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正;高运玲;付侃;付晓泰
目的 观察壳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不同病程主动脉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 Wistar大鼠40只,采用高能量饮食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NIDDM)模型;注射STZ 8周和16周后,测定各组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对苯肾上腺素(Phe)和氯化钾(KCl)诱导的收缩反应以及对乙酰胆碱(Ach)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的值.结果 注射STZ 8周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主动脉环对Phe和KCl的反应的收缩张力开始逐渐增高,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逐渐减小;注射STZ 16周后,大剂量壳聚糖组同期主动脉环对KCl的反应幅度逐渐减小,大收缩张力与糖尿病模型组同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壳聚糖具有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大鼠动脉血管病变的作用.
作者:袁菊萍;陆媛;黄金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常规疗法联用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将左室射血分数不高于45%、心功能Ⅱ-Ⅳ级的CHF患者132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强心、利尿、扩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初始剂量为6.25 mg/d,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加量至50mg,均2次/d,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心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更明显;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内径、射血分数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强心、利尿、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刺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能显著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马保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 对2 025例60岁以上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达5.04%,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多(47.06%),其次是胃肠道(22.55%)和泌尿道(17.65%).结论 老年患者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降低其呼吸道感染率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内容.应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的指征,严格按照消毒规范执行各种诊疗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
作者:汤桂丽;刘利;彭燕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紊和阿莫西林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泮托拉唑、对照组子奥美拉唑,两组均联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疗程1周.各组在治疗前1周内和治疗后4~8周分别检测HP感染情况,并观察溃疡的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HP根除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两组溃疡愈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是根除HP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倪振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切除结肠息肉的疗效.方法 对184例患者的475枚结肠息内进行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均一次性治愈,共切除腺瘤性息肉301枚,炎性息肉147枚,幼年性息肉27枚,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切除结肠息肉安全、创伤小、疗效确切,是治疗结肠息肉的较好手段.
作者:黄庆忠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更安颗粒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 以成型性、流动性、吸湿性和制粒情况为指标,筛选各处方加入辅料的种类、配比及佳成型工艺.结果 佳制粒工艺为浸膏粉与糊精按1:1混匀,以75%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湿粒在60℃下干燥,成品的流动性和抗吸湿性好,临界相对湿度为78%.结论 筛选出的工艺简便可行,不失为更安颗粒较好的成型工艺.
作者:陈琳;邢茂;夏午;张恩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PDCA(计划、实行、检查、行动)循环法对医院药库药品供应管理的效果.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医院药库运用PDCA循环法前后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后,药库管理有效使用率由原来的97.00%上升至98.90%(P<0.05),药品去向明确率由原来的98.50%上升至99.50%(P<0.05),药品不合格报损率由原来的3.00%下降至1.10%(P<0.05).结论 运用PDCA循环法对药库药品供应进行管理,能有效保证供应流程顺畅合理,从而保证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
作者:华育晖;王刚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奥硝唑棒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对照组63例.局部用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后,治疗组将奥硝唑棒置入龈袋内,次日复诊,共放置3次;对照组给予奥硝唑片口服3 d,首日顿服2g,第2天和第3天各顿服1 g.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6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奥硝唑棒治疗智齿冠周炎简便、安全、疗效好,优于口服奥硝唑片.
作者:刘玉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不同甘草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75例患者随机分成异甘草酸镁(100mg/d)组(A组)、复方甘草酸苷(80mL/d)组(B组),甘草酸二铵(150mg/d)组(C组),均静脉滴注给药,疗程1月.结果 3种药物均有明显的抗炎、保肝、降酶作用;A组、B组、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1.18%,78.72%,组间比较,A组和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与C组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甘草酸类药物是有效的抗炎、保肝、降酶药物,异甘草酸镁作为新型的甘草酸类药物,具有更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嫦珍;王也;裘国丽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海珠明目滴眼液中牛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邻苯二甲醛(OPA)和乙硫醇反应生成的衍生物,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为μ-Bondapak C18柱(300 mm×3.9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乙酸铵溶液(6:4),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0 nm,柱温25℃.结果 牛磺酸进样量在0.081~0.28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84%,RSD为1.61%(n=6).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海珠明目滴眼液中牛磺酸含量的测定.
作者:邹贤刚;蒋伟哲;蒋明廉;梁祖珍;巫世红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检测PVP K30和PVP VA64中醛含量的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方法 取试样的水溶液,加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再加硫酸铁铵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嗪被高铁离子氧化,生成蓝绿色稠合阳离子,在635nm波长处有吸收峰,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绘制乙醛标准溶液的标准曲线并据此计算试样中的醛.结果 醛含量在0~44 μg范围内(以乙醛为对照)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2=0.9981),回收率为93.60%~101.10%,PVP K30和PVP VA64的RSD分别为2.85%和1.35%(n=6).结论 与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的酸碱滴定法相比,所用方法具有较好的检出限、回收率和精密度,且能同时检测PVP VA64中的醛;与2001年版<欧洲药典>相比,该法检测对象更全面,所用试剂更经济、易购.
作者:邱湘龙;张育胜;贾毅;黄葛琳;赵艳红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 观察20例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2 h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20例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2 h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较使用前有显著改善(P<0.01 或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确切,应尽早使用.
作者:沈玉妍;刘双敬;唐曼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检测中药中非法添加的尼群地平的快速、准确、灵敏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法.利用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碎片信息、液相色谱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4方面信息,对中药降压制剂的提取液进行分析.通过与对照品的光谱、色谱及质谱行为比较,对中药降压制剂中非法掺入的合成降压药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被测中药降压制剂中检出了非法掺入的尼群地平.结论 所用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中药降压制剂中非法掺入的尼群地平的分析检测方法.
作者:魏莉;张西如;高燕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中药制剂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600mg加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均静脉滴注,1次/d,7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29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纽显效18例,总有效率为73.68%,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作者:郑向晖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依托泊苷注射液中乙二醇与二甘醇的量.方法 色谱柱为DB-WAXetr毛细管柱(30m ×0.32 mm,1.0 μm),采用程序升温方式.结果 乙二醇检测质量浓度在1.60μ667.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523.59X-2.843 9(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3.1%,RSD为1.9%(n=9);二甘醇检测质量浓度在1.61~670.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567.48X-1.842 5(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1.6%(n=9).结论 GC法简单、灵敏,可用于依托泊苷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杜碧莹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测定连花清瘟胶囊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采用Agilent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8.5:91.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7 nm,柱温30℃.结果 盐酸麻黄碱进样量在0.3~3.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2 490 185.09X+58 908.73,r=0.999 3(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7%,RSD=0.35%(n=6).结论 RP-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稳定可靠,可用于连花清瘟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洪斌;熊胜元;李洪刚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促进肠造口惠者出院前健康教育服务质量的提高.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156例肠造口患者出院前进行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知识和技能教育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对肠造口患者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可使其较早、较好地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结论 对肠造口患者进行出院前健康教育弥补了患者自我护理知识的不足,增强了其自我保健的能力,提高了患者回归社会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飞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优选葛连口服液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君药葛根中葛根素和臣药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水提工艺的加水量、提取时间和精制方法.结果 确定的佳水提条件为用9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 h,药液加3%的硅藻土作为沉淀剂.结论 正交试验优选出的葛连口服液提取工艺简便、合理,适合于工业生产.
作者:杨波;陈淑映;蔡丽云;刘东文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等效剂量罗哌卡因与地卡因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将150例拟行横切口剖宫产的临产妇随机均分为3组,均采用腰硬联合庥醉,A组用0.75%罗哌卡因等比重液(含罗哌卡因15 mg)、B组用0.5%罗哌卡因等比重液(含罗哌卡因15 mg)、C组用0.33%地卡因等比重液(含地卡因7.5 mg)行蛛网膜下腔给药,另行硬膜外腔置管用于术中追加局部麻醉药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结果 A组、B组药物起效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C组麻醉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A组和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随访未发现头痛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 罗哌卡因和地卡因均能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但罗哌卡因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安全性更高,其中0.75%罗哌卡因能发挥充分的肌松效果.
作者:俞良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后输尿管支架管的置入方法.方法 2007年8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40例,实施后腹腔镜下切开取石术,术中安放输尿管支架管.其中20例预先将双J管分别向两端穿好导丝,经输尿管切口将其向远端插入直至膀胱,拔除远端导丝,再向近端插入直至肾孟,拔除近端导丝(方法一).另20例使用已连接好的套装可调控双J管,将其近端向下插入输尿管切口远端直至膀胱(导丝全长及连接推进杆在体外),再向下插入直至输尿管切口处仅余 1 cm长度,体外拔除内置导丝并操作推进杆断开与支架管连接,以直角钳顺输尿管管腔将J管近端持续向上牵引直至置入肾盂(方法二).两种方法置管后均以3-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输尿管切口.结果 两种方法置管均获成功,方法一耗时约9~15 min,方法二耗时约2~5 min;两种方法置管后患者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拔除导尿管时间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日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方法二较方法一操作更方便,耗时明显减少,也便于训练和推广,但费用相对较高.
作者:王东;刘竞;邱明星 刊期: 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