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宏敏
目的 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片含量.方法 将样品用甲醇溶解后滤过,取续滤液直接进样,用SE-30大口径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53 mm,1.0 μm)和FID检测器,以咖啡因为内标进行测定.结果 布洛芬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101 5~1.015 m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为0.56%(n=9),样品含量在97.35%~101.20%范围内.结论 所用方法 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布洛芬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郭琦;傅强;潘永西;常春;陈慧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考察挤压器联动装置制备两性霉素B脂质体制剂的稳定性.方法 使用联动装置制备两性霉素B脂质体,用透析法检测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药物包封率,粒径仪器跟踪脂质体制剂的粒径及其分布,测定稳定性、泄漏率及毒性.结果 所用联动装置可使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简化,投料成品一步完成,同时可在线监控粒径.采用此装置制备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粒径显著小于手动方式所制备,且粒径分布较窄;药物包封率为97.3%.通过与手动方法 制备的脂质体制剂的多项技术指标对比,表明采用联动装置制备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制剂的药物包封率高,制剂稳定性好,药物渗漏率低.结论 挤压器联动装置可用于工业化生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制剂的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马金强;王汝涛;陈涛;王惟娇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寻临床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有效药物.方法 对100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纳洛酮治疗的48例患者的疗效与用常规方法 治疗的52例患者作比较.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轻中度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为(0.5±0.2)h.重度患者神志清醒时间为(3.2±0.4)h,而对照组分别为(2.3±0.7)h和(9.8±0.4)h,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洛酮治疗组的治愈卒(100.00%)高于对照组(94.23%).结论 纳洛酮是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有效药物,使用方便,作用迅速,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儒识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测定小儿复方甘草口服液中愈创木酚甘油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1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1%三乙胺,磷酸调pH至2.7)-乙腈(90:10),检测波长209 nm,流速1.6 mL/min.结果 愈创木酚甘油醚质量浓度在259.6~519.2 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29 978.9 C-617 742,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97%.结论 该法适用于小儿复方甘草口服液中愈创木酚甘油醚的含量测定.
作者:曹健;郑晓媛;王芳;黄林清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并比较腺苷蛋氨酸联合口服乳杆菌LB散及苯巴比妥、尼可刹米与单用腺苷蛋氨酸治疗婴肝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5例婴肝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静脉滴注腺苷蛋氨酸,同时口服乳杆菌LB散及苯巴比妥、尼可刹米;对照组38例静脉滴注腺苷蛋氨酸.结果 治疗5~6d后进行血生化检查,治疗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的降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腺苷蛋氨酸联合乳杆菌LB散、苯巴比妥及尼可刹米治疗婴肝综合征更安全、有效、快速.
作者:范利红;苗彩云;陈玉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通过泛影葡胺胃肠道造影判断粘连性肠梗阻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以及联用奥曲肽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治疗组60例通过口服或胃管注入泛影葡胺80 mL,行动态腹部X片观察以决定是否需手术治疗,不需手术者则联用奥曲肽治疗.结果 总治愈率治疗组为80.00%,对照组为73.3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胃管引流量明显减少,肛门第1次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且手术率也有所下降(治疗组为20.00%,对照组为26.67%).结论 泛影葡胺联合奥曲肽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有较好的诊治作用.
作者:易成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剖宫产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196例剖宫产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9例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了抗菌药物,占96.43%;其中仅65例患者为术前2 h内用药,占34.39%;166例患者术后用药时间超过48 h,占87.83%;99例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了3种及3种以上抗菌药物,占52.38%;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应用多;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数及不同给药方案对术后高体温、高白细胞计数、总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及西药总费用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基层医院剖宫产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有不合理之处,亟待干预.
作者:周孝桃;官真水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术前筛查、手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8例接受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和58例同期接受开腹手术(开腹组)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10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患者的术前情况及手术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术后住院日及术后恢复时间,腹腔镜组均显著少于开腹组(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疤痕小等优点,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首选手术方法 .
作者:廖晟;胡超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妥洛特罗贴剂治疗轻中度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的102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给予妥洛特罗贴剂,3~9岁为1 mg,9岁以上为2 mg,每晚20∶00至21∶00贴1贴于上臂、前胸或后背处;对照组口服沙丁胺醇0.1~0.15 mg/kg,每日3次.其他治疗无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妥洛特罗贴剂治疗轻中度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卢金玲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临产前干预在笑气(氧化亚氮)吸入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要求分娩镇痛且无禁忌证的初产妇160例,均由助产士陪伴,给予笑气吸入分娩镇痛并随机均分两组,干预组80例针对笑气吸入分娩镇痛的相关影响因素,于临产前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80例行常规护理和宣教.结果 干预组产妇焦虑程度明显下降、镇痛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母婴结局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实施笑气吸入分娩镇痛时,临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加产程陪伴是一种理想的无痛分娩护理模式.
作者:侯振平;高静;周玲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经典药对远志-石菖蒲配伍对单味药材指标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远志、石菖蒲及远志-石菖蒲药对远志皂苷元和α-细辛醚的含量.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柱(150 mm×4.6 mm,5 μm);远志皂苷元的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43:57),检测波长为205 nm;α-细辛醚的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52:48),检测波长为257 nm.结果 远志、远志-石菖蒲中远志皂苷元含量分别为0.392%和0.297%,石菖蒲、远志-石菖蒲中α-细辛醚含量分别为0.060 5%和0.062 9%.结论 远志-石菖蒲配伍后,药对中远志皂苷元的含量显著降低,而α-细辛醚的含量变化不明显.
作者:张文娟;郑晓晖;房敏峰;王庆伟;陈焕;李云峰;张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胸部X线和CT表现特征,提高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PAP的6例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表现,探讨PAP的影像病理学联系及多层CT表现特征.结果 6例患者多层CT表现为双肺散在分布毛玻璃样高密度影,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呈地图样表现,小叶间隔增厚,可见间隔水肿及淋巴细胞浸润,HRCT呈铺路石样改变.结论 PAP的多层CT表现能够反映其病理学特征,边界清楚的毛玻璃样高密度影呈地图样及铺路石样表现能高度提示PAP,利于诊断.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考察烧伤膏中醇提部分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浸膏得率、大黄素转移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提取因素按影响大小依次是乙醇浓度(A)>乙醇量(B)>回流时间(C),佳提取条件是以85%乙醇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2次,加醇量分别为药材量的8倍和6倍,提取时间分别为2 h和1.5 h.结论 优化出的醇提部分的佳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康军民;任卫琼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测定全血中他克莫司浓度较为常用,与其他方法 相比操作也更简单,但吸液工具、血样混匀程度、蛋白沉淀时间、离心速度和时间、试剂等因素均容易使测定数值发生偏差.该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针对影响测定结果 的各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保证了为临床提供数据的准确性.
作者:方崇波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昂丹司琼质量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以液-液萃取法分离纯化血浆样品,采用荧光检测器,色谱柱为Shim-Pack CLC-ODS柱(150 mm×6.0 mm,5μm),以0.02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3.2,含3.0%三乙胺)-甲醇(36:64)为流动相.结果 昂丹司琼色谱峰对称、不拖尾,萃取回收率可达96%,空白血浆和代谢物不干扰测定,血药浓度线性范围为0.52~60.04 μg/L(r=0.999 5),低检测限为0.4 μg/L,方法 回收率为98.42%~100.38%,日内精密度RSD为2.4%~4.2%,日间精密度RSD为2.8%~4.8%.结论 所用方法 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作者:高洁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抗肿瘤药用药现状,为该类药品的生产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4-2007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抗肿瘤药的用药金额排序及医保比例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抗肿瘤药用药金额2004-2007年呈逐年上升趋势;抗肿瘤植物药和辅助治疗药比例逐年增大,基因疗法已在抗肿瘤治疗中初步显示出优势;抗肿瘤药医保比例也在逐渐增大.结论 抗肿瘤药在医院用药中占有重要地位,抗肿瘤植物药、辅助治疗药物将成为以后肿瘤治疗的主要用药.
作者:刘平羽;李莉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促进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抽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月至8月102例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对用药情况、治疗天数、药物不良反应及预后等相关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频数居首位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用药监测仅发现5例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 该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待进一步的规范.
作者:谢婷婷;孙艳;马晓菲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仁丹中薄荷脑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Waxetr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1.0 μm),载气为N2,流速为1.5 mL/min,柱温为140℃.结果 薄荷脑进样量在0.021 64~1.082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2%,RSD为1.95%(n=6).结论 所用方法 灵敏、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仁丹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正锋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测定复方卡托普利片剂中氢氯噻嗪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CN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四氢呋喃-水(10:10:80,以磷酸调pH至2.86),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 氢氯噻嗪质量浓度在26~13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A=55 432 C+110 698,r=0.999 9(n=5);氢氯噻嗪的平均回收率为100.56%,RSD=0.46%(n=5).结论 所用方法 快速简捷、可靠、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复方卡托普利片剂中氢氯噻嗪的含量.
作者:敬永升;胡海廷;杨珂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测定黔产木犀科苦丁荼及加工品中槲皮素的含量,为其质量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槲皮素为对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结果 各种加工品中槲皮素的含量差异性较大,高的为1 950.4 μg/g,低的为332.4 μg/g.结论 HPLC法稳定可靠,可作为黔产木犀科苦丁茶及加工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之一.
作者:高晨曦;王世清;田昌海 刊期: 2009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