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止血药的分类和临床合理使用

戚佳叶;周长明

关键词:止血药, 分类, 合理使用
摘要:目的了解止血药的作用分类和临床使用注意事项,为其合理使用提供综合信息.方法将临床常用的止血药按作用机理进行分类和归纳,并比较不同药物的作用特点和使用方法.结果与结论不同止血药的止血作用机理差别很大,临床使用时应掌握适应证,避免不合理使用而引起不良反应.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马兜铃酸致肾损害的特点及防治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致肾损害的特点及防治.方法收集与马兜铃酸有关的不良反应,分析其安全性.结果与结论合理应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了解其发病机制是减少肾损害的关键.

    作者:谢先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各药监部门和医药企业治理商业贿赂应有作为

    据《中国医药报》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惠鲁生近就治理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强调说,治理商业贿赂根本的办法是必须解决体制机制的问题,但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医院开展合理用药评估是一种有益探索

    开展合理用药评估工作可有效制止不合理用药现象的泛滥,可促进中小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严格执行公开、公正、科学的评估原则,制订合理规范的评估标准和程序,重点监控抗感染药物,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学习,是开展该项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闫双银;钱存荣;赵东莉;王丽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清口服液中靛玉红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双清口服液中靛玉红含量.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以甲醇-水(68: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结果靛玉红线性范围是0.16~0.80μg,r=0.9999,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及空白干扰试验均符合要求.结论 HPLC法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其内在质量.

    作者:罗小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罕见未闭动脉导管术中出血1例

    患者女,19岁,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于2005年12月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6.8℃,脉搏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心前区可扪及震颤,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连续机器样杂音.超声心动图(UCG)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0.6 cm×0.9 cm,管型),未发现合并其他心内畸形.

    作者:李季;周楠;谢晓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美国发布的药物警戒草案指南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简要介绍ICH药物警戒草案指南的相关内容,结合我国开展药物警戒工作的现状,初步探讨该指南对构建我国药物警戒体系的启示.

    作者:陈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消炎止咳糖浆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探讨消炎止咳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处方中主要成分黄芩、连翘、白芷、麦冬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建立的TLC法能有效分离各组分,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 TLC法定性鉴别方法简单、快速,可用于控制消炎止咳糖浆的质量.

    作者:杨永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市售全蝎掺伪现象的鉴别

    全蝎是临床常用中药,市场掺伪现象主要为掺入赤石脂、地黄、海金沙、淀粉、锁阳、奶渣、大豆、蛋黄和动物肝脏9种粉末.该文对全蝎进行了浸出物等项目检查,并对9种掺伪物质的特征进行了描述,以供鉴别全蝎时参考.

    作者:盈坤;栾昌符;路世鹏;王帆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木犀科苦丁茶的研究进展

    从本草考证、品种与资源、成分与含量测定、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对来源于木犀科女贞属的苦丁茶的研究情况进行介绍,为苦丁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参考.

    作者:王世清;王世云;高晨曦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中药的作用特点是多成分、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关键是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该文回顾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并着重介绍了一些新理论和新方法.

    作者:李东;王敏;谢静;张雁;聂中越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制药企业洁净室(区)的管理

    阐述制药企业为加强洁净室(区)的管理,应从建立相关规程、加强人员培训入手,强化人员、物流与洁净服的管理,搞好洁净室(区)的监测和维护,以保证良好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

    作者:程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银杏叶提取物促进微循环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YXY)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微循环障碍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52只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阳性对照组,YXY 60 mg/kg组、30 mg/kg组、15 mg/kg组),均静脉注射给药.在WX-6微循环显微测试仪上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5,15,30 min时小鼠耳廓毛细血管数、细静脉及细动脉管径、细动脉血流速度.结果与结论YXY在15~60 mg/kg剂量范围内静脉给药,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加毛细血管数,扩张细静脉、细动脉管径,加快细动脉血流速度,显示有明显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作者:卢美娇;李钦;任娟;张信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薄膜包衣片替代糖衣片是大势所趋

    作者:张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维钙赖氨酸片中维生素B1含量

    目的探讨二维钙赖氨酸片中维生素B1(Vit 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Gemini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内含5 mmol/L庚烷磺酸钠、以磷酸调节pH值至3.5的乙腈-水-三乙胺(16:84:0.3)溶液,检测波长为245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Vit B1线性范围是0.05~0.25μg,r=0.999 99,平均回收率为98.99%,RSD=0.65%.结论方法灵敏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静;张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健脑宁合剂治疗神经衰弱症50例

    目的观察中药健脑宁合剂治疗神经衰弱症的疗效.方法运用中药健脑宁合剂(治疗组50例)、舒乐安定(对照组50例)治疗神经衰弱症,疗程35 d.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80.0%;8项症状中,治疗组均明显改善,对照组仅有4项明显改善.结论健脑宁合剂疗效优于舒乐安定.

    作者:田在泉;周玉芳;冯洪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借他山之石攻医药体制顽疾

    介绍巴基斯坦、埃及、德国医药管理方面的经验,针对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暴露的问题,提出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

    作者:王岚岚;张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活性炭对盐酸培他啶氯化钠注射液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炭处理过程中活性炭用量对盐酸培他啶氯化钠注射液中主药含量的影响.方法在同一温度下加入不同量的活性炭,在不同的温度下加入等量的活性炭,在同一温度、不同pH值下加入等量的活性炭,进行炭处理后测定主药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主药含量迅速降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活性炭吸附作用减小;pH值对活性炭吸附作用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在炭处理过程中应控制炭用量,并适当增加盐酸培他啶的投料量.

    作者:郭社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重视研究药物政策在公共政策中的特殊性

    目的分析药物政策的特殊性及对其研究的必要性.方法运用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分析药物政策的主体、客体及其特殊性.结果与结论药物政策属于公共政策的研究范畴,但有其自身的特点,即药物政策要体现药品的安全性优于经济性、公益性和专业性.

    作者:游述华;黄泰康;蒋正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浅谈发展我国原料药的合同生产

    目的促进我国原料药合同生产的发展.方法分析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发展合同生产的积极意义,探讨促进合同生产应采取的措施.结果与结论我国的原料药生产企业要抓住合同生产的机遇,促进自身实力的提高,赢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唐玲;邱家学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对洁净室设计及使用中常见问题的探析

    指出企业洁净室设计及使用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作者:纪元;朱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