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楣
目的 研究头孢西丁与酚磺乙胺、氨甲环酸、卡络磺酸、氨基已酸4种止血药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头孢西丁在上述4种配伍液中6 h内的含量变化.结果 室温条件下,头孢西丁与酚磺乙胺配伍在6 h内含量(P>0.05)和外观稳定,但pH有变化(P<0.05);与卡络磺酸配伍在4 h内含量和外观稳定(P>0.05);与氨基己酸、氨甲环酸配伍4 h后含量和外观均有变化(P<0.05).结论 头孢西丁在偏酸性条件下稳定.在偏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作者:颜克英;赵旋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7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占55.07%),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用药(占12.6%);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居多(占31.88%),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占27.54%).结论 ADR与多种因素有关,医院应加强ADR监测,减少ADR发生.
作者:尤君芬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测定消炎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0:90),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在0.08~0.2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11%,RSD为0.67%(n=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潘楣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考察不同灭菌方法对培元通脑胶囊中肉桂原生药粉的灭菌效果,优选佳灭菌方法.方法 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的方法测定肉桂药粉灭菌前后的含量及其灭菌效果.结果 臭氧灭菌对肉桂药粉有效成分影响较小,灭菌效果稳定,符合在线生产.结论 臭氧灭菌方法是肉桂原生药粉的佳灭菌方法.
作者:邱松;孔泉;王小妮;王丽娟;吕洪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102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予来氟米特、胸腺肽、英太青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连虎地防汤,疗程均为15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22例,进步19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显效7例,进步12例,有效1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1.7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文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服务利润链理论在我国医药企业药品营销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构建药品营销服务利润链模型,分析服务利润链在药品营销中的应用.结果与结论 基于服务利润链理论,医药企业的药品营销可从测定相关因素,实施内部营销管理、提升员工满意度,实施外部营销管理、提升顾客满意度等3方面进行探索.服务利润链理论的应用将对提高药企管理水平、营销效率和效益,促进利润增长,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起到推动作用.
作者:李九翔;黄泰康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该文阐述了中药具备的优势,分析了中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要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实现规范生产的发展策略.
作者:牛红军;杨官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的改革,对实验内容从5个方面进行设计,每个方面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以此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培养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朱兰寸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医院药品的价格层次及有关数据,为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及国家宏观调控药品价格提供参考.方法 将某院常用西药价格划分为多个层次并进行调查.结果 60元内的药品品规数占用药总数的83.89%,60~100元的占7.25%,100~500元的占8.13%,500~1 000元的占0.73%.100元以上各主要作用类别的药品品规数所占比例高低依次为抗肿瘤药物、诊断用药、专科用药等.结论 医院药品价格层次日趋合理.
作者:陈文琼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寻找合适的脂溶性药物载体.方法 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3种不同类型的纳米脂质栽体体系,分别为纳米乳液(NM)、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和纳米结构脂质栽体(NLC),并用透射电镜(TEM)、粒度分析仪(PC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对其进行表征.结果 3种不同类型的脂质载体在合适的配比情况下均有较好的稳定性.载药固体脂质纳米粒其微观形貌呈球形,表明其未结晶,具有较好的载药能力.于4℃、以10 000 r/min冷冻离心30 min或避光保存4个月后粒径分布仍然基本不变,且可冷冻干燥(-40℃,0.01 Pa)后长期保存.结论 3种体系制备工艺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作者:王以武;卢律;马全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四黄正骨水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黄连进行定性鉴别,并对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验证.结果 定性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微生物限度方法验证的回收率均不低于70%.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四黄正骨水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毅新;刘杜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平消片中士的宁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1 mol/L庚烷磺酸钠与0.02 mol/L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液(用10%磷酸调pH至2.8)-乙腈(89:11),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士的宁进样量在0.162 5~1.462 3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7 9(n=5),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为1.30%(n=6).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好,可作为平消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冯益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医院近3年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医院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应用VITEK3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分离并经鉴定的病原菌共计7 57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 608株(21.23%),居前5位的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革兰阴性菌5 965株(78.77%),居前5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3年中部分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明显下降.结论 该院病原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和临床用药督导.
作者:苏静;胡忠杰;苗佩宏;韦庆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患者男,63岁,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2年零3个月未缓解,1 d前背部出现灼痛、水泡就诊.患者来院前4个月,因类风湿病服用白芍总苷胶囊(帕夫林)0.6 g,每日2次,甲氨蝶呤(MTX)10mg,每周1次,尼美舒利50mg,每日2次.体格检查示:体温36.9℃,皮损呈条索状分布,患处皮肤颜色发红,其上散在分布疱疹,未溃破.血常规示白细胞(WBC)4.5×109/L,淋巴细胞(L)41%,中性粒细胞(N)59%,胸部X光片检查无异常.
作者:果崇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介绍中药蛇六谷的研究概况.方法 以近年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从基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结果与结论 蛇六谷不仅有抗癌作用,而且在临床有较广泛药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韩安榜;林崇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辅助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予注射用灯盏花素10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对照组38例给予生理盐水100mL,两组均为每日1次,均予以胰岛素及对症治疗,疗程为14 d,分别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检测24 h蛋白尿总量、血浆白蛋白、肌酐和血清尿素氮.结果 治疗14 d后,糖尿病肾病Ⅳ期治疗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Ⅲ期及Ⅳ期治疗组的24 h尿蛋白总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血浆白蛋白则明显升高;V期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灯盏花素对早期、中期糖尿病肾病有降低蛋白尿、升高血浆蛋白的作用.
作者:兰海平;吴复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改善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方法.方法 选择老年血液流变学异常者36例,予通心络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结果 通心络胶囊能纠正异常的血液流变学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通心络胶囊对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有显著作用.
作者:吴瑞格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车前子的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芹菜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柱(1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360 mn,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45:55),柱温30℃,流速1.0 mL/min.结果 槲皮素、山亲酚、木犀草素、芹菜素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 504.412X+9.975 6,Y=1 991.745 X+8.605 1,Y=567.591X+2.539 7,Y=1 811.803X+0.307 4;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是0.055 22~0.193 3μg/mL,0.046 1~0.161 3 μg/mL,0.125 5~0.439 3 μg/mL,0.060 3~0.211μg/mL,r在0.999 9~1.000 0之间;槲皮素、山柰酚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2.87%和102.95%,RSD分别为0.28%和1.08%;样品分别含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芹菜素0.81,0.634,0,0.08 mg/g.结论 RP-HPLC法分析车前予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结果可靠.
作者:曹学松;王锦军;黄兆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原因,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29例严重ADR病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严重ADR涉及的药品种类较多,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临床表现以过敏性休克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方式占多数.结论 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护,重视ADR监测工作,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许建平;王明丽;徐星凯;钱春艳;刘莺;薛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28家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 统计分析2004-2007年重庆市28家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购药金额、用药品种、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结果 4年问抗高血压药物购药金额年均增长率为29.39%,前10位合资厂家(或进口商)药物的销售金额构成比为70.01%,氨氯地平、依那普利、氯沙坦、替米沙坦分列用药金额前4位.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4年来用量快速增长,钙拮抗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刺占据重庆市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的主导地位.
作者:冯兵;冯文媛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