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巧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人们观念的更替,致使某些医务人员偏离了卫生工作者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在医德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几年,一些科研单位和行政部门,曾多次进行民意调查,在受欢迎的名单中,医务工作者已是榜上无名,而不受欢迎的医生却频频出现,且名位呈上升趋势.
作者:谢淑芬;甘恒志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实验教学是解剖生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是实验课的主要目的.实验能力直接反映学生素质的高低,它由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指标组成,没有脱离实验的实验能力.我们需要探索的是落实学生在实验课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科学素质落到实处.
作者:李文 刊期: 2005年第15期
1简介刻录机不是一个新概念,CD刻录机已经应用非常广泛.但是,700MB左右的CD-R或CD-RW自然不堪重负,大容量的硬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硬盘存储数据的缺点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硬盘作为一种比较娇气的存储设备,不适合随身携带,因此寻求一种更加高质量的视频存储方案迫在眉睫,所以容量更高的DVD刻录机的出现势在必行.另一方面,DV的普及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推动作用.目前DV的清晰度已经远远超过了VCD光盘的标准.我们对数字图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来制作的VCD格式的碟片越来越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352×240的MPEG-1格式相比DVD影片的720×480像素已是相形见绌,影像、声音品质都会大打折扣,而DV的分辨率普遍都在520线甚至更高,于是制作DVD光盘成为人们新的追求.
作者:冯自义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对教学质量精确而又客观地评价是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教学效果的评估,考试成绩仍然是基本的、不可缺的指标,因此,对考试成绩的统计学分析应该是目前普遍可行的量化检测方法.
作者:严忠玲;庄延明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健康教育是全民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为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在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中,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使护生理解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的;(2)拓宽专科护理理论知识面;(3)让护生懂得健康教育在特殊检查中的运用;(4)将健康教育贯穿于基础护理中;(5)培养护生人际沟通能力.
作者:李元萍;邓妙玲;全宇莉;关轩 刊期: 2005年第15期
2003年美国高血压预防、检出与治疗的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明确规定,对已使用了3种以上合适剂量降压药物联合治疗,血压仍未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者,称为顽固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1,2].我院1999~2004年共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03例,经分析病因、综合治疗血压基本得到理想控制,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杰尚 刊期: 2005年第15期
高等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作用重大,大学的使命神圣而崇高.大学的教育理念应该是多元化的,决定其多元化的因素有:地域因素、专业因素、定位因素等.大学教育理念的多元化是有利于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的繁荣和发展的,国家和高等院校都应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理念的多元化.
作者:朱建国 刊期: 2005年第15期
面对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更加注重的是人才.时代的发展对各类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方法和内容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探索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和内容、推动就业指导工作健康发展,已是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作者:刘曼东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胃食管反流患者食管的酸反流位置及与症状的对应关系.方法用瑞典CTD公司引进的24小时双极pH导管(导管间距5cm固定)连续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结果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内存在不同位置的酸反流,重症状组反流位置常高达食管下端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上10cm,明显高于轻症状组.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LES上10cm发生反流时症状的对应性明显高于LES上5cm出现反流时症状的对应性(P<0.01).双极pH导管监测能更准确地反映食管酸反流程度.
作者:马欣;张如敏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中等医学教育也由过去的封闭转向开放,各种社会问题也相继涌入学校,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方式,使学生成分趋于复杂,学生思想工作也面临新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一些探讨.
作者:王岚 刊期: 2005年第15期
通过对河南省12所职业院校6 028名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方法现状,比较了中职生、高职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作者:梁建梅;田华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索长期氧疗(LTO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躯体功能、社会活动能力、活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对36例COPD稳定期患者施以长期氧疗,于氧疗前及氧疗后(随访1年),测定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用SF-36量表进行社会活动能力评定.结果氧疗后1年与氧疗前(基础值)比较FEV1、PaO2、6MWD明显提高(P<0.01);社会活动能力评分明显提高(P<0.01);活动耐受明显提高.结论LTOT能使COPD患者PaO2保持较高水平,肺功能得以改善,改善呼吸困难程度,提高活动耐力,增加活动范围,改善社会活动能力,使COPD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作者:彭石龙;邵卫华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索成年糖尿病患者食谱计算中<糖尿病食品交换法>较准确的分配方法.方法根据糖尿病患者的不同饮食分型,计算不同的饮食食物分配表.结果新食物分配表与原食物分配表比较,具有针对性强、准确性高、应用范围广、符合临床实际等特点.结论新食物分配表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作者:张俊 刊期: 2005年第15期
传染病人的主要心理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1)恐惧多疑心理.病人因患传染病被隔离,入院时对所患疾病及病房环境产生恐惧,怕亲朋好友疏远自己.病人情绪相当敏感,对周围人及医务人员的言行容易产生猜疑.
作者:盛芳;林丽华;单淑波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前在我国诺卡氏菌所致疾病并不多见,但此菌为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感染菌,随着我国艾滋病感染者的增加,在临床鉴定中应引起重视.在教科书中关于诺卡氏菌的内容不多,参考了国外关于诺卡氏菌的新报道,延伸诺卡氏菌的知识.
作者:黄景明;祝文娴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提高护理技术操作训练质量.方法成立护理培训中心,专职管理.训练内容重科学,讲原则掌握、灵法应用;训练项目重实用,分层次培训、找重点训练;训练步骤重艺术,要求程序简洁合理,动作协调、优美、紧凑、流畅;考核应用多种形式.结果训练质量和护士素质得到提高.结论在护理技术训练中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是全面提高训练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彭山玲;阎成美 刊期: 2005年第15期
语文教学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是多元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各自都具有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来激发并满足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需要,从而引起学生学好语文的积极态度,激发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这包括2个方面:一是对知识的渴望与兴趣;二是与教师个人的积极情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是实现其它教学目标的长效催化剂,也是保证教学目标能够得到认同的基础.
作者:董爱红 刊期: 2005年第15期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健康概念的重新认识,护理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适应转变,我们转变教学观念,培养护生整体护理理念.临床上妇产科护理对象的特殊性,使培养护生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心理护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而多变的,又因教学条件受限,对每个疾病心理护理的论述不可能全面,只能是普遍的重点描述.但学生今后面对的病人就同一病发生在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等不同的人身上,他们的心理反应就会不一样.需要护理人员学到心理护理精髓,具备一定心理护理的能力,利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开导、护理.就重视护生心理护理能力的培养,笔者谈以下观点.
作者:吴美金 刊期: 2005年第15期
1社会医学课程的介绍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学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主要研究社会性的医学问题及医学的社会方面的问题.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经济状况及生活方式不同,各国所面临的社会医学问题也不一样.因此,各国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甚至名称都不尽相同.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及重点,也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卫生事业所面临的主要任务的改变而相应改变着.在我国,社会医学是20世纪80年代才从预防医学中分化发展起来的,其研究对象、内容及任务,我国学者在学术上做过不少论述.作为一门医学课程,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是使未来的卫生专业人员--医学生,初步建立起社会医学观念,了解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重要作用;了解当代社会卫生状况及医学所面临的重要社会医学问题;学习研究人群健康状况及评价卫生服务效果的基本方法;学习高危人群保健及主要社会病的防治措施,能更有效地应用医学科学技术,进行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卫生事业的社会效益.
作者:许燕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液分析仪校准的正确方法.方法分别用配套的质控物、校准物和经严格标定后的新鲜全血在4台不同类型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仪器校准后,再比较新鲜血用各仪器测定全血细胞计数结果的偏差和可比性.结果用新鲜血代替校准物对各仪器校准后新鲜血测定的偏差为白细胞(WBC)±3.8%,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1.7%,平均红细胞体积(MCV)±2.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1.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2.7%,血小板(PLT)±4.2%.校准前后的偏差比较,差距明显减小,所得结果非常接近.结论经严格标定后的新鲜全血用在同一实验室,每天对各台不同类型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室内质控是可行的,是保证分析结果正确度和精密度的有效措施.
作者:樊晓萍;王国萍;张环生;赵修风 刊期: 200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