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琦
目的 探讨缬沙坦与小剂量双氢克尿噻联合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代谢的影响.方法 68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缬沙坦组:缬沙坦80~160mg,每日1次,口服;缬沙坦联合双氢克尿噻组:缬沙坦80mg加双氢克尿噻12.5mg,每日1次,口服.2组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测基础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钾、血肌酐并进行治疗前后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缬沙坦联合小剂量双氢克尿噻组较单用缬沙坦组降压总有效率明显提高,24小时动态血压结果控制稳定.结论 缬沙坦联合小剂量双氢克尿噻治疗高血压病优于单用缬沙坦.2组治疗前后代谢指标无明显变化.
作者:李梅;王楠;马丽雅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茶碱微囊的制备工艺.方法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茶碱微囊制备工艺;用转篮法比较茶碱微囊的释放特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碱含量.结果 复凝聚法制备茶碱微囊的佳工艺为药胶比0.2:2,搅拌速度100rpm,固化时间30min,佳分散剂是液体石蜡.结论 茶碱微囊释药平稳,其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
作者:杨彦彪;史彦斌;管玉珠;魏春华;杨会霞 刊期: 2006年第16期
通过分析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指出教师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
作者:柳春;钟鸣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等学校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等教育本身也存在着很多影响大学生诚信的因素.通过对大学生诚信缺失表现和高校教育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作者:吕伟珊 刊期: 2006年第16期
1什么是体育观体育观是个人或社会对体育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这种意义和价值决定体育的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观的核心是体育价值观.一个现代人的体育价值观和他本人的体育目标和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
作者:鲍志煊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掌握骨与关节损伤的局部解剖、了解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和骨折的并发症是为了更好地设计创伤治疗方案和急救处理,有针对性地制订护理方案,加强康复训练.
作者:葛玉萍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课后评估是教师检查课堂教学质量、反馈教学信息的有效措施.只有通过优化课后评估,在教与学的双向评估及教师的自我评估中,不断总结自己在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才能大限度地发挥评价对教学活动产生的导向、反馈、诊断和激励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作者:张红云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结合药剂学专业培养目标,提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药剂学教学改革的新模式.从教学大纲入手,改革教学内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操作技能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刘跃进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对药剂士的生药学和中药药剂士的生药学(或中药鉴定学)而言,在授课过程中,都必然会遇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模块,一方面,完全的课堂讲授和理论教学固然重要,而实验与实践这一大模块却更不容忽视.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面对未知的数百种生药,如果离开了实践,学生不仅对该门学科毫无兴趣,而且在知识的掌握上与教学要求更是相差甚远.所以,笔者结合这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与经验,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勉.
作者:马伟辰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在21世纪的今天,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大学的素质教育在结构上是一种全时空的立体教育;在过程上是一种多途径的整体教育;在性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社会为基础的主体教育;在目标上是一种培养多种人才的复合教育;在师资上是一种人人参与的全员教育.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应做到教与学的统一.
作者:王文新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高年级临床医学院学生对科学和伪科学的认识与态度,评价他们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方法 针对医学生对科学和伪科学的认识和兴趣及其自身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设计问卷.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第二军医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绝大部分的医学生认为科学是了解自然重要的知识来源,并积极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但相当多的医学生对伪科学命题的辨别能力较差.占相当比重的医学生科学精神不够,表现在实事求是的态度欠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精神不够和缺乏辩证的批判精神.另外,浮躁和功利心态在高年级医学生科学活动中也较突出.结论 此小样本的调查显示,高年级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并不令人满意,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较为复杂.
作者:毛志国;朱梁;梅长林;徐丽萍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为了适应升格高等学校的教学需要,我院于2003年9月成立了功能实验室,经培训、调试、预试实验,在2004年3月投入使用,承担了2003级临床医学方向各专业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部分实验及2002级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本科班功能实验的教学任务.功能实验室的建设使我院基础医学实验条件大大改善,实验设备全面更新,实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张慧明;周小璜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大肠腺瘤与非肿瘤性息肉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大肠腺瘤、36例非肿瘤性息肉、13例大肠腺癌和11例大肠正常粘膜组织中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用CD34单抗标记各组新生血管内皮,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TGF-β1、VEGF及MVD在大肠腺瘤组的表达均高于非肿瘤性息肉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肠腺瘤组TGF-β1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569,P<0.01),MVD值与VEGF的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rs=0.640,P<0.01).结论 TGF-β1可能通过上调VEGF来调节血管生成,TGF-β1和VEGF在大肠腺瘤中的高表达和在非肿瘤性息肉中的低表达可能是二者恶变趋势有显著差异的重要分子调控机理之一.
作者:王金穗;张艾莉;成琼;郭应芳;党雅梅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讨论化学实验意外事故的发生原因、分类及应急处理和预防措施,以求对化学实验意外事故的预防及应急处理提供参考.
作者:曾琦斐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班会中的生命教育,也就是在班会中加强有关生命的教育,目的是通过生命教育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懂得生命是至高无上的,要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作者:皮令阁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检测、评估武威市创建食用合格碘盐示范乡(村)活动效果,为今后武威市防治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测评估内容包括组织管理、碘盐管理监督检测、病情检测、健康教育四大部分,并进行综合评分.结果 武威市共创建食用合格碘盐示范乡镇27个,示范村54个,与2004年同期相比,武威市碘盐销售量平均增长了14.6%,示范乡镇的碘盐销售增长率为19.8%,明显高于武威市平均增长水平,碘盐覆盖率由创建前的67.5%上升到93.8%,甲状腺肿大率由创建前的20.9%下降为18.6%,尿碘中位数由创建前的87.83μg/L上升至208.62μg/L,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问卷学生及育龄妇女的及格率由创建前的77.2%、59.8%上升至现在的93.7%、91.3%.上述各项检测指标虽然没有完全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但创建食用合格碘盐示范乡(村)活动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结论 通过创建食用合格碘盐示范乡(村)活动,为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提出了一个新的消除碘缺乏病的防治模式和工作机制.
作者:杨天琳;任旭东;梁丽萍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与芬太尼术后静脉止痛泵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ASA Ⅰ~Ⅱ级的肿瘤患者,全麻下行肿瘤根治手术,随机分为2组.A组:芬太尼1.0mg+阿扎司琼10mg+咪唑安定10mg;B组:舒芬太尼0.1mg+阿扎司琼10mg+咪唑安定10mg,2组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按2.0ml/h的速度使用一次性微量连续止痛泵(福尼亚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微量止痛泵)静脉持续镇痛48h.比较2组的镇痛效果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瘁、尿潴留、嗜睡、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术后48h镇痛效果满意率达95%,B组患者术后48h镇痛效果满意率达98%,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显著性差异,但B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瘁、尿潴留、嗜睡、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 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芬太尼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亢丽艳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学校的计算机机房是学生学习计算机非常重要的场所,学生只有把课堂教学与上机操作相结合,才能真正地学好计算机知识.所以,机房出现问题将对计算机教学产生很大影响,做好计算机机房的管理维护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冯自义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社交恐惧症的心理障碍是青春期性格内向者的常见症状,其形成有一定诱因.在对1例社交恐惧症求助者的心理咨询过程中,采用心理分析与认知疗法,使求助者对这一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有所领悟和认识,然后采用系统脱敏法,逐步减轻求助者与人接触的紧张情绪,后达到治愈的咨询目标.
作者:汤雅婷;邹锦慧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校本培训是以任职学校为基地,以全体教师为学员,以本校校长和领导干部为组织者、领导者,自主确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立足于本职、本岗、本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所开展的促进教师在综合素质方面全面提高的一种培训模式[1].校本培训是从培训对象所任职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划出发,旨在提高其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满足其实际需要和内在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是立足岗位,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的直接而灵活、经常而持久、经济而有效的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
作者:何天发 刊期: 200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