强;论文刊载的主要期刊为<中国肿瘤>、<循证医学>、<中国循证医学>等核心期刊,但仍较分散.研究的主要力量为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华西医大、北京医科大学等高等医学院校.
作者:姚进文;张仲男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班主任管理一个班级,搞好一个班集体,除了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行为规范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中专学校的学生,年龄大多在16~20岁,已具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如果能充分调动他们建设班集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建起一支高素质的班级和团支部干部队伍,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骨干核心,并使之起到火车头的作用,起到协助班主任工作的纽带和桥梁作用,那么,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必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吴崑 刊期: 2004年第15期
主要讨论教会学生实施过程管理的意义、教学的方法和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作者:周小雅 刊期: 2004年第15期
随着检验技术的迅猛发展,检验医学在现代化医院的地位显著提高,对检验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培养适合新形势的临床检验人才,必需加大医师型检验人才的培养力变.
作者:刘学英 刊期: 2004年第15期
1999年~2002年4年间进行的电子胃镜胃粘膜活检830例中,正常粘膜1例,浅表性胃炎4例,萎缩性胃炎21例,囊性胃炎5例,胃息肉19例,慢性胃溃疡103例,胃癌85例,慢性胃溃疡检出率偏高,萎缩性胃炎检出率偏低.囊性胃炎比较少见,多发生于胃手术后的吻合口处,所以又称胃手术后胃炎.慢性胃溃疡合并霉菌感染时,溃疡较大,X线和胃镜易误诊为癌.提高电子胃镜胃粘膜活检诊断水平,取材是关键的一步,病理诊断需要结合胃镜肉眼所见及临床病历资料.
作者:谢小强;谢新民 刊期: 2004年第15期
护生教育是培养实用型直接参与护理工作的人才,因此护生良好的心态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心理特点包括有效地进行学习和培养工作能力.努力适应当前就业形势,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就业和择业.在对护生进行专业知识灌输的同时,努力学习心理学,自理能力和交往的技巧,让她们保持积极的情绪,进行积极的就业指导,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和充分的思想准备看待就业并积极求职.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在药用植物学、生药学教学过程中,我们重视实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协调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锻炼了学生的工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现将我们在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实验课中的具体做法与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任丽君;杨军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在获悉自己患上癌症后,大多数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这些情绪和感受是人面对危机时一种自我防卫的心理反应.若患者得到适当的支持和护理,这对他们的疾病、精神和心理情绪方面都有莫大的益处.我们通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对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马国华;庄福琴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卫生部1994年新颁布的中等卫校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将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列入必修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卫生技术人才也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进行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交往和调查了解,深感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着广泛性和严重性,而这些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着较大的影响,这些问题还未能引起各方面足够的重视,为此,特将有关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并就中专生心理问题咨询和教育谈些浅见.
作者:宋彩玲;王晓红 刊期: 2004年第15期
文道统一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文道统一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语文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割的;二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育和思想教育应该是统一进行的.在当前开展的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师应根据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从中等专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出发,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寓思想道德教育于语文训练中,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在人文教育中得天独厚的优势,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使他们具有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
作者:李克俭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头痛是一大类疾病的症状,除去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剩下的头痛是很难治的,常靠去痛片维持片刻的时间.我院止痛中心对这类病人56例采用超激光穴位照射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秦元莉 刊期: 2004年第15期
根据我国目前的护理现状,开设护理特色教学.在常规护理教学基础上,依据当地情况、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增加特色护理课时,如护理管理、护理科研、针灸推拿、社区护理、护理美学、糖尿病健康指导、老年护理等,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一技之长,满足社会需要.
作者:王丽华;章晓幸 刊期: 2004年第15期
阐述高职基础化学教学现状与问题,提出高职医疗专业基础化学教学的改革措施.
作者:冼昶华 刊期: 2004年第15期
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全班学生在校的生活起居,更要引导他们努力学习,责任比较重大.每一件小事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作为班主任除了爱心、耐心、恒心之外,还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内容,即使这样,笔者发觉有时依旧无可奈何.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学校3方面协调进行,仅仅依靠学校依靠班主任的教育,很难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
作者:杨雨曼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在治疗疾病和病人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所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都应注意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
作者:张秋菊;张景香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只有把人文素质内化为护理人员的能力,寓人文素质教育于专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实施整体护理必须具备的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才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下面笔者谈谈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提高学生以上综合素质的一点做法和体会.
作者:陈双春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以2002年6月~2003年6月我院儿科1~14岁住院患儿318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患儿的心理特征,对不合作的患儿针对不同年龄层次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患儿合作程度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实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大大提高了患儿静脉输液的配合率及成功率,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作者:谢凌云;彭希敏;谢兰 刊期: 2004年第15期
新型抗抑郁剂博乐欣是高选择性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本文采用博乐欣与传统抗抑郁剂阿米替林进行对照治疗抑郁症,观察其疗效及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堂 刊期: 2004年第15期
临床实习是教与学的继续,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它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又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热爱本专业的情感及职业道德观念,从而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据有关文献报道,医学生在实习前关注的问题依次是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医疗差错事故[1].为了解除学生的这些困惑,提高临床实习质量,进行岗前培训则是必要的.
作者:胡向莲 刊期: 200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