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初均速法预测雾灵鼻通喷雾剂有效期

杨征;陈雅;舒凌玲;吴畏

关键词:雾灵鼻通喷雾剂, 初均速法, 稳定性
摘要:目的预测雾灵鼻通喷雾剂在室温贮存的有效期,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初均速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双波长法测定该制剂中盐酸麻黄碱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结果雾灵鼻通喷雾剂在室温(20℃)条件下贮存期为1.0年.结论该试验方法适用于对医院制剂有效期的预测,方法简便,精确度较好.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必须加强对农村药品使用环节的监管

    药品使用是药品监管的终端环节,也是药品监管的重中之重,因为人们日常用药的80%以上是通过各级各类药品使用单位(主要是医疗卫生机构)获得的,加强对农村药品使用的监管,切实解决当前农村药品使用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而且关系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恪尽职守、执法为民的重要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作者:崔增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药厂净化空调系统的设计

    介绍药厂净化空调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和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重点介绍净化空调系统的划分、风量设计以及气流组织和房间压差设计如何满足制药工艺的要求,并对此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作者:陈泽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海南黎族医药亟待抢救发掘

    通过实地调查的资料,简述黎族医药的现状,分析黎族医药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抢救发掘海南黎族医药的建议.

    作者:曾渝;刘明生;杨俊斌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美国发布的药物警戒草案指南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简要介绍ICH药物警戒草案指南的相关内容,结合我国开展药物警戒工作的现状,初步探讨该指南对构建我国药物警戒体系的启示.

    作者:陈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清口服液中靛玉红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双清口服液中靛玉红含量.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以甲醇-水(68: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结果靛玉红线性范围是0.16~0.80μg,r=0.9999,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及空白干扰试验均符合要求.结论 HPLC法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其内在质量.

    作者:罗小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各药监部门和医药企业治理商业贿赂应有作为

    据《中国医药报》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惠鲁生近就治理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强调说,治理商业贿赂根本的办法是必须解决体制机制的问题,但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浅谈发展我国原料药的合同生产

    目的促进我国原料药合同生产的发展.方法分析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发展合同生产的积极意义,探讨促进合同生产应采取的措施.结果与结论我国的原料药生产企业要抓住合同生产的机遇,促进自身实力的提高,赢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唐玲;邱家学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体外诊断试剂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根据对一些医疗机构使用体外诊断试剂情况的调查,分析当前一些医疗机构对体外诊断试剂的购、运、储、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对体外诊断试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监管的对策.

    作者:范仁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扶胃平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

    目的建立扶胃平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处方中的丹参、黄连、桂枝、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三者的特征斑点.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依据.

    作者:南善姬;郑美善;韩映晨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银杏叶提取物促进微循环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YXY)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微循环障碍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52只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阳性对照组,YXY 60 mg/kg组、30 mg/kg组、15 mg/kg组),均静脉注射给药.在WX-6微循环显微测试仪上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5,15,30 min时小鼠耳廓毛细血管数、细静脉及细动脉管径、细动脉血流速度.结果与结论YXY在15~60 mg/kg剂量范围内静脉给药,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加毛细血管数,扩张细静脉、细动脉管径,加快细动脉血流速度,显示有明显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作者:卢美娇;李钦;任娟;张信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制药企业洁净室(区)的管理

    阐述制药企业为加强洁净室(区)的管理,应从建立相关规程、加强人员培训入手,强化人员、物流与洁净服的管理,搞好洁净室(区)的监测和维护,以保证良好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

    作者:程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完善国家药物政策以提高药物可获得性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6%,但是药品消耗量占世界药品总消耗量的72%;而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7%,药品消耗量却不到世界药品总消耗量的20%.世界上约有1/3的人口不能正常获得基本药物的供应,在非洲,大约有50%的人口不能正常获得基本药物的供应.

    作者:李方林;李新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重视研究药物政策在公共政策中的特殊性

    目的分析药物政策的特殊性及对其研究的必要性.方法运用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分析药物政策的主体、客体及其特殊性.结果与结论药物政策属于公共政策的研究范畴,但有其自身的特点,即药物政策要体现药品的安全性优于经济性、公益性和专业性.

    作者:游述华;黄泰康;蒋正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利血平片中氢氯噻嗪的含量

    目的探讨复方利血平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2:8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1 nm.结果回归方程为A=88 269C+29185,线性范围为0.210~1.048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6%,RSD为0.4%(n=6).结论HPLC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复方利血平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火旺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初均速法预测雾灵鼻通喷雾剂有效期

    目的预测雾灵鼻通喷雾剂在室温贮存的有效期,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初均速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双波长法测定该制剂中盐酸麻黄碱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结果雾灵鼻通喷雾剂在室温(20℃)条件下贮存期为1.0年.结论该试验方法适用于对医院制剂有效期的预测,方法简便,精确度较好.

    作者:杨征;陈雅;舒凌玲;吴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解热镇痛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探讨

    目的提高解热镇痛药的微生物检出率.方法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平板计数法及美国药典(24版)、欧洲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真空薄膜过滤贴膜法(简称贴膜法)对5种常用解热镇痛药进行活菌检出率、回收率试验.结果贴膜法检出率和回收率明显高于现行《中国药典》使用的平板计数法[2].结论贴膜法对解热镇痛药的微生物检出率高,结果可靠、准确.

    作者:林回春;井立霞;李卫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马兜铃酸致肾损害的特点及防治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致肾损害的特点及防治.方法收集与马兜铃酸有关的不良反应,分析其安全性.结果与结论合理应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了解其发病机制是减少肾损害的关键.

    作者:谢先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冬虫夏草及西洋参的简易鉴别方法

    冬虫夏草及西洋参的市场价格昂贵,劣品及掺伪品在市场上屡见不鲜,值得重视.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介绍了两种名贵中药材的简易鉴别方法.

    作者:胡双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借他山之石攻医药体制顽疾

    介绍巴基斯坦、埃及、德国医药管理方面的经验,针对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暴露的问题,提出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

    作者:王岚岚;张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加替沙星滴眼液家兔药效学试验及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滴眼液的药效学与临床疗效.方法以氧氟沙星滴眼液为对照,用35只家兔作眼部刺激性和药效学试验,并观察其对25例细菌混合感染性结膜炎、角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给药方法为5次/d,1~2滴/次,疗程7~14 d.结果家兔细菌清除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9.70%和87.88%;临床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00%和84.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10%和86.67%,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刺激性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加替沙星滴眼液对中重度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刘莹珍;陈光龙;廖朝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