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焦虑症状的疗效

王丽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黛力新, 心理干预, 焦虑, 抑郁
摘要:目的 探讨抗焦虑抑郁药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发抑郁焦虑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量心理状况,将患者分为黛力新组及对照组,治疗4周后再检测患者COPD的各项指标.结果 黛力新组HAMA评分明显降低(p<0.05),COPD各项观察指标中,除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改善不明显外,其余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黛力新能改善CDPD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联合心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56例早孕患者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一次口服米非司酮200 mg,第2组一次口服米非司酮150 mg,第3组和第4组分次口服米非司酮共150 mg,其他治疗相同,观察妊娠终止的情况.结果 除一次服用米非司酮150 mg的第2组外,其他3组的完全流产率均在90%以上.结论 米非司酮低剂量多次给药的流产效果优于高剂量一次给药,如一次服用米非司酮,剂量须达到200 mg才有90%以上的流产效果.

    作者:刘荣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48例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分别配伍利凡诺和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的效果.方法 将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12~20周健康妇女105例随机分为A组(48例)和B组(57例),分别给予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观察流产率、胎儿娩出时间及出血量.结果 A组完全流产率为89.58%、B组为70.18%,胎儿娩出时间A组为(31.82±6.31)h、B组为(42.32±5.49)h,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引产后出血量A组为(105.45±35.25)mL,B组为(114.28±33.24)mL,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进行引产,成功率高,副作用少,适合于基层医疗服务单位推广.

    作者:郝红格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诊断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合并膀胱原位癌42例

    目的 提高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治疗效果,预防术后复发膀胱癌.方法 对42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1周用吡柔比星40 mg+5%葡萄糖注射液40mL行膀胱灌注,保留20min后以生理盐水冲洗膀胱,膀胱镜下检查,可疑原位癌处取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42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中有13例诊断为合并膀胱原位癌,诊断阳性率为30.95%.结论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合并膀胱原位癌可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定位诊断.

    作者:张朝华;黄研;彭洪涛;马建峰;李洋;史哲;许瑞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丁基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

    目的 观察丁基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使用疏血通、胞磷胆碱、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基苯酞口服,200 mg/次,3次/d,14 d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测定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值.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6.67%,显效率为66.67%,死亡1例;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显效率为36.67%,死亡2例.两组间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的APTT值较治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丁基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对死亡率和凝血功能无影响.

    作者:刘春平;张浩春;蒲国明;赵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子宫内膜结核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活动期子宫内膜结核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02例患者的子宫内膜进行结核杆菌DNA检测,同时行常规标准诊断方法检测.对荧光定量PCR阳性患者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治疗1个月、2个月后分别再次取标本复查荧光定量PCR,观察疗效并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结果一致者96例(94.12%),结果不一致者6例(5.88%).结论 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较常规检测方法更高,尤其适用于含菌量低的子宫内膜结核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董玉霞;阎宝环;姚玉洁;杜春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两种配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中重度肺部细菌感染的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两种配方(2:1和1:1)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中重度肺部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住院患者随机均分成A组和B组,分别给予2:1和1:1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用药剂量以头孢哌酮钠计,中度感染为2 g/d,重度感染可增至4 g/d,分2次静脉滴注(每12 h给药1次),疗程7~14 d.结果 治疗后A组和B组痊愈率分别为52.38%和50.00%,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95%和83.3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1.82%和83.72%,两组间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6%和7.14%,且大多轻微.结论 两种配方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中重度肺部细菌感染均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但2:1配方因舒巴坦钠剂量减少而增加了肾脏的安全性,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周华;朱宝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替硝唑溶液的含量

    目的 建立复方替硝唑溶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替硝唑含量,测定波长为317 nm;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醋酸氯己定含量,测定波长为260 nm,参比波长为350.8 nm.结果 替硝唑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5~25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30%,RSD=0.53%(n=6);醋酸氯己定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2~7.5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78%,RSD=0.56%(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韶铭;王(琤)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辅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0例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将60例HIE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脑细胞药物胞二磷胆碱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20 mg/d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10 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1,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0 d后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评分办法(NBNA)评分分别为(39.62±3.71)分和(36.80±3.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P<0.01).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辅助治疗HIE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戎书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自制溴化钠苯甲酸钠咖啡因合剂治疗卒中后抑郁93例

    目的 探讨自制溴化钠苯甲酸钠咖啡因合剂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8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溴化钠苯甲酸钠咖啡因合剂口服治疗,10 mL/次,3次/d,于治疗第4周末和第10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0周末HAMD评定,总有效率分别为77.42%和49.46%(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制溴化钠苯甲酸钠咖啡因合剂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有效药物,且能促进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作者:邵宏敏;韩春敏;李艳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伊曲康唑加蒙脱石散治疗鹅口疮45例

    目的 观察伊曲康唑加蒙脱石散治疗鹩口疮的疗效.方法 将85例鹅口疮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用伊曲康唑加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40例用制霉菌素加浓鱼肝油治疗,3 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67.50%,两组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伊曲康唑加蒙脱石散治疗鹅口疮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焦虑症状的疗效

    目的 探讨抗焦虑抑郁药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发抑郁焦虑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量心理状况,将患者分为黛力新组及对照组,治疗4周后再检测患者COPD的各项指标.结果 黛力新组HAMA评分明显降低(p<0.05),COPD各项观察指标中,除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改善不明显外,其余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黛力新能改善CDPD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联合心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丽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黄芪多糖的提取方法

    按黄芪多糖提取率的高低,介绍醇除水提法、碱醇提取法、碱水提取法、酶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温水提醇沉法、微波提取法、水回流提取法、传统水煎煮法9种黄芪多糖的提取方法供研究者参考,以利进一步探索获得更纯的提取物及更高的提取率的黄芪多糖提取法.

    作者:李万玉;李安荣;徐晓玉;李法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40例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伤后24 h内行亚低温治疗,控制肛温为32~35℃,持续2~6 d,同时监测生命体征、颅内压、肾功能、血糖、血气及电解质;对照组控制肛温为36.5~37.5 ℃,其他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患者伤后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评估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颅内压显著降低,恢复良好率显著提高,死亡率显著降低,预后显著改善(P<0.05),且并发症无增加.结论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可显著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耿煜;刘利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13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观察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以111例同期非高血压病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对照.结果 观察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为(1.11±0.25)mm,斑块检出率为88.72%,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为(0.77±0.21)mm,斑块检出率为18.02%,两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李建如;王志涛;杨文颖;吴瑞格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6例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A组36例口服莫西沙星400 mg,1次/d,B组36例口服罗红霉素150 mg,2次/d,两组疗程均为9 d,用药前后作痰细菌学培养.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A组为91.67%,B组为52.78%;细菌清除率A组为89.66%,B组为55.56%.A组临床总有效率与细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B组.结论 莫西沙星口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高,不良反应轻微,临床可推广使用.

    作者:林光勇;路黎;戈霓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药物咨询的实践与分析

    目的 开展药物咨询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设立临床药物咨询台,为患者解答疑问.结果 增强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并促进药师知识积累和更新,提高了业务水平.结论 药物咨询是全程化、个体化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促进了门诊药房工作的拓展和完善.

    作者:朱定春;魏寿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分子的功能与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进展

    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TREM-1)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与炎症级联放大密切相关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及成熟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表面.多种细菌性成分以及创伤等能使其表达增加,并能与其位于血小板表面的内源性配体一起激活该受体,从而激发炎症因子、趋化因子的产生及中性粒细胞的脱颗粒、呼吸暴发和吞噬作用.TREM-1分子在脂多糖(LPS)所致的内毒素血症中尤其具有显著放大炎症反应的作用,近年来对其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新的进展.另外,TREM-1与Toll样受体-4(TLR4)在LPS所致炎症反应的放大中存在协同作用,但具体机制目前还不太明确.血浆中还存在TREM-1的可溶性形式,由金属蛋白酶使膜上TREM-1分子外功能区脱落而形成,可作为炎症性疾病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新指标.

    作者:朱江;刘友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36例急性碳酸钡中毒救治的应急护理管理体会

    目的 总结急性碳酸钡中毒救治的应急护理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救治36例急性碳酸钡中毒患者的应急护理管理措施.结果 应急护理管理在急性碳酸钡中毒的急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参与抢救的护理人员忙而不乱,大批伤员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及时救治.结论 在应对突发中毒事件过程中,护理部采取有效对策,快速组织,宏观管理,有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急救.

    作者:胡珍芬;吴旭丽;滕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保洁人员医院感染知识问卷调查

    目的 加强职业防护,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采用自拟问卷调查4家二级乙等医院93名保洁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个人防护现状.结果 大多数保洁人员欠缺医院感染知识,对保洁工作的规章制度不熟悉,尤其是不知道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自我防护意识差,工作结束后不洗手或洗手后二次污染严重,工作中极少使用防护用具.结论 医院和保洁公司应加强对保洁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及个人防护知识的培训,制订有效的督查制度,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陈平朵;钟桂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特点及综合康复措施

    目的 促进脑瘫儿童的全面持续康复.方法 分析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 与结论应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社区、家庭的能动作用,对儿童脑瘫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康复医疗机构的康复管理和加大社区的康复服务力度,并采取综合措施,从医疗、教育、社会、职业各方面促进患儿的全面康复,积极引导脑瘫儿童实现自身价值,回归社会.

    作者:王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