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一
目的 建立测定骨伤康颗粒中原儿茶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Xterra(R) RP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溶液(10:90),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原儿茶醛进样量在0.34~3.4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8%,RSD为1.2%(n=6).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骨伤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蔡丽云;李子鸿;刘东文;蒋春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对中草药甘草和枸杞中有机氯农药六六六(BHC)和滴滴涕(DDT)的7种异构体残留量同时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方法 采用底物固相分散法(MSPD法)将甘草(或枸杞)粉碎,与佛罗里硅土混匀装柱,用5%(或10%)石油醚-丙酮作淋洗液洗出后,定容直接常规进样,作气相色谱检测.结果 甘草中7种有机氯农药在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均大于80%,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SD小于5%(n=5);不同产地的甘草和枸杞8个样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BHC≤0.1 μg/g,DDT≤0.1 μg/g.结论 该方法样品前处理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少、灵敏度高.
作者:梁林军;熊明玲;刘志承;陈红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药房工作人员首发服务模式,促进药学服务水平的提高.方法 介绍药房工作人员首发服务模式的概念、要求和优势.结果 与结论药学工作者对患者开展的首发服务内容包括药品的处方审查、调配、使用说明,以及介绍药品的后继反应、患者使用后的效果与收益、对生命质量的效用等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需求的提高,药学首发服务应该在药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罗艳;颜怀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抑郁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3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治疗组)和阿米替林(对照组)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疗效相近,但治疗组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 西酞普兰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抑郁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胜;张代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依诺沙星序贯疗法和静脉滴注疗法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将88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依诺沙星组和依诺沙星静脉滴注序贯疗法组,观察临床疗效并作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序贯疗法组和静脉滴注组总成本分别为720.60元和1131.60元(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4.09%和86.36%(P>0.05).结论 依诺沙星序贯疗法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较佳方案.
作者:黄璐;刘涛;商莉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葛根素冻干粉针剂的制剂工艺改进.方法 通过调节pH值或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比例使葛根素冻干粉针剂达到良好的物理性质.结果 当葛根素溶液pH值达到7.3以上或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比例大于5时,制成的粉针剂外观完整,溶解性及溶液稳定性良好.结论 两种方法都能较好地解决制剂工艺中原先存在的严重缺陷.
作者:李维娜;包晗;张英起;颜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1)制剂的稳定性和配伍稳定性.方法 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和溶液配伍稳定性试验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 高湿度条件下5 d该制剂吸湿严重以至于性状发生变化,高温及强光照射10 d对其质量也有一定影响;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分别放置6个月和12个月)表明,产品较为稳定;与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8 h内稳定.结论 该制剂稳定性良好,可与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作者:李健和;崔巍;黎银波;彭词艳;万小敏;彭六保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老年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老年性心力衰竭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基础疾病以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肺原性心脏病常见,诱因以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为主,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强心剂、血管药物扩张剂治疗有效.结论 老年性心力衰竭易被误诊和漏诊,临床上需充分认识其特点,进行综合治疗,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伍笠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丹参酮对更年期大鼠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 以更年期大鼠为模型,观察丹参酮对更年期大鼠子宫、卵巢、肾上腺脏器系数的影响,用放免试剂盒检测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结果 更年期大鼠经灌胃给予丹参酮后,提高了子宫、卵巢、肾上腺等脏器系数,提高了其降低的E2,降低了去卵巢大鼠升高的FSH和LH.结论 丹参酮对更年期大鼠的生殖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作者:木海鸥;孙忠敏;苏孝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400mg/次,3次/d),对照组46例口服肝得健(600mg/次,3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 4周后,两组患者食欲不振、乏力、肝区疼痛、腹胀及黄疸显著减轻,肝功能显著改善,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26%和76.09%(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用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柏健鹰;郭红;李宜辉;凌贤龙;张朋彬;王雷;赵晓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研制护宝疗凝胶剂,建立其质量标准,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用醇提法提取苦参碱、白头翁总皂苷,与凝胶基质混合均匀,制备护宝疗凝胶,分别进行性状观察、主要成分鉴别、含量测定及稳定性试验.结果 护宝疗凝胶为棕褐色凝胶状物质,在与苦参碱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的棕色斑点,白头翁总皂苷鉴别显紫红色环.用薄层扫描法进行含量测定,苦参碱对照品溶液质量浓度在1.44~12.96 mg/mL范围内与相应的峰面积值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2710.49 C-608.26(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62%,RSD=2.4%.在高湿、强光照射条件下供试品均为棕褐色半透明凝胶,相对含量在正常范围;供试品在60℃条件下变为棕褐色半固体,含量变化超出正常范围.结论 护宝疗凝胶剂质量稳定,但对高热敏感,应避免在高温下放置.
作者:马亚兵;雍德卿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复可托)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87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复可托,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可托是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有效而又易于被小儿接受的药物.
作者:马爱钟;倪龙娟;杨素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单一使用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 单一使用沙利度胺治疗MDS 11例.结果 疗效达部分缓解4例,进步2例,轻微反应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63.6%.结论 单一使用沙利度胺对MDS有一定疗效,尤其是对难治性贫血(RA)患者可以明显缓解病情、减少输血次数、改善生活.
作者:祝彪;张晋林;王小东;王春森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6)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10mL,对照组(n=36)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40mL,两组其余治疗相同,疗程15 d.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作者:周志强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关拉唑,对照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尼替丁,疗程均为1周.结果 治疗组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及急性期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关拉唑疗效确切,可作为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嵇艳兰;侯佳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乳癖消片中赤芍有效成分芍药苷的含量.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乙腈-水(18:82),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芍药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019 45~0.486 2 mg/mL,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101.0%,RSD=1.6%(n=6).结论 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汶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复方救必应胶囊中紫丁香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钻石)C18柱,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5 nm,流速1 mL/min,柱温30℃.结果 紫丁香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048 8~1.22 m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71%,RSD为1.66%(n=5).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救必应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维广;符素平;俞脉文;程怡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革兰氏阴性(G-)杆菌耐药性与产金属酶的相关性.方法 从医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出6株耐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的G-杆菌,采用纸片扩散协同法检测金属酶.结果 有1株为高度可疑产金属酶菌株.结论 纸片扩散协同法结果在检测金属酶方面能起很好的警示作用.
作者:黄素丹;姚吐娟;温建红;赖春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5种常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05年3月某一日的住院病历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抗茵药物的使用情况,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5种常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成本-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所调查的5种药物中,头孢呋辛钠是预防手术感染的佳选择,其次为克林霉素.结论 成本-效果分析有助于合理用药和控制用药成本.
作者:孙惠娟;孙艳;张卫同;陈柏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妇科急性盆腔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73例带有13种157株致病菌的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3例)中用莫西沙星治疗40例,加替沙星治疗41例,左氧氟沙星治疗42例,均采取高剂量序贯疗法,对照组(50例)用氧氟沙星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14 d.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8.4%(121/123)和88.0%(44/50),致病菌清除率分别为93.86%(107/114)和83.72%(36/43),平均疗程分别为(6.06±1.22)d和(8.33±1.66)d,两组比较,P均<0.05.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抗茵谱几乎能覆盖盆腔炎的13种致病菌,左氧氟沙星对军团茵、衣原体、支原体作用稍差,高剂量序贯疗法短期足量用药亦能有效治疗妇科急性盆腔炎.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治疗妇科急性盆腔炎安全、有效.
作者:王刚;裴宇慧;黄素丹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