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略论白芍的炮制及功用

王小蓉

关键词:白芍, 炮制, 功用
摘要:白芍是中医临床常用药物,因产地和炮制不同而功效各异.白芍可生用,也可文火炒制,还可用土、酒、醋等炒制.因此,熟悉白芍的炮制及其功用很有必要.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自发报告表填写质量分析

    目的 促进医、药、护人员规范填写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表.方法 对收集到的139份ADR报告表的来源、报告类型、报告各填写项目等内容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报告表整体填写情况较好,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结论 医务人员ADR报告表填写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作者:陈艳;齐金秋;王晓娟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加替沙星注射液与其他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目的 了解加替沙星注射液与其他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综述加替沙星注射液与76种药物配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 76种药物与加替沙星注射液配伍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在正常输液时间内(2~4 h)大部分配伍还是能够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只有5%碳酸氢钠注射液、阿昔洛韦、头孢拉定、利福霉素、氯唑西林、头孢哌酮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磺胺嘧啶钠、硫酸阿米卡星、地西泮注射液、呋塞米、氢化可的松、肝素钠13种药物不能与之配伍.

    作者:张成贵;李和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BSL-3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优化设计

    根据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结合某具体设计项目,简述BSL-3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计原则和平面布置的优化方案,强调严格控制人流、物流、工器具流、污物流、空气流,以达到保护操作者、保护样品、保护环境之目的.

    作者:陈晓焕;黄昌爱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关于中药饮片生产批号与有效期的管理

    目的 为加强对中药饮片的规范化管理,对生产批号与有效期的管理提出建议.方法 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规定,结合中药饮片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划分与规定.结果 按生产工艺规程来确定每一个中药品种的生产批号,以药用部位、化学成分(淀粉、蛋白质、挥发油等)、质地及其他因素(是否特殊管理、用量)来确定中药饮片的有效期是可行的.结论 加强中药饮片生产批号与有效期的管理切实可行.

    作者:刘在明;王锦军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舒肝健胃丸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舒肝健胃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白芍、陈皮、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与结论 鉴定结果准确、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舒肝健胃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峰;杨秀峰;常芳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药品实行通用名处方是一把双刃剑

    对药品实行通用名处方的利弊进行分析,认为此举是一把双刃剑,对解决药品价格虚高、治理医药商业贿赂,只是一种过渡性措施,根本的还是要从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健全药品审批、生产、流通、管理机制抓起.

    作者:陈娜;张哲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四逆颗粒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四逆颗粒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蒸馏法提取干姜中的挥发油,水提法提取其他药材药液,以薄层层析法作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甘草酸的含量.结果 样品中甘草酸质量浓度在25~2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03%,RSD为1.2%.结论 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王薇;覃贝;刘祖雄;匡长春;李强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明目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明目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方中的黄芪、当归、丹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 TLC法专属性强,HPLC法简便、准确,黄芪甲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2.232~44.26 μg,r=0.999 96,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为1.31%(n=6).结论 本方法可有效地控制明目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吕彬;张红松;杨月华;宋君军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应予重视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当前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加强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管的一些措施建议.

    作者:李军;徐德铸;蔡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去甲斑蝥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相关胞周期阻滞以及凋亡表达具有诱导作用,可直接破坏细胞结构并对酶蛋白效应功能起调节作用.

    作者:曹志国;刘英田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发展我国网上药店可借鉴德国经验

    目的 探索我国网上药店发展之路.方法 对德中网上药店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差距.结果与结论 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借鉴德国经验,大力发展我国网上药店.

    作者:孟令全;连桂玉;周莹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钱草颗粒的含量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金钱草颗粒中山柰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0:50:1),流速为1 mL/min,测定波长为360 nm.结果 山柰素平均回收率为98.52%,RSD=0.23,进样量与峰面积的线性范围为0.406~3.248 μg,r=0.999 8.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能满足质量控制要求.

    作者:雷灼雨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山豆根与混用品山豆根的鉴别研究

    介绍通过药材性状的比较及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等,对山豆根及其混用品的鉴别,并准确区分二者,以利用药安全.

    作者:蒋万浪;姚丽佳;沈克拉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替硝唑注射液的无菌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 建立替硝唑注射液的无菌检测方法.方法 用不同量的冲洗液冲洗滤膜的薄膜过滤法.结果 采用800 mL冲洗液时,阳性对照菌48 h内生长良好,阴性对照及样品无菌生长,试验组有菌生长.结论 对替硝唑注射液可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无菌检查,用0.1%蛋白胨水溶液冲洗,冲洗量为800 mL,每次100 mL.

    作者:杨芳;冯志学;谢丽群;彭文进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万古霉素不良反应报道文献分析

    目的 了解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数据库》有关功能损害为主的不良反应占40.10%,其次以皮疹为主的不良反应占30.13%,过敏性休克、消化道反应各占6.85%,其他(血常规异常、高热等)占16.06%.结论 临床使用万古霉素时应考虑其不良反应,注意合理使用.

    作者:汤晟凌;周慧萍;刘云;王丽娟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霉素栓中制霉素含量

    目的 建立制霉素栓中制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乙醚萃取栓剂基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04 nm波长处测定制霉素栓的含量.结果 制霉素质量浓度在10~200 U/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28%,RSD为1.38%.结论 所用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制霉素栓中制霉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富超;方宝霞;李开俊;朱军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浅议复方制剂中何首乌的炮制名称及检验方法

    统计分析6部现行药品质量标准中312个含何首乌的制剂,结合何首乌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发现何首乌检验项目单一、质控点少、炮制品使用名称不规范.建议规范何首乌炮制品的使用名称,增加何首乌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二苯乙烯苷)成分的检测,增加何首乌中蒽醌类成分含量高限的控制指标.

    作者:陆保平;林根平;段姝;曾建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中药胃肠分溶丸肠溶衣制备工艺优化

    目的 优化中药胃肠分溶丸中肠溶衣制备工艺.方法 以丸剂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溶散时限为指标,对肠溶衣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较理想的工艺是用15%虫胶乙醇溶液包4层,包衣锅壁温度控制在45℃,每层干燥时间为20 min.结论 优化工艺产品质量稳定,且节约成本,减少原料消耗,缩短工时.

    作者:庄义修;李亚萍;林丽珊;章静波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加强药库管理,保障用药安全

    探讨以各种制度的落实及重视进货验收、储存养护、出库等相关环节的工作,来加强药库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凌明;周远大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我院2004-2006年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4-2006年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该院钙通道阻滞药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居前2位,代表药物为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明达帕胺的用药金额与应用频率同步性良好.结论 该院抗高血压药物品种较齐全,钙通道阻滞药和ACEI已成为临床用药金额大的2类抗高血压药物.

    作者:江启蓉 刊期: 2007年第1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