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穿琥宁致过敏性休克1例

李运景;陈画红

关键词:注射用穿琥宁, 体格检查, 肿痛, 咽部, 血压, 头晕, 头痛, 体温, 四肢, 脉搏, 就医, 患者, 呼吸
摘要:患者女,23岁,因头痛、头晕伴四肢乏力、咽部肿痛于2006年8月31日就医.体格检查示体温36.5 ℃,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80 mm Hg,神志清,疲倦面容,面色轻度苍白,余无异常.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查医院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与结论临床用药存在不合理性,应科学合理地选用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丁东红;张忠君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老年人结肠穿孔的临床诊治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结肠穿孔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医院5年间收治的21例结肠穿孔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切口感染、切口裂开4例,肺部感染2例,因严重感染、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吻合口漏1例,经双套管冲洗引流愈合.结论 癌性穿孔是结肠穿孔的主要原因,自发性穿孔少见.手术治疗应根据病因及病变引起的腹腔污染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早期诊断和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是防止并发症发生、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旷艺生;邱来春;华金宝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34例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临床误诊的原因及早期治疗原则.方法 收集医院1988-2006年34例胃平滑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患者中,术前诊断明确者7例(占21%),误诊27例(占79%);33例行局部或胃大部切除术,仅1例行根治术并淋巴结清扫术,但5年随访无一例因肿瘤复发而死亡,5年生存率为68.4%.结论 及时、准确地诊断胃平滑肌肿瘤,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能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作者:贾山移;周向东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谷胱甘肽的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国内近年来公开报道的谷胱甘肽的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谷胱甘肽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和血液系统反应等.结论 临床医生应重视谷胱甘肽的不良反应,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黄玉斌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常见抗感冒类药物真伪快速鉴别方法

    目的 建立抗感冒类药物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 将颜色反应和薄层色谱方法相结合,建立快速鉴别系统.结果 正品供试品与对照品溶液色谱在同一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 该方法使用的仪器设备简单、样品消耗量小、检测速度快、结果准确、操作安全,尤其适合基层工作的需要.

    作者:王霞英;张学良;马月琴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我院2003-2006年药物利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的用药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2003-2006年药品销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间药物销售金额年均增长率为21.90%,药品分类中抗微生物类药物销售金额4年排名均为第一,药品销售金额前10位中以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为主,国产及合资药物与进口药品销售金额比例变化不大,注射剂销售金额占全院销售总金额67%左右;该院各类药物销售金额构成比4年来相对稳定,消化系统用药2006年是2003年的2倍以上,增长较快.结论 该院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应进一步加强药品使用监督,保证患者用药经济、安全、有效.

    作者:袁欣;万日义;吴运林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安乐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安乐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安乐片中柴胡、钩藤、首乌藤、甘草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川芎及当归的共有成分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柴胡、钩藤、首乌藤、甘草;阿魏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8.84%,RSD为0.88%.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安乐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唐勇;周春菊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肝宁片中绿原酸含量

    目的 建立复肝宁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30℃.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2~2.0 μg(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8%,RSD为0.76%(n=6).结论 RP-HPLC法测定复肝宁片中绿原酸含量,方法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复肝宁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芳;夏小叶;杨宝凡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1~4月每月连续7 d的儿科门诊处方,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处方占统计处方的52.78%,共使用10类36个品种;头孢菌素类应用频率高(50.25%),其次是其他β-内酰胺类(16.74%)、林可霉素类(12.36%);联合用药占抗菌药物处方的33.53%;用药频度(DDDs)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有2种药物利用指数(DUI)>1.0.结论 医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广谱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大,应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和培训,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陆彩虹;叶圣春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2004-2005年我院肾移植患者住院期间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肾移植患者住院期间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移植患者住院期间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对其品种及相关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2004年和2005年肾移植患者平均住院年龄分别为(44.54±12.31)岁和(42.50±10.56)岁,抗感染药物总费用分别为85 436.00元和110 742.05元,肾移植术后主要应用β-内酰胺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两年DDDs排序前2位的药物均为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利复星)和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希珀福星),2004年DUI>1的有4种药物,2005年所有品种的DUI均≤1.结论 该院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还应注意抗感染药物的抗菌谱等特点.

    作者:朱曼;孙艳;郭代红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抑瘤肽注射液的研制及其抑瘤作用研究

    目的 研制抑瘤肽注射液.方法 采用生化方法从乳猪肝中提取可溶性胶原,经胃蛋白酶水解后制成抑瘤肽注射液,同时拟订质量标准并进行检验;观察抑瘤肽注射液对荷瘤昆明小鼠HepA肝瘤和S180纤维肉瘤及小鼠体内肝癌H22移植瘤的影响.结果 抑瘤肽注射液生产工艺路线合理,质量达到拟订标准.抑瘤肽注射液能明显抑制HepA肝瘤生长,25,50,100,200 mg/(kg·d)的抑制率分别为43.26%,55.06%,74.71%,40.47%;对于荷瘤小鼠S180纤维肉瘤,25,50,100 mg/(kg·d)的抑制率分别为53.87%,76.53%,58.20%,而阿霉素阳性对照组[2 mg/(kg·d)]的抑制率为62.41%;对小鼠体内肝癌H22移植瘤生长的抑制呈剂量相关性,50,100,200 mg/(kg·d)的抑制率分别为48.1%,60.0%,74.8%,而卡铂阳性对照组[20 mg/(kg·d)]的抑制率为63.7%.结论 制备出的抑瘤肽注射液合格,且适合于大规模生产,能明显地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

    作者:邹晓军;廖汉雄;王耐勤;杨联萍;刘彤;邹清雁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洁霉素产生菌发酵过程中新洁尔灭溶液抗杂菌能力试验

    目的 考察新洁尔灭溶液在洁霉素产生菌发酵过程中对杂菌的控制能力及其能有效控制的适宜浓度.方法 将新洁尔灭溶液滴加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结果 不同浓度的新洁尔灭溶液对球菌的抑菌能力不同.结论 新洁尔灭溶液具有较好的抗杂菌能力,浓度为1/10 000~1/60 000时效果好.

    作者:高俊清;曹恒瑜;马艳娟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排石Ⅰ号颗粒提取工艺优选

    目的 优选排石Ⅰ号颗粒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浸膏得率和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 该工艺稳定性好,浸膏得率和绿原酸含量高,适合工业生产.

    作者:农英高;周海坚;张志杰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复方维生素E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复方维生素E乳膏,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将维生素E、山莨菪碱等药物与乳膏基质制成复方制剂,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的含量.结果 维生素E质量浓度在104.9~839.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7.70%,RSD=0.94%(n=9).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切实可行.

    作者:沈鸿;方子正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系数倍率法测定氯麻滴鼻液的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氯麻滴鼻液中氯霉素和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系数倍率法,测定波长为257 nm和278 nm.结果 氯霉素和盐酸麻黄碱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5~30 μg/mL(r=0.999 9)和20~120 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3%(RSD=0.45%)和98.30%(RSD=0.71%).结论 方法简便,结果快速,适宜于医院制剂的质量分析.

    作者:郑锦秀;张广求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二甲双胍和黄连素配伍复方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系统的影响

    目的 测试二甲双胍和黄连素配伍复方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口服给予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模型大鼠以二甲双胍复方(二甲双胍与盐酸黄连素配比为60∶130)3个月,测试糖尿病大鼠痛觉、鼠尾神经传导速度及脑内丙二醛(MDA)含量、Na+-K+-ATP酶活性等指标.结果 二甲双胍复方高、中、低(400,200,100 mg/kg)剂量均可使糖尿病大鼠脑内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并使脑内Na+-K+-ATP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并且各给药组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各给药组大鼠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模型组显著增快(P<0.01),糖尿病大鼠痛觉潜伏期缩短明显(P<0.01).结论 二甲双胍和盐酸黄连素配伍复方可显著降低脑内MDA含量,升高Na+-K+-ATP酶活性,同时显著缩短痛觉潜伏期和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于德志;杨钊;任守海;刘树刚;李升刚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6例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手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THR治疗成人DDH 26例30髋,年龄29~55岁,平均46岁.结果 随访10~80个月,患髋功能基本正常,行走无疼痛,Harris评分平均82分.结论 THR是治疗成人DDH的有效方法.

    作者:韩小松;向柄彦;邓江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出血57例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58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7例于发病3~5 d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总疗效及血肿吸收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疗效明显.

    作者:雷虹;王竹行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促孕方Ⅲ号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促孕方Ⅲ号治疗高催乳素血症(HPRL)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HPRL患者190例,将其中特发性HPRL128例随机分A1和A2组,将其中垂体PRL腺瘤62例随机分B1,B2和B3组,观察各组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PRL水平、停药随访3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 A1与A2组复发率差异显著(P<0.05),B2与B3组治愈率、复发率差异显著(P<0.05),各组治疗前后PRL激素水平差异均显著(P<0.05或P<0.01).结论 促孕方Ⅲ号能抑制血PRL激素的分泌,并减少HPRL的复发,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彭少芳;谢孜;林晓芬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霉素滴眼液中氯霉素及有关物质的含量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氯霉素滴眼液中氯霉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中二醇物和对硝基苯甲醛的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10%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350∶63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2 nm.结果 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氯霉素为40.0~200.0 μg/mL(r=0.999 7),二醇物为3.0~15.0 μg/mL(r=0.999 4),对硝基苯甲醛为1.0~5.0 μg/mL(r=0.999 7);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24%,RSD=1.08%(n=6).结论 RP-HPLC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易文琳 刊期: 2007年第17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