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奈法唑酮的有关物质

冯敬肖;秦青;李玲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奈法唑酮, 有关物质, 测定
摘要: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盐酸奈法唑酮中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Hypersil 0DS2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含0.2%三乙胺的0.025 mol/L乙酸铵溶液(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奈法唑酮与中间体哌嗪、三唑酮分离较好,奈法唑酮的小检测限为2 ng.结论 RP-HPLC法专属性强、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奈法唑酮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聚维酮碘壳聚糖凝胶剂的制备

    目的 研制聚维酮碘壳聚糖凝胶剂.方法拟订聚雏酮碘壳聚糖凝胶剂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聚维酮碘含量.结果 该制剂pH值为3.5~4.5,聚维酮碘平均回收率为100.17%,RSD为0.68%(n=5).结论 凝胶质量稳定,制备工艺可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袁吉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木香类药材的真伪鉴别

    青木香被新版药典取消药用标准后,仍可选用功能近似且无肾损害的代用品.该文介绍了青木香与其代用品土木香及近似品种木香、川木香的鉴别,以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李水福;潘莉;吴俊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药企业应重视物流管理以适应竞争需要

    分析制定物流战略对我国医药企业的重要性,指出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并对医药企业制定物流战略提出了建议.

    作者:尹新玲;肖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苦杏仁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介绍苦杏仁及其混淆品的功效和性状方面的鉴别.苦杏仁的混淆品有桃仁、甜杏仁及被提取了脂肪油后的苦杏仁等,均可通过性状予以鉴别.

    作者:桑雅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关于药品标准若干问题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的颁布与实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大力完善和提高我国的药品质量标准,如取消各省及自治区的地方标准等措施,对药品质量标准的提高,使药品质量标准更规范、更严谨、更科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笔者在基层药检所工作,现就多年来在执行药品标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看法.

    作者:李爱玲;赵建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庆市人民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守土尽责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我院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抗茵药物使用的情况,评价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年1~6月出院的外科手术病历共420份,分别填写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病例均使用了抗茵药物预防感染,预防用药起点高,用药时机不当,用药持续时间过长,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 该院围手术期预防感染存在较多问题,亟待加强对临床医生规范化使用药物的培训和管理.

    作者:徐晓华;景岷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我国药店会员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析

    目的 为我国药店会员制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国零售药店会员制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 我国实施会员制的零售药店,应从准确定位会员出发,根据不同类型会员消费需求特征的相异性实施不同的经营策略,同时要注重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作者:陈玉文;杨亚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全面促进中药资源保护的思考

    建议中药资源保护着重加强宏观政策调控和依靠科技进步,如通过制订国家标准、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合成工业和生物技术等措施,以保护中药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作者:王丽;郑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罗通定注射液中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硫酸罗通定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6.8)-三乙胺(60∶40∶1,用30%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6.8±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 罗通定进样量在5~30μL范围内,质量浓度在12~36μg/μ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中有关物质,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崔凤云;李大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析单病种限价与医院药学的发展

    实施单病种限价,有利于加强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和评价,促进药学人员素质的提高,促进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

    作者:顾丽娟;刘跃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新构造制药企业营销渠道的创新思维

    众所周知,市场营销组合包括四个基本的要素,产品、价格、促销和渠道.而当前我国医药企业产品营销的渠道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企业自身的渠道建设和管理的疏漏造成了混乱低效的市场销售现状.因此,目前医药产品营销渠道的重新构造和创新已成为了医药企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高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甲硝唑注射液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

    目的 综述生产过程中影响甲硝唑注射液含量、澄明度的因素及其控制方法.方法查阅相关参考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 甲硝唑注射液质量受活性炭加入量、pH值、灭菌温度和时间、输送管道等因素的影响.结论 通过对生产过程采取有关措施,可以解决含量差异、灭菌后出现浑浊、可见异物不合格等问题,能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及合格率.

    作者:曾凡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奈法唑酮的有关物质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盐酸奈法唑酮中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Hypersil 0DS2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含0.2%三乙胺的0.025 mol/L乙酸铵溶液(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奈法唑酮与中间体哌嗪、三唑酮分离较好,奈法唑酮的小检测限为2 ng.结论 RP-HPLC法专属性强、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奈法唑酮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冯敬肖;秦青;李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开展生化药物指纹图谱研究可行性探讨

    生化药物取材于生物体,包括多肽、多糖、氨基酸等多种活性物质,为加强生化药物质量控制,制订出能鉴别真伪、评价优劣、监控质量稳定性及均一性的质量标准是关键.经科学评价的指纹图谱是目前能有效分析组分复杂的生物药物的先进手段.通过对指纹图谱进行基础性研究,建立科学的检测方法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出药效组分的整体信息.生化药物指纹图谱研究涉及多学科,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并具有知识产权,对我国生化药物整体水平提高意义重大.

    作者:邹积宏;邹积先;刘红梅;刘长海;杨晶;许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曲匹布通片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法)测定曲匹布通片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pH=3.3的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60:4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为35℃.结果 曲匹布通质量浓度在4~2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0%,RSD为0.40%(n=6).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曲匹布通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医药防治鼻咽癌的研究进展

    鼻咽癌为我国南方各省的高发肿瘤,其病因与EB病毒(EBV)感染、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鼻咽癌基础及临床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鼻咽癌以及整体调整机体、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作用.

    作者:梅全喜;孙雪颖;高玉桥;周小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牛黄解毒片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项应予改进

    目的 对牛黄解毒片含量测定项下高效液相色谱图进行分析.方法取牛黄解毒片,用70%乙醇超声提取后,以黄芩苷为对照,在相同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测定并记录色谱图.结果 不同厂家生产的牛黄解毒片高效液相色谱图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在牛黄解毒片的质量标准中,建议增加以牛黄解毒片标准浸膏为对照的液相色谱鉴别,规定样品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图中应有与对照浸膏相同的色谱共有峰.

    作者:吴琼莲;何继祥;陈忠琴;许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人工牛黄鉴别方法的改进

    目的 改进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人工牛黄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国家药品标准中显色法(标准法)和分光光度法对5个厂家的产品进行鉴别.结果 标准法所显颜色不统一,结果不稳定;分光光度法中人工牛黄的大吸收波长为(453±2)nm.结论 分光光度法结果稳定,可作为该产品中人工牛黄的鉴别方法.

    作者:付小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激素滥用之忧调查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临床滥用激素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一些基层医疗单位,如社区医院、乡村医疗诊所,还有一些私人诊所等,很多医生对激素的药理作用、适应症、常用制剂、剂量、疗程、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配伍等掌握得很差,没有适应症即给患者使用激素、给患者过量使用激素或激素使用中骤停、骤减的情况较多.

    作者:刘媛;高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