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琦斐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主、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使学校成为具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重要场所.结合对校园文化的概念认识、学校和学生的教育因素,从校园文化的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校风和班风建设、学校管理者的校园文化意识、校园活动、学生社团等方面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进行思考.
作者:张旭东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桡骨下端骨折一般多见于成年及老年伤员,青少年少见,如遭受同样暴力,可发生桡骨下端骨骺分离,一般为跌伤所致,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并不多见.我院于2001年、2005年分别门诊收治2例桡骨下端骨骺分离(伸直型)患者,均为足球外力所致,致伤暴力少见,报道如下.
作者:关亚军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给职校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活力与机遇,新时期职校督导室的作用更加凸显,如何使其作用更加适应时代的要求,是我们不断摸索和探讨的问题.现就新形势下,我校督导室在教育教学研究及学校改革中发挥的作用进行阐述.
作者:张超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班会中的生命教育,也就是在班会中加强有关生命的教育,目的是通过生命教育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懂得生命是至高无上的,要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作者:皮令阁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与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法和透射比浊法测定60例大肠癌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结果 大肠癌患者CD3+、CD4+、NK、C3、C4、IgG、IgA、IgM、CD4+/CD8+比值降低,CD8+高于正常对照组,这种变化随临床分期的增高更加显著(P<0.05).结论 大肠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抑制,随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加重.测定大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可以判断肿瘤发展情况与预后.根治性切除肿瘤,行免疫化疗是必要的.
作者:强尧生;李国新;敖雪玲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烤瓷冠修复技术的不断完善,使之成为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固定修复方法.成功的修复不仅取决于预备体和金属冠本身,健康稳定的牙周组织对于修复体美观及远期疗效的维持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笔者探讨了牙龈成形术修复牙龈的方法,通过牙周治疗、牙体制备、牙龈成形等方法的使用,达到较为理想的前牙修复效果.
作者:李志杰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开展精品课活动,是为了适应形势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树立精品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蔺怀明;黄应堂;梅冠庭;孔贵兵;屈金梅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以就业为导向,与社会需求零距离,是我国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实用技能型护理人才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蒋昭庆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大部分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规治疗后,可在较短时间内终止哮喘.但难治性哮喘的病因复杂,治疗也较为棘手,病情进一步发展易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联合治疗,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难治性哮喘取得良好疗效,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优越性.
作者:王丽红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结合药剂学专业培养目标,提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药剂学教学改革的新模式.从教学大纲入手,改革教学内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操作技能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刘跃进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介绍担任班主任过程中提高班团干部管理能力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即树立正确的理念,加强班级建设和管理,强化干部培训,用制度来管人,放手引导班级管理工作等,激发班团干部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共同构建和谐班级.
作者:丘梓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深入剖析医学院校出现伪贫困生的原因,提出一套治理伪贫困现象的方案.方法 从外部环境、学校、学生本身等3个方面分析出现伪贫困生现象的基本原因.结果 治理伪贫困现象的对策是:加强诚信教育、讲述贫困故事、建立监管机制、形成文化自觉.结论 只有治理高校里的伪贫困现象,才能使扶贫资金使用得当,体现公平的原则.
作者:曹砚辉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校本培训是以任职学校为基地,以全体教师为学员,以本校校长和领导干部为组织者、领导者,自主确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立足于本职、本岗、本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所开展的促进教师在综合素质方面全面提高的一种培训模式[1].校本培训是从培训对象所任职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划出发,旨在提高其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满足其实际需要和内在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是立足岗位,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的直接而灵活、经常而持久、经济而有效的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
作者:何天发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改善办学条件,调整专业设置,强化教学质量,转变教育观念,突出护理职业特色,适应市场需求,创品牌,促就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些是激发中职教育活力、促进就业良性循环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作者:陈雪艳;邱大石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毒物分析是对样品提取信息的过程,它由样品采集、样品前处理、分析检测、数据处理及贯穿于各个步骤的质量控制所组成.
作者:王泽民;李有林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课后评估是教师检查课堂教学质量、反馈教学信息的有效措施.只有通过优化课后评估,在教与学的双向评估及教师的自我评估中,不断总结自己在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才能大限度地发挥评价对教学活动产生的导向、反馈、诊断和激励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作者:张红云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茶碱微囊的制备工艺.方法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茶碱微囊制备工艺;用转篮法比较茶碱微囊的释放特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碱含量.结果 复凝聚法制备茶碱微囊的佳工艺为药胶比0.2:2,搅拌速度100rpm,固化时间30min,佳分散剂是液体石蜡.结论 茶碱微囊释药平稳,其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
作者:杨彦彪;史彦斌;管玉珠;魏春华;杨会霞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对药剂士的生药学和中药药剂士的生药学(或中药鉴定学)而言,在授课过程中,都必然会遇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模块,一方面,完全的课堂讲授和理论教学固然重要,而实验与实践这一大模块却更不容忽视.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面对未知的数百种生药,如果离开了实践,学生不仅对该门学科毫无兴趣,而且在知识的掌握上与教学要求更是相差甚远.所以,笔者结合这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与经验,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勉.
作者:马伟辰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除了有与一般大学相同的校园文化以外,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由于其肩负着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因此,应该有其独特的校园文化,而这种在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创造出来的校园文化,对医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学价值观、医学临床思维和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医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医学生应有的情趣和品味,促进医学教育发展.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应遵循以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统一为主线的发展总思路,并做到人文与医学相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简利亚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以及其他化学合成药(异烟肼、甲硝唑、呋喃妥因等).合理用药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
作者:宋向前;闫爱梅 刊期: 200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