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刘晓昱;吴锡铭
目的 建立利膈丸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对处方中的槟榔、大黄、厚朴、木香、苍术等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槟榔、大黄、厚朴、木香、苍术等药材的特征斑点,且阴性对照无干扰,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 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方法可有效地控制利膈丸的质量.
作者:金长雪;崔龙哲;金善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肤痒颗粒的山柰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c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55∶45),检测波长为367 nm,进样量10μL.结果 山柰素质量浓度在0.925~9.25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3%,RSD=0.33%(n=6).结论 HPLC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简便易行.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源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胸腺蛋白口服溶液(欣洛维)灌肠治疗结肠渍疡的疗效.方法 将结肠溃疡患者3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例子欣洛维6 mL(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灌肠,对照组18例予柳氮磺胺吡啶2.0 g(研成粉末)加入生理盐水100 mL灌肠,均2次/d,疗程2周;疗程结束后3 d内行肠镜复查.结果 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73.68%,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77.78%,有效率为83.3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欣洛维治疗结肠溃疡有效、安全,且不良反应较柳氮磺胺吡啶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爱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清肺合剂的苦杏仁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20∶80).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30℃.结果 苦杏仁苷进样量在0.106~4.2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1%.RSD为0.66%(n=6).结论 所用方法可靠、简单可行,为控制清肺合剂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王乾蕾;李运景;余健;夏宪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小儿肠胃康颗粒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Prodigy ODS3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35℃,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4%磷酸,0.7%三乙胺)溶液(25∶75),测定波长为350 nm,以外标法定量.结果 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在4.01-200.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γ=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45%,RSD=0.81%(n=6).结论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肠胃康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覃建明;韦建乔;覃忠于;石天松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阿奇霉素分散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人工加入5种阳性对照菌,测定其回收率.结果 根据回收率试验结果,判定阿奇霉素分散片对细菌的抑菌作用强.结论 必须采用离心集菌薄膜法才能清除样品的押菌作用,该法可用于阿奇霉素分散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李秋菲;赵玉绒;裴小龙;高飞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近年来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集35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对培养出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55份痰标本中共分离出菌株143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占71.33%,主要是大肠埃希菌(16.78%)、肺炎克雷伯菌(13.99%)、铜绿假单胞菌(9.79%)、鲍曼不动杆菌(5.59%),它们对亚胺培南均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但对常用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较高,且有逐年升高趋势.结论 近年来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且耐药菌株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杜继宇;赵荣香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川东獐牙菜总(口山)酮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东獐牙菜总(口山)酮指纹图谱,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4∶46),流速1.3 mL/min,检测波长338 nm,柱温20℃.结果 建立了川东獐牙菜总(口山)酮样品指纹图谱.确立了11个特征共有峰,10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川东獐牙菜总(口山)酮的一项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徐豆豆;范鹏珏;张有理;胥秀英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西安市参保职工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方法 选择西安东方集团有限公司为研究现场,对12 109名参保职工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 829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对连续两个年份的接种组和对照组进行回顾性调查,重点调查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医疗服务利用情况.结果 流感疫苗接种对住院的保护率2004年为37.59%,2005年为8.76%.接种流感疫苗后3~7月接种组和对照组粗住院率差异大,接种组小于对照组;2004年及2005年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接种组较对照组分别低61.7%和54.6%.结论 西安市参保职工接种流感疫苗具有较好的效果,流感疫苗接种后显著降低了因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住院率;应提高重点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率.
作者:刘怀周;党琳琳;高建民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糖尿病早期肾病(DN)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60例血脂正常的DN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予常规治疗外加用辛伐他汀20 mg口服,每晚1次,对照组20例仅予常规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 治疗组24 h尿白蛋白(Ualb)总量、Ualb/肌酐(C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无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24 h UAIb总量,Ualb/Cr,TC,TG,LDL-C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Ccr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不但能调节血脂,而且还能降低尿蛋白,延缓肾脏血清肌酐清除率下降的速度,具有非血脂依赖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刘云;周向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测定洋参雪哈口服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柱(250 mm×4.6mm,5μm),以乙腈(A)与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mm.结果 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进样量分别在0.31~1.56μg,0.82~4.13 μg,0.96~8.0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1%,RSD=0.81%(n=6).结论 HPLC法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洋参雪哈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丽;赵春香;朱德芳;肖楠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制备紫草膏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 以白凡士林为基质提取紫草色素并制成膏剂,以95%乙醇为溶剂提取紫草膏中的紫草色素,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左旋紫草素的含量.结果 紫草膏中左旋紫草素的质量分数大于0.080%.结论 该制剂制备方法简单,含量测定方法准确,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陈茂霞;张林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一起白血病患者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群发化学性脑膜炎的原因.方法 分别从患者个体因素、腰穿包、鞘内注射药物和鞘内注射操作流程等方面展开调查.结果 该起不良反应与湖北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071018的地塞米松针质量有关.结论 对于鞘内注射药物,除主要化疗药物外,辅助性药物的质量问题亦有引起神经毒性反应的可能性,临床需加以警惕.
作者:毛小红;祁金文;郑水莲;王燕 刊期: 2008年第19期
介绍了海藻酸钠凝胶材料、海藻酸钠共混材料、海藻酸钠化学改性材料作为药物控释材料的应用进展,展示了海藻酸钠作为药物控释材料的广阔应用前景.
作者:盘茂东;李嘉诚;林强;王向辉;汪莉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罗汉果提取物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单因素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次数和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对罗汉果甜苷的收率、含量和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用水提取2次,每次用3倍量水,过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40000的超滤膜,然后再经过纳滤,干燥.结论 采用佳提取工艺条件,可较好地提取纯化罗汉果中的罗汉果甜苷.
作者:蒋明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制备复方曲安奈德樟脑乳膏I,建立其质量标准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以醋酸曲安奈德、樟脑、尿素制备复方曲安奈德樟脑乳膏I;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主药含量.结果 醋酸曲安奈德质量浓度在6.8~108.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γ=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45%,RSD=0.50%(n=9),临床总有效率为93%.结论 该制刺疗效显著,制备方法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
作者:梁晓美;刘丽仙;叶伟霞;赵洁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4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痛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因;病灶多位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病灶越多,体积越大,在短期内反复多次发生的脑梗死,更易引起血管性痂呆;血管性痴呆与脑萎缩关系密切.结论 血管性痴呆与脑梗死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的两种表现,预防危险因素及脑梗死的发生是防治血管性痴呆的关键.
作者:王秋里;冯黎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60Coγ-射线辐照灭菌使活血通脉胶囊的微生物限度达到药典标准.方法 用5个剂量的60Coγ-射线对活血通脉胶囊进行辐照灭菌试验,并以抗凝活性为指标,采用凝血酶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比较辐照前后药物抗凝活性的变化.结果60Coγ-射线辐照活血通脉胶囊进行灭菌,微生物限度可达到药典标准,剂量达到10 kGy时可完全灭活,且抗凝活性成分水蛭素含量在辐照前后无差异.结论 60Coγ-射线辐照活血通脉胶囊灭菌效果显著,且对药物的抗凝活性无影响,是一种有效可行的灭菌方法.
作者:李金兰;张勇;赖丽萍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开展,使患者获得细致、周到、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用药指导.方法 对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以来,处方书写合格率由以前的80%上升到98%以上,不合理用药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 不断完善工作内容和流程,有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黄纯友;张成贵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含葡萄糖等单糖注射液分解产物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含糖类注射液的质量.方法 检测不同pH、灭菌条件及制备工艺对5-HMF含量的影响.结果 灭菌温度及时间、制备方法及过程中受热时间均是影响5-HMF含量的因素.结论 选择合适的灭菌温度和时间,采用合适的配制方法,可以将含糖类注射液的5-HMF含量控制在低限度.
作者:周福富;廖爱国;刘风景;罗叶森 刊期: 200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