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海英;辛福敏;董玉华;尹立新;胡颖新
目的建立测定小儿复方磺胺甲(口恶)唑颗粒中磺胺甲(口恶)唑和甲氧苄啶含量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Diamonsal C18柱(200mm×4.6 mm,5μm)为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46 nm,以0.025 mol/L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3.0)-乙腈(79:21)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结果磺胺甲(口恶)唑和甲氧苄啶可良好分离;磺胺甲(口恶)唑的浓度线性范围为0.4~4μg/mL,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100.05%,RSD=0.24%;甲氧苄啶的浓度线性范围为0.08~0.8μg/mL,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17%,RSD=0.35%.结论该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两组分的分离效果好.
作者:赫晓军;尚秀敏;刘红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蟑螂提取物抗急性肝损伤和调节免疫的作用.方法分别运用CCl4和卡介苗、脂多糖制备肝损伤动物模型,给予蟑螂提取物后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肿瘤坏死因子(I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的活性.结果蟑螂提取物高、中、低3种剂量均可使肝损伤小鼠血清升高的AST,ALT和TNF-α,IL-6,IL-10的活性显著降低.结论蟑螂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动物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有改善作用.
作者:高永翔;扈晓宇;钟森;龚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脑出血(CH)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7,14天进行心电图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CK同工酶(CK-MB)监测,并作数据分析.结果脑CH患者起病后第1天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均有明显异常变化,第7天、第14天随病情好转,异常变化的比例明显减少.结论CH急性期易引起继发性心肌损害,抢救时应兼顾心脏情况.
作者:阮海娃;孙新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基因工程干扰素α-2b(凯因益生)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40例给予凯因益生(第1~4周300万IU/d,以后改为300万IU,间日肌肉注射1次)及拉米夫定(100 mg/d,口服)治疗6月,B组38例单用凯因益生治疗,C组38例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结果3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A组降幅明显高于B,C两组(P<0.05);在HBeAg及HBV-DNA阴转率方面,A组的疗效明显优于B,C两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IFNα-2b联合拉米夫定具有改善肝功能和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等功效,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新生;张经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其原因.方法收集浙江省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04年1月~2005年6月的ADR报告54份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4例ADR临床表现以过敏反应为主(占53.7%),与该院的实际用药情况有关;肝病治疗及辅助药物引起的ADR多(48.1%),其次为中药注射剂(27.8%).结论基层医院应加强ADR监测工作.
作者:严俊;朱幸芳;茹仁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研制一种以卡波姆为基质,以黄连、虎杖、丁香、五倍子、仙鹤草、白头翁为主要成分的阴道用凝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选用卡波姆、甘油等基质与中药提取液混合制备凝胶,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制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大黄素回归方程为C=15.379 3A+0.370 6,r=0.999 9,浓度线性范围是4.0~12.0μg/mL,加样回收率为98.64%.结论制备的凝胶符合所定的质量标准,制备方法操作简便.
作者:陈枝岚;李力;刘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以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阿克他利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筛选佳处方和制备工艺.用透射电镜观察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形态,激光散射测定Zeta电位和粒度分布,高速离心法测定阿克他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结果所制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形态圆整,粒度分布为50~200 nm,平均粒径为120nm,Zeta电位为-17.14mV,包封率为50.87%.结论阿克他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为开发阿克他利静脉注射被动靶向制剂奠定了试验基础.
作者:周学锋;张娜;黄桂华;王淑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监测分析医院临床用药医嘱中潜在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全院一天中所有住院患者的用药医嘱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潜在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6.35%,其中由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占81.82%,因药物注射剂体外配伍引起的占12.24%.结论医院应用PASS系统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书杰;王丽萍;张新春;李慧;李文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吡喹酮诊断性抗囊尾蚴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给予特效抗囊尾蚴药物吡喹酮50mg/(kg·d),分3次口服,共12 d,根据杀虫反应、临床症状的改善等综合分析而确诊.结果99例脑囊虫病误诊者排除了脑胶质瘤,确诊为脑囊虫病;34例脑转移瘤误诊者排除了脑囊虫病,确诊为脑转移瘤.结论以大剂量吡喹酮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进行诊断性治疗,为临床脑囊虫病的诊断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它弥补了根据临床表现、免疫学和影象学检查诊断脑囊虫病的不足,避免一些非典型脑囊虫病患者的漏诊和误诊.
作者:霍海英;辛福敏;董玉华;尹立新;胡颖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建立消炎饮一号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lltima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柱温为3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芍药苷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148~0.74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1.7%.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消炎饮一号的质量.
作者:张震;井立霞;徐瑞军;耿晖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应用2种方法测定醋酸泼尼松片的含量,并比较其精确性和适用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分别对3批待检产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2种方法结果不一致,UV法已经不适用于醋酸泼尼松片的含量测定.结论HPLC法测定该产品含量,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董敬远;程振宇;陈淑蕙;陶志敏;张淑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重庆市某发电厂职工的健康状况.方法对该单位714名职工定期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职工均进行了内科、外科、耳鼻喉科常规体格检查,以及尿常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乙肝三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大于40岁者)、心电图、腹部B超、胸部正位片等检查.结果714名受检者中有650名(91.04%)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常见疾病前3位分别为高脂血症(32.63%)、高血压及高血压病(20.17%)、脂肪肝(15.55%),发现早期恶性肿瘤1例.结论该单位职工健康状况欠佳,缓解工作与生活压力、改善饮食结构、加强身体锻炼和健康保健已刻不容缓.
作者:张明军;王永红;唐兰;刘正淑;谢微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金钱草及其民间混用品种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效用.方法选择化学诱导剂氧嗪酸钾盐作为尿酸酶抑制剂,腹腔注射造成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将金钱草及其混用品种水提取物灌胃给药,持续4 d.采用磷钨酸法测定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结果水提取物能显著地减少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结论金钱草及其混用品种水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具有降低血清尿酸水平的效用.
作者:魏绍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口服后在Beagle犬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将18只Beagle犬分为3组,分别灌服34,17,8.5 mg/kg加替沙星,于给药后0.5,1,2,4,6,8,12,24,36,48,60 h取血,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用3P97程序分析.结果高、中、低剂量组动物吸收相半衰期(t1/2ka)分别为(0.82±0.96),(0.78±0.77),(1.33±0.43)h,消除相半衰期(t1/2 ke)分别为(7.33±1.79),(6.32±3.28),(5.34±2.60)h,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6.32±2.32),(3.95±2.18),(5.77±1.62)h,峰浓度(Cmax)分别为(6.31±2.66),(2.67±0.64),(0.64±0.30)m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60)分别为(110.86±43.76),(41.93±5.58),(8.58±2.70)μg·h/mL.结论加替沙星口服易吸收,血药浓度高,代谢慢,临床使用方便.
作者:李绪春;朱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改进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人血浆中替米沙坦的浓度.方法用AgilentZorbaxODS色谱柱(1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三乙胺-40%乙腈(1:1 000),流速1.0 mL/min,萘乙酸为内标.结果优检测条件为激发波长300 nm,发射波长380 nm.线性回归方程C=93.861f+9.119 9,r=0.999 8(n=5),替米沙坦浓度的线性范围是10~1 500μg/L,低检测限10 μg/L.结论该法准确、可靠,适用于替米沙坦的血药浓度测定.
作者:刘建行;王健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复方止咳胶囊的体内外抗菌作用.方法体外抗菌作用采用平皿法,观察复方止咳胶囊对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体内抗菌作用观察复方止咳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结果复方止咳胶囊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杆菌、标准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MIC在18.8~75 mg/mL之间;复方止咳胶囊1.8,3.6 g/kg剂量组可明显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存活天数;0.9,1.8,3.6 g/kg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存活天数.结论复方止咳胶囊具有较好的体内外抗菌作用.
作者:朱萱萱;奚兆庆;张忠华;邱召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钾镁极化液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钾镁极化液治疗,用药8周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各项指标的改善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88.57%和73.33%(P<0.05),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钾镁极化液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延缓肝纤维化的作用均明显优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钾镁极化液.
作者:张东坡;郭燕华;廖朝峰;刘莹珍;俞冰;张书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年5月出院的呼吸内科病历48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只有洛美沙星药物利用指数(DUI)>1,其他抗菌药物的DUI<1.结论该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作者:陈晓波;李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建立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TMC18柱,每1000mL含磷酸二氢钾3.4 g、十二烷基硫酸钠1.7 g的乙腈-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345 nm.结果盐酸小檗碱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035 7~0.357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0.77%(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三黄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海燕;薛漓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复方替硝唑栓与双唑泰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成本-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应用复方替硝唑栓,B组应用双唑泰栓,阴道给药,1枚/晚,6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应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A,B组治愈率分别为100.00%和78.72%,C/E分别为0.29和0.75,△C/△E为1.41.结论复方替硝唑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不仅治愈率高,且经济学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晴;王震;朱兴年;景荣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