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骨上淋巴结活检术42例回顾

姚宏;刘兰忠;王非

关键词:锁骨上淋巴结, 活检术, 乳糜漏
摘要:胸腹部恶性肿瘤和原发于淋巴系统病变常导致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在相关常规检查、B超、CT、核磁、经气管镜病灶肺组织活检、淋巴结针刺活检等检查不能确定病变性质时,锁骨上淋巴结活检术仍然为有效、准确的诊断方式.我科近5年来行锁骨上淋巴结活检术42例.由于锁骨上淋巴结活检术相对复杂和特殊,现就42例手术情况加以回顾分析.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眼科学实验教学的四项基本原则

    在遵循<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的前提下,总结出眼科学实验教学的四项基本原则:(1)理论联系实践原则;(2)实验与见习相结合原则;(3)实验设置有的放矢原则;(4)全程追踪原则.

    作者:朱莉;蔡秀红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论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

    论述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考试为手段组织学校教学工作.

    作者:程家娥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浅谈克服中等卫生学校临床教师厌教的方法

    笔者从事临床理论教学已有七、八年,根据自身的体会以及对周围从事同类型教学工作的青、中年或老年临床教师的了解得知,长期单纯从事临床理论教学而基本不参加临床工作的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容易产生上课热情低、课堂投入不足、责任心不强、讲解粗糙、照本宣科,甚至上课前不备课,上课时随随便便、东拉西扯、不着边际、不知所云、应付了事等厌教思想或行为,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根据笔者的自身经验,此类型的临床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调节自己,让自己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从而克服厌教思想,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陈剑龙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伴绒毛状淋巴细胞多次复发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38岁,2003年12月26日以发热、脾大1月余住兰州某院.查体:贫血貌,左颈、左腋窝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0.5~1.0cm,质中度,压痛(±).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左上腹膨隆,肝肋下未触及.脾大,甲乙线8cm,甲丙线15cm,丁戊线(-),无压痛.

    作者:李文英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多媒体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技术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音、文字、声音、图形、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这种教学手段被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1].

    作者:何俐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强化学生诚信意识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而加强诚信教育是目前社会的当务之急.强调诚信教育重要性的同时,就学校如何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强化学生诚信意识提出具体的做法和有益的经验.

    作者:谢美云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抓好现场管理确保教学安全——手术学基础教学16年无实验动物伤人事故的报告

    总结我校手术学基础16年安全教学的实践经验,探讨严格的教学现场管理对预防实验动物伤人、确保教学安全的重要作用,并就所采取的主要安全措施进行阐述.

    作者:赵善超;孙大成;杜跃军;陈庆;郑少斌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科学管理学籍档案严防学历文凭造假

    学籍档案是学生刻苦攻读的记录,是高等学校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辛勤劳动的成果.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学籍档案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日益显现.加强学籍档案管理不仅能应对假学历、假文凭对教育领域的挑战,而且维护了社会诚信.因此,对学籍管理施行科学管理,既能为维护学历文凭的严肃性提供保障,也可提高学籍管理档案的查档效率,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

    作者:刘丽君;张惠民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加强在校生人际沟通培训提高毕业生就业发展能力

    沟通技能教育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教育.为培养21世纪的合格人才,学校应对在校生进行科学、系统的人际沟通能力培训,为学生自主择业乃至今后的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黄素文;封苏琴;孙丽芳;耿玲;龚丽君;张玉华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及弹性学制的探索与实践

    实行学分制及弹性学制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符合国家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改革,职业学校应对其认真探索与实践.

    作者:车龙浩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浅谈无线校园网建设

    系统介绍无线校园网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案、设备组成以及它所解决的问题.

    作者:靳鹏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乳腺癌乳房Ⅰ期再造治疗中的心理状况观察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Ⅰ期再造治疗中的心理状况变化.方法对2003年9月~2004年12月26例行乳腺癌乳房Ⅰ期再造治疗及全身辅助治疗的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分析,随机抽取符合相似条件同期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对照研究.结果随访1年所有病例均无局部复发,26例乳房再造美容效果良21例,中5例.有5例(19%)乳房再造术后患者存在不同形式的心理障碍,对照组有20例(77%),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其中对肿瘤复发恐惧感,再造组4例,对照组3例,2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乳房切除术后的女性患者较普遍存在心理缺失.乳腺癌根治术乳房Ⅰ期再造治疗替代改良根治术治疗无法保留乳房的女性患者,不但能取得满意的美容效果,而且能维护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杜延泽;张斌明;杨碎胜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管窥万方镜像数据资源

    管窥万方镜像数据资源,阐明资源优势,评述中等职业学校现状及发展,提出用镜像数据进行资源对比,指出优缺点.

    作者:王琦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浅谈病理学实验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病理学实验教学是病理学教学的组成部分,是病理形态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指导医学生认识和掌握病理变化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是每一个病理学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培养医学生的思维能力,建立良好的智能结构,则是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

    作者:李惠芬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如何加强公务员申论考试的应试能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公务员需要具备全面的搜集、分析、概括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这一要求,国家行政机关招考公务员,采用了考申论的方法.针对我院学生毕业后要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旨在探讨申论课的考试及应试问题.要在申论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就必须了解申论的特点、申论考试的解题环节和具体方法.

    作者:徐宏勋;周晖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师生合作原则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教为主,学为辅,严重阻碍了高职生思维和英语应用能力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阐述师生合作原则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王奕萍;徐征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及癌旁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达的研究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及癌旁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达,阳性率达83%.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HCC发生密切相关.HBsAg在HCC中表达较癌旁组织中少而弱,可能系肝细胞癌变后不利于HBsAg表达及S基因发生重排或缺失之故.碎点状HBsAg小包涵体,可能为HCC中HBsAg的特殊表现形式.小细胞肝细胞结构不良(LCD)中HBsAg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其它类型病变,支持小细胞LCD更接近癌前病变的观点.HBsAg染色可作为鉴别HBV感染的肝病中癌前病变与早期癌及高分化癌的一种辅助手段.

    作者:张宪云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高教园区开设中医保健选修课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在高教园区开设中医保健选修课是传播中医传统保健按摩与针灸思想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大学生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的一种良好手段.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突出实践性,采用问题式教学与互动式教学相结合,教学手段多样化;阐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作者:周立峰;李海舟;傅青兰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防止全口牙填胶出现气泡的方法

    全口牙填胶出现气泡的常见原因有:单体过多或加单体调拌不均,塑料填塞不足,填胶过早,填塞后加压不足,热处理时升温过快及材料本身原因.

    作者:杨丽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形态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医学信息量也日益剧增,各基础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均受到冲击,各学科盲目、孤立地缩减实验课学时必然有损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综合实验室的存在,有利于相关学科开设综合实验.这既解决了上述矛盾,使其在相关学科的渗透和交叉中找到立足点,又能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助于他们从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这在过去以单一教研室为依托的旧体制下的实验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综合实验室的成立为形态学实验系统改革提供了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素质,逐步实行教育现代化,着重于学生能力培养,我们对形态学实验教学系统改革.

    作者:刘恩娜;孔秀敏 刊期: 2006年第1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