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军
冬虫夏草及西洋参的市场价格昂贵,劣品及掺伪品在市场上屡见不鲜,值得重视.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介绍了两种名贵中药材的简易鉴别方法.
作者:胡双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制订半夏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按照2000年版《中国药典》有关口服液的要求,进行一般检查、鉴别,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生物碱相对含量.结果各项指标均合格,生物碱含量不低于12μg/mL.结论质控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张媛媛;吴静芬;张向农;岳旺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二维钙赖氨酸片中维生素B1(Vit 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Gemini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内含5 mmol/L庚烷磺酸钠、以磷酸调节pH值至3.5的乙腈-水-三乙胺(16:84:0.3)溶液,检测波长为245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Vit B1线性范围是0.05~0.25μg,r=0.999 99,平均回收率为98.99%,RSD=0.65%.结论方法灵敏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静;张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通过实地调查的资料,简述黎族医药的现状,分析黎族医药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抢救发掘海南黎族医药的建议.
作者:曾渝;刘明生;杨俊斌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滴眼液的药效学与临床疗效.方法以氧氟沙星滴眼液为对照,用35只家兔作眼部刺激性和药效学试验,并观察其对25例细菌混合感染性结膜炎、角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给药方法为5次/d,1~2滴/次,疗程7~14 d.结果家兔细菌清除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9.70%和87.88%;临床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00%和84.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10%和86.67%,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刺激性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加替沙星滴眼液对中重度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刘莹珍;陈光龙;廖朝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药品使用是药品监管的终端环节,也是药品监管的重中之重,因为人们日常用药的80%以上是通过各级各类药品使用单位(主要是医疗卫生机构)获得的,加强对农村药品使用的监管,切实解决当前农村药品使用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而且关系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恪尽职守、执法为民的重要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作者:崔增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建立鱼腥草滴眼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滴眼液,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设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86例,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86例,总有效率为81.3%.结论制备工艺合理,操作方法简便,药物质量可控,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杨磊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建立扶胃平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处方中的丹参、黄连、桂枝、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三者的特征斑点.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依据.
作者:南善姬;郑美善;韩映晨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为防芷鼻炎片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瑞典KromasilODS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芍药苷线性范围是0.142 32~0.996 24μg,r=0.999 7(n=7),回收率为98.5%,RSD=1.1%.结论 HPLC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作防芷鼻炎片中白芍有效成分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曹志胜;宿洁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双清口服液中靛玉红含量.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以甲醇-水(68: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结果靛玉红线性范围是0.16~0.80μg,r=0.9999,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及空白干扰试验均符合要求.结论 HPLC法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其内在质量.
作者:罗小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预测雾灵鼻通喷雾剂在室温贮存的有效期,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初均速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双波长法测定该制剂中盐酸麻黄碱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结果雾灵鼻通喷雾剂在室温(20℃)条件下贮存期为1.0年.结论该试验方法适用于对医院制剂有效期的预测,方法简便,精确度较好.
作者:杨征;陈雅;舒凌玲;吴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分析当前我国医药营销代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指出代理制营销是医药生产企业应充分运用的一种重要营销模式,并对我国健康发展药品营销代理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徐晖;冯国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介绍药厂净化空调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和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重点介绍净化空调系统的划分、风量设计以及气流组织和房间压差设计如何满足制药工艺的要求,并对此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作者:陈泽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认真执行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的质量标准,保证中药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方法整理新老药典标准,注意几种中药的来源、称谓及药用部位表述有哪些变化.结果常见的如金银花、葛根等几种中药有明显变化.结论掌握新标准,提高中药质量与疗效,认真调配应付处方.
作者:姚玉嫦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致肾损害的特点及防治.方法收集与马兜铃酸有关的不良反应,分析其安全性.结果与结论合理应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了解其发病机制是减少肾损害的关键.
作者:谢先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阐述制药企业为加强洁净室(区)的管理,应从建立相关规程、加强人员培训入手,强化人员、物流与洁净服的管理,搞好洁净室(区)的监测和维护,以保证良好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
作者:程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促进我国原料药合同生产的发展.方法分析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发展合同生产的积极意义,探讨促进合同生产应采取的措施.结果与结论我国的原料药生产企业要抓住合同生产的机遇,促进自身实力的提高,赢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唐玲;邱家学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复方利血平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2:8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1 nm.结果回归方程为A=88 269C+29185,线性范围为0.210~1.048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6%,RSD为0.4%(n=6).结论HPLC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复方利血平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火旺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止血药的作用分类和临床使用注意事项,为其合理使用提供综合信息.方法将临床常用的止血药按作用机理进行分类和归纳,并比较不同药物的作用特点和使用方法.结果与结论不同止血药的止血作用机理差别很大,临床使用时应掌握适应证,避免不合理使用而引起不良反应.
作者:戚佳叶;周长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炭处理过程中活性炭用量对盐酸培他啶氯化钠注射液中主药含量的影响.方法在同一温度下加入不同量的活性炭,在不同的温度下加入等量的活性炭,在同一温度、不同pH值下加入等量的活性炭,进行炭处理后测定主药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主药含量迅速降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活性炭吸附作用减小;pH值对活性炭吸附作用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在炭处理过程中应控制炭用量,并适当增加盐酸培他啶的投料量.
作者:郭社民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