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光玮;李军
从3个方面阐述了护理美学教学的几点体会,旨在提高学生护理美学学习效果.
作者:郑凤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我院将术后自控镇痛泵(PCA)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病人,为了探讨自控镇痛泵镇痛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我们选择了新式剖宫产术后病人,按给药方法及种类不同,观察其镇痛效果,现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峻;马永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为了提高医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我校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专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反复论证,对原有藏医本、专科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新的教学计划根据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格及藏医药学人才培养的特点,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扎实基础、宽知识面、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挖掘、整理、创新精神的藏医学专门人才的教改总目标.为了尝试构建面向21世纪的医改教育课程新体系,切实体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的教改思想和方针,我校在修订藏医本、专科教学计划时,着重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刘钢;王培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儿童期肥胖的不断增加已成为全球注目的公共卫生问题,肥胖对儿童近期及远期造成的危害也得到证实,进食过多和运动过少是导致肥胖的两个主要因素.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是肥胖儿童有效控制体重的主要措施.
作者:傅晓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根据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结合本校的办学经验和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就制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作者:王彦斌;苏琼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学校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技术人才的要求,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办学特色,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良性的就业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晓文;张晓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根据武术教材内容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在学习技术动作的过程中,运用表象训练与常规教学法进行对比研究,在研究中将学生分成2组进行实验,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实验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实施表象训练.实验证明,表象训练的教学效果优于常规教学方法.
作者:李航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全会精神是全面推进我校创新改革和发展稳定工作的重要契机和动力.因此,我们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作者:吴汉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依从性、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将208例患者为帕罗西汀和阿米替林2组,进行开放式对照研究,采用门诊、电话、信件等方法,分别于6、12、24月对患者随访,观察长期服药依从性、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帕罗西汀组的服药依从性较佳(占92%,70%及41%);复发率(13例,占15.08%)低于阿米替林组(14例,18.7%).疗效较好,副作用少且轻微.结论帕罗西汀的不良反应轻微,老年患者的长期依从性较好,复发率低.
作者:张兰;曹志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通过自己多年的护理教学工作经验,试图阐明心理护理在现代护理中的重要地位,在医护界同仁中达成重视心理护理的共识,并在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中切实加强心理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治疗.充分发展护理工作在维护人们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
作者:张书筠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婴幼儿气质特性与父亲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及母亲工作稳定程度和照顾婴幼儿是否周到细心呈正相关;家庭和睦稳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培养耐心、体贴,会给孩子以安全感,有利于婴幼儿心理生理的发育,应该给予提倡.
作者:赵晓艳;周立;郑林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护理工作是一门实践性、连续性很强的学科,如何防范护理事故、减少护理纠纷是摆在每一个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护士应不断学习,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护理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朱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对中等卫生学校(一年级男、女生)学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就其结果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刘若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和卫生法规的日趋完善,对医疗安全和医护人员行为及其职责的约束更加严格.医护人员承担的职业风险也将越来越大.护生作为未来的护理工作者,掌握与今后职业有关的卫生法规知识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为了解护生对卫生法规知识的掌握及重视情况,笔者对本校护理大专二年级及三年级护生各2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玲;应碧荷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近视是危害青少年视力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发病呈上升态势,引起眼科界关注.在青少年混合性近视的治疗方面,我们采取以中西医结合疗法与眼穴按摩加耳穴贴压法对比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果永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近年来我们应用重庆市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特定电磁波(TDP)辐射治疗器,用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效果显著.我们于80年代中期应用该辐射器治疗各种常用病共13种360例,收到了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跃萍;朱旭红;牛启家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检测手术前、后胃肠道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EA-mRNA)及细胞角蛋白20信使核糖核酸(CK20-mRNA)的表达,了解胃肠道癌血行播散转移情况及在围手术期综合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RT-PCR)检测62例胃肠道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及CK20-mRNA的表达状况.结果62例样本中,术前27例(43.5%)CEA-mRNA检测阳性,34例(54.8%)CK20-mRNA检测阳性,术后26例(41.9%)CEA-mRNA检测阳性,31例(50%)CK20-mRNA检测阳性,对照组10例正常人及12例良性胃肠病患者CEA-mRNA及CK20-mRNA测定均为阴性.Ⅰ、Ⅱ、Ⅲ、Ⅳ期患者外周血CEA-mRNA阳性率依次为37.5%、27.3%、51.9%、80%,CK20-mRNA阳性率依次为37.5%、36.3%、66.7%、100%.各期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期与Ⅲ+Ⅳ期合并,2组患者间CEA-mRNA及CK20-mRNA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肠道癌的分化程度及癌栓的形成与外周血CEA-mRNA及CK20-mRNA表达无关.伴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外周血CEA-mRNA及CK20-mRNA阳性表达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前后外周血CEA-mRNA及CK20-mR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外周血CEA-mRNA及CK20-mRNA联合检测,特异性较高,可作为胃肠道癌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判断指标,对临床正确分期及综合治疗起指导作用.
作者:那光玮;李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针对解剖学实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为适应专科实验课教学特点,结合实际,阐述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的改进.
作者:李占生;刘喜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引言数字X线成像设备,应用成功且具代表性的成果是利用数字减影技术进行血管造影的研究,它的革新意义使血管造影临床诊断能够快速、方便地进行,促进了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所以说医学DSA的成功,使得DSA成了数字X线成像设备的标志,亦促成了一种专门用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临床应用的设备--DSA系统新产品新技术的诞生.
作者:裴作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改善实验数据拟合静脉注射一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初值时其理论值与实验值间偏离度.方法用本文提出的异点组合法拟合实验数据.结果本法拟合实验数据的药动学参数初值时其理论值颇接近实验值,用本法自编的DPCM-PK程序可改善其它程序拟合某些实验数据的药动学参数时出现的变量溢出或停机.结论本法可改善其它方法拟合某些实验数据的药动学参数初值时其理论值与实验值间偏离度,DPCM-PK程序可改善其它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时出现的变量溢出或停机.
作者:葛斌;高云;李丰森;张振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