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分子的功能与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进展

朱江;刘友生

关键词: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 信号转导, 炎症
摘要: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TREM-1)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与炎症级联放大密切相关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及成熟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表面.多种细菌性成分以及创伤等能使其表达增加,并能与其位于血小板表面的内源性配体一起激活该受体,从而激发炎症因子、趋化因子的产生及中性粒细胞的脱颗粒、呼吸暴发和吞噬作用.TREM-1分子在脂多糖(LPS)所致的内毒素血症中尤其具有显著放大炎症反应的作用,近年来对其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新的进展.另外,TREM-1与Toll样受体-4(TLR4)在LPS所致炎症反应的放大中存在协同作用,但具体机制目前还不太明确.血浆中还存在TREM-1的可溶性形式,由金属蛋白酶使膜上TREM-1分子外功能区脱落而形成,可作为炎症性疾病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新指标.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加重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促进内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7年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调查分析住院期间痰培养结果、药物敏感试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中痰培养阳性者45例(37.50%),抗菌药物使用以二联为主(占80.0%),使用频度高的抗菌药物集中于第3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根据致病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而更换抗菌药物的有17例(14.17%).结论 COPD患者的抗菌治疗明显存在致病菌检出率低、致病谱及药物敏感性与临床实际有出入、耐药情况较普遍等现象,值得关注.

    作者:晏学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整合法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43例

    目的 比较整合式治疗方法和单纯药物治疗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ADHD患儿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整合式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传统药物速释哌甲酯片(利他林)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后3月和6月时进行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的48项家长用症状问卷(PSQ)和28项教师用症状评定量表(TRS)评定.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3月和6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7%和100.00%,对照组分别为69.77%和79.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整合式方法治疗ADHD比单纯药物治疗更能有效改善儿童ADHD的症状,临床应推广使用该方法.

    作者:谭素仙;邵翠萍;王建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榄香烯联合希罗达治疗老年晚期胃癌40例

    目的 评价榄香烯联合希罗达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0例患者采用榄香烯(400mg,静脉滴注,第1天~第10天)+希罗达(1 250 mg/m2,口服,2次/d,第1天~第14天)治疗,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1例(52.50%),稳定(SD)10例(25.00%),进展(PD)9例(22.50%),总有效(CR+PR)率为52.50%,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口腔炎、手足综合征、白细胞减少、腹泻.结论 榄香烯联合希罗达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有较好疗效,副作用较低,患者的化疗耐受性好.

    作者:张军;张凡;周礼湘;董来荣;张斌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泮托拉唑、痢特灵联合同阿莫西林根除幽门螺杆菌100例

    目的 评价泮托拉唑、痢特灵、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DU)和/或胃溃疡(GU)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50例口服泮托拉唑20 mg、痢特灵0.1 g、阿莫西林1.0 g,均2次/d,2周后只口服泮托拉唑20 mg,2次/d,连续4周,共治疗6周;B组抗HP方法同A组,开始疗程缩短为1周,1周后口服泮托拉唑20 mg,2次/d,连续5周,共治疗6周.疗程结束后4周均复查胃镜及HP,A组中42例HP根除后6月行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 A组和B组HP根除率分别为96.00%和92.00%,溃疡愈合率分别为100%和96.00%;A组6个月HP再感染率为7.14%.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均有较理想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

    作者:刘祖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5例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静脉滴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2.5~5 g,每12 h给药1次,疗程7~14 d.结果 1个疗程后,65例患者中28例痊愈,33例显效,3例进步,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85%;细菌学检查检出阳性细菌58株,疗程结束后有51株被清除,清除率为87.9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试验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可作为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的抗生素.

    作者:张生大;丁洁卫;唐志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48例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分别配伍利凡诺和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的效果.方法 将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12~20周健康妇女105例随机分为A组(48例)和B组(57例),分别给予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观察流产率、胎儿娩出时间及出血量.结果 A组完全流产率为89.58%、B组为70.18%,胎儿娩出时间A组为(31.82±6.31)h、B组为(42.32±5.49)h,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引产后出血量A组为(105.45±35.25)mL,B组为(114.28±33.24)mL,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进行引产,成功率高,副作用少,适合于基层医疗服务单位推广.

    作者:郝红格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杏香兔耳风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杏香免耳风母液及其各萃取物在体外时某些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药材母液和各萃取物配成不同的稀释度,采用牛津杯法对4种常见细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种药液对4种细菌的抑制效果大小顺序为母液≥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结论 3种药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溶血性乙型链球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作者:邱如意;许军;徐伟;熊俭;刘燕华;袁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56例早孕患者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一次口服米非司酮200 mg,第2组一次口服米非司酮150 mg,第3组和第4组分次口服米非司酮共150 mg,其他治疗相同,观察妊娠终止的情况.结果 除一次服用米非司酮150 mg的第2组外,其他3组的完全流产率均在90%以上.结论 米非司酮低剂量多次给药的流产效果优于高剂量一次给药,如一次服用米非司酮,剂量须达到200 mg才有90%以上的流产效果.

    作者:刘荣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特点及综合康复措施

    目的 促进脑瘫儿童的全面持续康复.方法 分析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 与结论应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社区、家庭的能动作用,对儿童脑瘫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康复医疗机构的康复管理和加大社区的康复服务力度,并采取综合措施,从医疗、教育、社会、职业各方面促进患儿的全面康复,积极引导脑瘫儿童实现自身价值,回归社会.

    作者:王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头孢西丁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给予头孢西丁钠,对照组21例给予头孢呋辛,均静脉滴注,80~160mg/kg,每12 h给药1次.结果 治疗组在有效率、细菌清除率、药物敏感试验和安全性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治疗CAP安全、有效.

    作者:唐进荣;史源;何海霞;周远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三叶青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三叶青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乙醇浓度(因素A)、乙醇用量(因素B)、提取时间(因素C)、提取次数(因素D)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计3个水平进行试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佳超声提取工艺为12倍量的50%乙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 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合理、操作可行、质量可控.

    作者:陈科敏;石森林;黄林群;高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40例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伤后24 h内行亚低温治疗,控制肛温为32~35℃,持续2~6 d,同时监测生命体征、颅内压、肾功能、血糖、血气及电解质;对照组控制肛温为36.5~37.5 ℃,其他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患者伤后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评估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颅内压显著降低,恢复良好率显著提高,死亡率显著降低,预后显著改善(P<0.05),且并发症无增加.结论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可显著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耿煜;刘利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 大限度降低医院药剂科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方法 对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登记本>2005年11月至2008年11月记载的调配差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3年内共发生调配差错111例,其中药物品种差错41例(36.94%),药物数量差错24例(21.62%),错发患者差错15例(13.51%),药物剂量剂型差错9例(8.11%),注射单填写差错8例(7.21%),收费差错6例(5.41%),医师处方差错3例(2.70%),用法用量差错3例(2.70%),包装相似差错2例(1.80%).结论 加强针对性管理,规范处方调配规程,制订优质服务规范,提高药学人员业务素质及工作责任心,可有效防范处方调配差错的发生.

    作者:黄乐珊;郑师明;严鹏科;黄汉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莫西沙星与加替沙星治疗女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对女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99例单纯性、急性、非淋菌性和混合性尿路感染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150例和加替沙星组149例,分别口服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400 mg/d,疗程均为7 d.结果 莫西沙星组与加替沙星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和95.30%,病原菌清除率分别为89.89%和87.10%,不良反应率分别为8.00%和8.72%,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莫西沙星与加替沙星治疗女性尿路感染安全有效,均可作为第一线药物使用.

    作者:王刚;裴宇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糖灵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消糖灵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9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 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14.6~175.2 μg/mL,r=0.999 9(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4%,RSD为1.70%(n=9).结论 HPLC法可控制消糖灵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

    作者:刘淑花;田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自制溴化钠苯甲酸钠咖啡因合剂治疗卒中后抑郁93例

    目的 探讨自制溴化钠苯甲酸钠咖啡因合剂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8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溴化钠苯甲酸钠咖啡因合剂口服治疗,10 mL/次,3次/d,于治疗第4周末和第10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0周末HAMD评定,总有效率分别为77.42%和49.46%(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制溴化钠苯甲酸钠咖啡因合剂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有效药物,且能促进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作者:邵宏敏;韩春敏;李艳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高位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高位食管癌患者行颈胸腹三切口根治术的疗效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高位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施行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和围手术期各种合并症的处理措施.结果 45例患者中有42例食管癌顺利切除,手术切除率为93.3%;术后发生肺部感染5例(其中呼吸衰竭1例),心力衰竭2例,吻合口瘘3例;平均随访时间1.0年(3月~4年);术后1年生存率为84.4%(38/45).结论 颈胸腹三切口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高位食管癌安全、有效的方法,围手术期积极处理心肺系统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章宏欣;吕银祥;洪堂灿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甲基睾丸素结合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症50例

    目的 观察甲基睾丸素结合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效果.方法 将甲基睾丸素与甘油调戍糊状,置光电离子治疗仪的两个电极上,使电极紧贴患者病变部位皮肤进行治疗结果 50例患者中痊愈12例(24.00%),显效15例(30.00%),有效19例(38.00%),无效4例(8.00%),总有效率为92.00%.结论 甲基睾丸素结合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症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闫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脾胃舒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脾胃舒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SB-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2:68),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芍药苷进样量在0.12~1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55%,RSD=1.21%(n=6).结论 HPLC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脾胃舒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

    作者:陈金文;傅少伟;沈利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国产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齐佩能)对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试验设计,以进口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作对照药物.结果 齐佩能与泰能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42%和81.82%,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5.71%和87.1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4%和3.41%,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齐佩能)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疗效肯定且安全.

    作者:熊玮;欧阳净;陈勇川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