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英琦;李玉芳
目的 调查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并对其舍理性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住院病历3000份,并对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作统计分析,结果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率为 74.10%,其中使用单一抗菌药物的病例占 76.7%,联合用药占 23.3%.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仍有待进一步规范.
作者:吴春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根据临床需要,研发右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考察其稳定性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拟订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并进行性状、鉴别、pH值、有关物质检查等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右倍他米松磷酸钠含量,通过影响因素试验、恒温加速试验和长期留样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按优化的佳处方及工艺制备的3批中试样品均合格.结论 该制剂处方工艺合理可行,质量可控,稳定性良好;含量测定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测定结果在规定的限度内.
作者:戴明慧;李健和;黎银波;万小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通窍利胆颗粒中鹅去氧胆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甲醇超声、乙酸乙酯提取,用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法测定通窍利胆颗粒中鹅去氧胆酸的含量,λR=510 nm,λs=370 nm.结果 鹅去氧胆酸点样量在0.598~3.588 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n=6),平均回收率为99.48%,RSD=1.30%(n=6).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通窍利胆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齐红梅;曹永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确诊为反流性食管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62例)给予雷贝拉唑(10 mg,2次/d)联舍莫沙比利(5 mg,3次/d)治疗,B组(50例)给予雷贝拉唑(10 mg,2次/d)治疗,C组(48例)给予莫沙比利(5 mg,3次/d)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周和6周时,临床总有效率A组(90.32%和96.77%)明显高于B组(70.00%和82.00%)和c组(70.83%和79.17%).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兰开荣;李莉;徐风洲;吴筱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妇炎平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将部分药物水提、部分药物粉碎的方法制备半浸膏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莪术、当归、苦参进行定性鉴别,并设立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单、重现性好,本制剂,临床总有效率为85.45%.结论 妇炎平片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质量可控,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作者:公素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冠心病的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痛患者及40例正常健康人,测定在服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后的血清CRP水平.结果 两组的CRP浓度差异明显(P<0.01);服用300 mg/d的阿司匹林患者的 CRP 浓度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1),服用50,100,200 mg/d 的阿司匹林患者用药前后的CRP浓度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300 mg/d 的阿司匹林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佳剂量.
作者:冯春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医院细菌室培养分离出的129株铜绿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历作回顾性调查,用SPss 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耐头孢他啶(CAZ)、环丙沙星(CIP)的共同影响因素为年龄≥60岁;而住院时间≥3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4周是铜绿假单胞菌耐CAZ的另两个影响因素;铜绿假单胞菌耐CIP的另外影响因素有鼻饲胃管时间≥7 d、中草药的使用;而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IPM)的其他影响因素还有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留置尿管时间≥7 d.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CAZ,CIP,IPM的耐药影响因素不尽相同.高龄、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侵袭性操作时间长是该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该院为中医院,对症中草药的大量使用是降低细菌耐药率的又一影响因素.
作者:马丽君;王会丽;张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对阿魏酸钠缓解硝酸酯类药物所致头痛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的患者111例,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患者用药后2 h内头痛出现的时间、部位、剧烈程度、持续时间及额外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 两组头痛出现的时间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的头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剧烈头痛发生率减少,胸痛、胸闷缓解率增加.结论 阿魏酸钠对硝酸酯类药物所致头痛不良反应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并对硝酸酯类药物的缓解胸痛起协同作用.
作者:王春富;朱升四;郭权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以气相色谱测定牛黄解毒片中冰片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 HP-5 型石英毛细管(30 m×0.32 mm,0.25 μm),样品用乙酸乙酯超声提取.结果 冰片检测质量浓度在20.0-500.0 μg/mL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8%,RSD=1.11%(n=9);低检测限为20 pg.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牛黄解毒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美月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定位诊断膀胱原位癌的效果.方法 将30例患者用吡柔比星溶液灌注膀胱并进行膀胱镜检,以吡柔比星橙色染色区域作为试验组进行病理学检查,以膀胱非染色区域作为对照组随机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两组阃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黏膜吸收吡柔比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0.00%(P<0.05).结论 对于伴随膀胱癌或孤立的膀胱原位癌,吡柔比星定位方法操作简便、直观,具有良好的定位诊断意义.
作者:张朝华;史哲;黄研;彭洪涛;王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地黄中水苏糖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苏糖的含量,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水苏糖的提取工艺.结果 地黄中水苏糖的提取工艺确定为A3B2C3,即溶剂(水)体积10倍,提取3次,每次提取1 h.结论 地黄中水苏糖的提取工艺得到了优化,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依据.
作者:洪毅;温学森;高莉;黄庆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的氨基比林含量.方法 在吐温-80 存在的情况下,采用Fe3+、邻菲罗啉-硫氰化铵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的氨基比林含量,测定波长525 nm.结果 氨基比林的质量浓度在0~1.0×10-2 g/L 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回归方程 A=0.038 04+0.900 9C(r=0.9928),回收率范围为98.6%-102.3%.结论 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测定安痛定中的氨基比林含量.
作者:卢庆祥;张培字;于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抗真菌药物联用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28例VVC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以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口服氟康唑胶囊+阴道置联苯苄唑阴道片+外阴涂克霉唑软膏),对照组108例单用联苯苄唑阴道片治疗.结果 用药1个疗程后,痊愈率和念珠菌转阴率治疗组分别是89.17%和97.50%,对照组分别为36.11%和87.04%.结论 抗真菌药物联用是治疗VVC患者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刘月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罗红霉素片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 Diamonsii ODS C18柱(250 mm ×4.6mm,5μm),以0.067 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用三乙胺调 pH 至6.5)-乙腈(65:35)为流动相,检测渡长210 nm,流速1.5 mL/min,室温操作,采用不加矫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结果 有关物质与主药的分离效果较好(R>1.5).结论 方法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可用于药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魏珺;陈国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分析住院患者抗肿瘤药物应用情况,探讨其使用趋势和应用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7年住院患者抗肿瘤药物的品种、消耗量、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显示患者应用抗肿瘤药物6大类共81个品种,DDDs排序前 3 位的是香菇多糖注射液、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 和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用药金额排序前3位的是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香菇多糖注射液和注射用奥沙利铂.结论 抗肿瘤药物治疗的现状及用药倾向基本符舍我国当前药品消耗总趋势.
作者:尹红;施振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产妇分娩时氯普鲁卡因复合瑞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PECA)的效果.方法 将无产科及椎管阻滞禁忌证的阴道分娩单胎初产妇 90 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50例)予氯普鲁卡因复合瑞芬太尼 PECA,B组(40例)自然分娩.结果 A组视觉模拟评分(疼痛程度)、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活跃期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P<0.05或0.01).结论 氟普鲁卡因复合瑞芬太尼 PECA 效果肯定.
作者:袁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将分散在医院各病区自行配置的静脉滴注药物,转为在药学人员监护下集中配置、混合、检查和分发的管理新机构.它实现了医院药学由单纯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念,是医院药学发展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征;宋小骏;施金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珍宝丸中栀子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Zorbax SB-C18 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0:9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 栀子苷进样量在0.0447-5.824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61%,RSD为1.78%(n=6).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珍宝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余潇苓;方翠芬;祝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健脑灵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处方中的白芍、酸枣仁、当归、川芎;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含量,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TLC 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HPLC法能准确测定芍药苷含量,芍药苷进样量在0.211 6~3.385 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6%,RSD为1.80%(n=6).结论 所建立的TLC法和HPLC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健脑灵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愫青;叶莹;张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测定强力天麻杜仲片中天麻素含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 DiamonsilTmC18 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2:98),检测波长220 nm,流速0.8 mL/min.结果 天麻素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0.132 5-0.662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1.10%(n=6).结论 HPLC 法准确、灵敏,可作为天麻杜仲片中天麻素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崔晓荣;张宪平;苗艳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