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渝;彭永富;何菊英;夏培元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应用甲砜霉素.方法 收集门诊甲砜霉素处方共560张,按<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和要求,从处方书写、药物联用情况和临床各科室使用情况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甲砜霉素的处方书写存在不规范现象,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情况.结论 甲砜霉素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故临床应用需慎重.
作者:徐道英;赵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3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的结果 ,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方法 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茶碱的谷浓度.结果 30例中,血药浓度小于5 μg/mL 4例,5~10 μg/mL 14例;10~20 μg/mL 6例;20~30 μg/mL 5例:大于35 μg/mL 1例.结论 老年COPD患者选用氨茶碱治疗个体差异大,临床使用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联合患者生理、病理、用药等影响因素合理选择给药方式.
作者:蔡林;吴雪;龚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重庆地区医院用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2006-2007年重庆18家医院药品消耗数据(包括药品类别、名称、金额、生产厂家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7年药品销售总金额较2006年增长了68.66%;14大类药品销售金额排序没有明显变化,抗菌药物稳居首位;销售金额前15位药品中抗感染药物增长了35.21%;进口药品逐渐被国产药品替代.结论 应加强用药的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刁幼华;孙传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血浆中奥扎格雷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用于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采用Diamonsil-C18柱(200 mm×4.6 mm,5 μm),以甲醇-1%冰醋酸(8∶92)为流动相,测定6只Wistar大鼠单剂量灌胃给予奥扎格雷后不同时刻血浆中奥扎格雷的质量浓度,并由此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大鼠灌胃给予奥扎格雷后,血浆中的达峰时间(tmax)为(42.5±6.1)min,峰浓度(Cmax)为(6.02±0.97)μg/mL,半衰期(t1/2)为(42.9±11.5)min,0~t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473.8±88.5)μg· min/mL,0~∞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为(495.1±96.3)μg· min/mL.结论 HPLC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奥扎格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颜琳琦;金瓯;郭兴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盆炎宁对苯酚胶浆致大鼠输卵管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双侧输卵管内注射苯酚胶浆造成大鼠输卵管炎症模型,7 d后灌胃给予盆炎宁治疗28 d.结果 模型组大鼠有病理组织学异常病变,子宫卵巢脏体比值显著增加,输卵管通畅率显著减小;盆炎宁治疗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子宫病理改变,子宫卵巢脏体比值显著减小,榆卵管通畅率显著增加.结论 采用苯酚胶浆注入双侧输卵管内造成大鼠输卵管炎症模型是成功而可行的;盆炎宁对苯酚胶浆致大鼠输卵管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张小丽;张静云;范引科;陈瑞明;王德华;谢人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与凝血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经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198例患者,按Child-Pugh评分分级进行分组(A、B、C级组)并检测其血清Alb和Che水平及凝血指标,部分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以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凝血酶原时间(PT)在A、B、C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Che活性在对照组与肝硬化A级组、A级组与B级组、B级组与C级组之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Che及凝血指标可作为判断肝硬化程度的有效指标,与Alb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病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招英;董志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促进门诊医疗水平提高,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方法 在做好调剂工作的基础上,向门诊医、护、患提供药学信息等方面的服务.结果 门诊处方合格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患者用药依从性等明显提高,药师的临床药学服务能力显著加强.结论 门诊药房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需求引导的药学服务,可有效促进医疗质量提高.
作者:由志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以降脂中草药为主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 .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制作SD大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灌胃给药,于给药第7天及第14天时分别测定血糖,第14天时测定血清胰岛素及C-肽含量.结果 自制降脂方高、中剂量降血糖效果显著,高剂量还能明显升高血清胰岛素和C-肽含量.结论 自制降脂方对STZ致大鼠糖尿病模型有一定的降低血糖和胰岛保护作用.
作者:吴碧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控制医院制剂三痹消痛酒的质量,确保临床疗效.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白芍和三七,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TLC法能明显检出白芍和三七;芍药苷进样量在0.325~0.97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 285 667.905 X+5 122.262 1,r=0.999 99(n=5),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0.47%(n=6).结论 所用定性定量方法 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较好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陈巧谋;刘传统;祁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腹部创伤患者的全程一体化诊治经验,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130例腹部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结论 整体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创伤急救模式,早期准确的伤情评估及液体复苏,尽快地明确诊断和确定性手术,合理运用损伤控制学,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晓萍;何盛琴;屈纪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基层医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状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浙江省缙云县人民医院应用中药注射剂的住院患者病历,对处方诊断、给药途径、单次用量和给药频率等进行采集,与药品说明书相关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调查病历400份,中药注射剂功能主治符合率为76.6%;临床用药过程中无过量使用现象,但高限剂量使用占44.39%;医嘱单次用药的规范率为79.7%,给药频率规范率为79.8%,稀释剂合理性规范率为50.5%.结论 基层医院住院患者的中药注射剂应用存在与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用法用量不符的现象,应该严格按说明书的规定使用药品.
作者:卢美娇;梅泽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杜仲缓释滴丸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以迪马C18柱(250mm×4.6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am.结果 绿原酸质量浓度在1.3~13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结果 准确可靠.
作者:王柏强;刘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小儿外伤性肝破裂的急诊手术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小儿外伤性肝破裂的急诊手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的配合要点.结果 16例患儿除1例因合并颅脑外伤死亡外,其余15例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 小儿外伤性肝破裂一旦有手术指征,在抗休克的同时应及早手术,缩短肝脏受损至肝脏有效止血的时间,要求手术室护士要有非常娴熟的手术配合技能,并且有在手术中应对大出血等紧急情况的配合能力,为提高手术成功率提供保障.
作者:胡珍芬;陶海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肠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术后有残留病灶或复发转移有可测量病灶的晚期胃肠癌患者33例,第1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 mg/m2;口服卡培他滨2 500 mg/m2,分早晚2次服用,第1~14天,3周为一疗程.结果 33例患者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0例,疾病稳定10例,疾病进展8例,近期有效率为45.45%,中位生存期(MST)13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8.1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手足综合征、神经毒性,多为Ⅰ~Ⅱ度.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柳淑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五参安神合剂对小鼠镇静、催眠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给药后药物对小鼠自主活动情况、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士的宁致小鼠惊厥作用的影响,测定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和白细胞数.结果 五参安神合剂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缩短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潜伏期,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能对抗士的宁致小鼠惊厥的作用,升高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白细胞数.结论 五参安神合剂具有镇静、催眠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冯桂英;王建英;陈培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腹股沟疝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 对医院2003-2007年施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药品使用以抗菌药物消费金额多,其中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应用频率高,而氨基糖苷类明显逐年下降.结论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选择起点偏高,应加强合理用药意识.
作者:王渝;彭永富;何菊英;夏培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通过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文献的检索与查阅,全面综述了半夏化学成分及质量评价方面的药学研究现状.
作者:葛秀允;吴皓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评估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3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 ,将120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治疗第1周,3组均给予HP根除三联方案;第2~6周,A组口服国产雷贝拉唑(瑞波特,每次10 mg,每天1次),B组口服瑞巴派特纽予瑞巴派特(膜固思达,每次100 mg,每天3次),C组口服雷贝拉唑(每次10 mg,每天1次)联合瑞巴派特(100 mg/次,每天3次).结果 疗程结束后3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性改善,A组、C组比B组显著(P<0.05);第6周末复查胃镜,镜下黏膜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C组组织学炎症消退均比A组明显.结论 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雷贝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比两药单用能更好地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炎症消退,溃疡愈合质量更高.
作者:朱雅碧;汪望月;陈光兰;黎红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瑞芬太尼是新一代速效、超短效麻醉性镇痛药,为阿片μ受体激动剂.它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体内非特异性酯酶代谢、无蓄积等药理学特性,且有不良反应少、可控性强、术后恢复快、无迟发的呼吸抑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
作者:袁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药源性尖端扭转性室速(TdP)是主要的获得性TdP之一,临床发病率较低,但致死性高.药物阻断I<,kr>引起QT间期延长是药源性TdP的重要机制;女性、电解质平衡紊乱、心脏及脑损伤等基础疾病、同时应用可延长QT间期的多种药物、代谢竞争引起药物蓄积是TdP的易感因素;引起TdP的常见药物有Ⅰa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组胺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及西沙必利、三氧化二砷、美沙酮等药物;药源性TdP治疗措施包括停用可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静脉给予硫酸镁治疗,血钾应维持在较高水平,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给予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作者:蒋桔泉;丁世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