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佳华;王湘军
随着我国就业制度的变革,市场已成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护理教育应顺应形势的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是摆在每一位护理教育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作者:郑美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优质课教学是每位教师努力追求的高层次的教学境界.进行优质课评选,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措施,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就我校2001年和2003年连续2次在教师中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情况,谈谈对优质课评选的认识.笔者认为,通过优质课的评选活动能有效地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尤康;吴文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班主任工作中,以人为本,对如何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进行探索,有助于培养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精神的新世纪合格的医学人才.
作者:陈光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病理学是医学的一门形态学课程,多媒体技术可对其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在病理学多媒体教学中应做好师生的互动: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将教学导向深入;进行换位思考,师生共同研讨;以双向反馈实现师生的交流与和谐;借助多媒体电脑网络,实现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突破,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闵静;张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考察赭朴九味润燥颗粒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加速试验、长期试验和光加速试验,分别对性状、粒度、干燥失重、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5个检测项目进行比较.结果在试验期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但光加速试验大黄素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赭朴九味润燥颗粒的稳定性良好,但应采用密封遮光包装.
作者:陈惠玲;贺殿;贾忠;杨建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进入中职学校的第一课,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起到启发和导向作用.如何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安排,是引导中职生树立信心、完善人格、勤奋学习、争做合格中职生的关键.重点结合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阐述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些做法和观点.
作者:王少六;张晓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教育的产品是教育服务,以专业为品种,以学历为规格,以专门化为款式,建立学校与学生的契约关系,并接受社会评价.教育质量是教育服务的核心,通过配套完善教学计划、教材体系、教学设施,优化教师队伍,改革管理机制,保证教育服务质量;学校要妥善处理好人才供求矛盾,从社会需求规模与学校培养能力、用人规格与教育规格、专业要求与专业教育、招生规模与办学能力、就业与毕业、宏观调控与市场竞争等矛盾中,发现和利用隐含的发展机遇,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作者:郑乃党;刘振义;郑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在影像技术学教育中,贯穿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应是注重能力的培养而非知识的灌输.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新思想、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影像技术学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知识的老化和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教育若不迅速转向注重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势必不能适应新世纪的人才需要.影像技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临床上的大量经验和知识必须靠学生自己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和掌握.因此,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临床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增长自己的才能,提高操作技能,而如何加强技能的培养更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作者:黄兰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传统的组织胚胎学实验室的设备和技术均已落后,制约了组织胚胎学学科的发展,严重影响了组织胚胎学的教学质量.实验室的建设要从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改进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更新实验设备,这样实验室才能符合知识更新和科技发展的要求.
作者:成林;朱如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任何角色的扮演都有它的重要性,基础护理教学中角色的扮演也不例外,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本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唤起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近年来,笔者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对某些内容采取了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美风;郭蔚;刘节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近几年来,中专学生拖欠学费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着中专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而中专学生拖欠学费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复杂的,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各所中专学校教职工谈论的热点话题.根据笔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现谈一谈解决中专学生拖欠学费问题的体会.
作者:王开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分析当前国内护理教育的状况及面临的形势,结合学校实际,提出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通过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人文精神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实现培养具有较高的科学人文素养、实践技能强、国内外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适合国内外卫生市场需求的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宋国华;王建国;陈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学检验专业由过去的中专教育发展到目前的专科、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在层次上移的同时,培养目标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只有正确理解教育层次的差别,才能培养出相同专业不同层次各具教育特色的各级各类医学检验人才.
作者:赵锡兰;梁金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髂内动脉分支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并栓塞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31例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髂内动脉靶分支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和栓塞.结果31例恶性肿瘤患者中,CR3例,PR15例,SD10例,PD3例,总有效率(CR+PR)为58.1%(18/31);半年存活31例(100.0%),1年存活30例(96.8%),2年存活21例(67.7%),3年存活16例(51.6%).结论髂内动脉分支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杜富会;王文辉;王世杰;李雷;田晓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学习这种方式逐渐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学习效果却不同.基于此,笔者从学习者个体特征和设计者教学设计这2方面出发,简单分析网络学习的影响因素.
作者:柴小燕;温逸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通过教学活动,使大学新生尽快消除想像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带来的失落感;使其尽快做好角色的转变,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使其尽快培养生活自立能力,积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使其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以积极的心态与他人交往.
作者:白玉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针对近年来医学的迅速发展、医学知识获得的快捷与便利、医学教育模式的改变和医疗市场的变化等新形势下的临床医学教育背景,结合丽江的实际情况,初步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临床医学教育工作.
作者:杨文彪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正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了实施好高职的素质教育,必须搞好课堂教学.从以下8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观念的转变;(2)教学大纲的制定及教材的编写;(3)课堂教学设计;(4)课堂教学实施;(5)重视实验课教学;(6)提高教师自身素质;(7)融洽师生关系;(8)课后体会.
作者:张明军;唐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解决阳性标本来源困难的问题,并节约实验经费.方法用牙膏液代替胶乳试剂,用硫酸铝钾液代替阳性血清,模拟类风湿因子乳凝试验和抗O乳凝试验.结果牙膏液与硫酸铝钾液出现明显的凝集颗粒.结论本法可作为类风湿因子检测和抗O乳凝试验这2项教学实验的替代方法,既简便又经济.
作者:陈惠业;苏盛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通过对心理健康含义及标准的分析,提出高校学报编辑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5种对策.
作者:高艳华;孙士广;张增学;王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