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畲族医药产业化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鄢连和;汤召峰;徐美华

关键词:畲族, 畲药产业, 特色经济, 发展策略
摘要:分析畲族医药产业化研究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重视人才培养、重视药材资源的保护与药材基地的建设、强化畲药知识产权保护、传播畲族文化、培育消费市场、加大政府支持和监管力度等若干对策,以此推动畲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吴仪副总理强调提高城市社区卫生工作水平

    据新华社信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吴仪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探索创新,抓住关键环节,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把城市社区卫生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四逆颗粒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四逆颗粒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蒸馏法提取干姜中的挥发油,水提法提取其他药材药液,以薄层层析法作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甘草酸的含量.结果 样品中甘草酸质量浓度在25~2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03%,RSD为1.2%.结论 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王薇;覃贝;刘祖雄;匡长春;李强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钱草颗粒的含量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金钱草颗粒中山柰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0:50:1),流速为1 mL/min,测定波长为360 nm.结果 山柰素平均回收率为98.52%,RSD=0.23,进样量与峰面积的线性范围为0.406~3.248 μg,r=0.999 8.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能满足质量控制要求.

    作者:雷灼雨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中药胃肠分溶丸肠溶衣制备工艺优化

    目的 优化中药胃肠分溶丸中肠溶衣制备工艺.方法 以丸剂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溶散时限为指标,对肠溶衣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较理想的工艺是用15%虫胶乙醇溶液包4层,包衣锅壁温度控制在45℃,每层干燥时间为20 min.结论 优化工艺产品质量稳定,且节约成本,减少原料消耗,缩短工时.

    作者:庄义修;李亚萍;林丽珊;章静波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也谈婴幼儿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婴幼儿的特点,探讨在临床治疗中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指出婴幼儿使用抗生素有其特殊性,必须掌握其用药特点,保证合理用药.

    作者:缪佳;董瑞华;曲滨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冠心丹参片中降香挥发油的鉴别研究

    目的 对冠心丹参片中降香油进行定性鉴别及主要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再用气质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各化学组分,用离子流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化学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显示,冠心丹参片样品色谱中,在与降香油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分离出25个化学组分峰,鉴定出其中的10个化学成分并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论 降香油的主要成分为橙花叔醇(含量为42.01%).

    作者:覃学谦;周吴萍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霉素栓中制霉素含量

    目的 建立制霉素栓中制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乙醚萃取栓剂基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04 nm波长处测定制霉素栓的含量.结果 制霉素质量浓度在10~200 U/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28%,RSD为1.38%.结论 所用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制霉素栓中制霉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富超;方宝霞;李开俊;朱军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替硝唑注射液的无菌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 建立替硝唑注射液的无菌检测方法.方法 用不同量的冲洗液冲洗滤膜的薄膜过滤法.结果 采用800 mL冲洗液时,阳性对照菌48 h内生长良好,阴性对照及样品无菌生长,试验组有菌生长.结论 对替硝唑注射液可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无菌检查,用0.1%蛋白胨水溶液冲洗,冲洗量为800 mL,每次100 mL.

    作者:杨芳;冯志学;谢丽群;彭文进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社区医疗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从政策层面上探讨社区医疗服务工作的发展,指出社区医疗纳入医疗保险、在社区医疗机构实行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及药品零差价等,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作者:赵志静;徐怀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有毒中药的管理还须加强

    有毒中药是我国中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用法得当,能医治一些疑难杂证.但有毒中药毕竟不同于一般中药品种,其应用和日常管理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作者:束芳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我院门诊抗抑郁药物的使用现状及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抗抑郁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2004-200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门诊抗抑郁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并对2006年6月份来门诊诊疗的抑郁症患者的处方进行整理并分析.结果 2005年门诊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与DDDs比2004年分别增长了148.8%和103.3%,2006年比2005年的均有所下降.连续两年增幅较大的是西酞普兰和舍曲林.结论 门诊抗抑郁药的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在门诊治疗抑郁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苟静玲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山豆根与混用品山豆根的鉴别研究

    介绍通过药材性状的比较及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等,对山豆根及其混用品的鉴别,并准确区分二者,以利用药安全.

    作者:蒋万浪;姚丽佳;沈克拉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我院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自发报告表填写质量分析

    目的 促进医、药、护人员规范填写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表.方法 对收集到的139份ADR报告表的来源、报告类型、报告各填写项目等内容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报告表整体填写情况较好,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结论 医务人员ADR报告表填写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作者:陈艳;齐金秋;王晓娟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对畲族医药产业化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分析畲族医药产业化研究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重视人才培养、重视药材资源的保护与药材基地的建设、强化畲药知识产权保护、传播畲族文化、培育消费市场、加大政府支持和监管力度等若干对策,以此推动畲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鄢连和;汤召峰;徐美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止痛清晕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止痛清晕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白芍、桂枝、红花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白芍、桂枝、红花药材,薄层斑点清晰,阴性对照均无干扰,且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论 所建立的TLC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美善;韩映晨;崔龙哲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活血通脉胶囊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探讨活血通脉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镜观察与TLC法对活血通脉胶囊进行定性鉴别,用凝血酶滴定法测定活血通脉胶囊的含量.在高温、高湿、强光3个影响因素下,从性状、水分、崩解时限、含量等方面考察活血通脉胶囊的稳定性.结果 该产品每1 g含抗凝血酶活性不低于16.0 U,在高温、高湿、强光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 制备工艺合理,检测方法可用于活血通脉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范尚坦;郑怡;张勇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加强药库管理,保障用药安全

    探讨以各种制度的落实及重视进货验收、储存养护、出库等相关环节的工作,来加强药库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凌明;周远大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明目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明目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方中的黄芪、当归、丹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 TLC法专属性强,HPLC法简便、准确,黄芪甲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2.232~44.26 μg,r=0.999 96,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为1.31%(n=6).结论 本方法可有效地控制明目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吕彬;张红松;杨月华;宋君军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2002-2006年我院抗精神障碍类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焦虑症治疗药物的发展趋势.方法 对2002-2006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12种抗精神障碍类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其排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精神障碍类药物用量逐年增长,其中抗抑郁症和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增幅较大,与2002年相比,2006年用药金额分别增长了45.28%和73.14%.结论 DDDs排序变化表明,疗效好且副作用小的新型药物将逐渐取代传统药物而占主导地位.

    作者:韦亚洁;谢明全;焦海胜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祛风止痛胶囊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祛风止痛(地肤子)胶囊制剂成型工艺.方法 确定加入辅料大量,选择处方,制备药粉,测定吸湿量百分率、休止角、堆密度.结果 根据临床剂量及胶囊的实际装量,加入大量的赋形剂可使制成的药粉符合胶囊装填要求.结论 制剂符合胶囊剂质量要求.

    作者:魏红;曾一兵 刊期: 2007年第1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