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鱼腥草滴眼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杨磊

关键词:鱼腥草滴眼液, 制备, 质量控制,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建立鱼腥草滴眼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滴眼液,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设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86例,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86例,总有效率为81.3%.结论制备工艺合理,操作方法简便,药物质量可控,临床疗效确切.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简述红外光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指出红外光谱鉴别中药材具有特征性强、取样量小、简便、迅速、无损等优点,对中药材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忠义;张慧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研究概况

    目的概述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生产设备、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制剂等方面的应用进展,为生产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整理有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超微粉碎技术比传统粉碎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超微粉碎技术可提高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减少临床用药量,降低药用资源消耗,简化制剂工艺,提高药品附加值,是促进中药传统产业改造的有效途径之一,应加强基础研究、临床研究.

    作者:史冬霞;李奉勤;范文成;苏平菊;罗志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初均速法预测雾灵鼻通喷雾剂有效期

    目的预测雾灵鼻通喷雾剂在室温贮存的有效期,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初均速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双波长法测定该制剂中盐酸麻黄碱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结果雾灵鼻通喷雾剂在室温(20℃)条件下贮存期为1.0年.结论该试验方法适用于对医院制剂有效期的预测,方法简便,精确度较好.

    作者:杨征;陈雅;舒凌玲;吴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加替沙星滴眼液家兔药效学试验及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滴眼液的药效学与临床疗效.方法以氧氟沙星滴眼液为对照,用35只家兔作眼部刺激性和药效学试验,并观察其对25例细菌混合感染性结膜炎、角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给药方法为5次/d,1~2滴/次,疗程7~14 d.结果家兔细菌清除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9.70%和87.88%;临床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00%和84.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10%和86.67%,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刺激性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加替沙星滴眼液对中重度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刘莹珍;陈光龙;廖朝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借他山之石攻医药体制顽疾

    介绍巴基斯坦、埃及、德国医药管理方面的经验,针对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暴露的问题,提出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

    作者:王岚岚;张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对洁净室设计及使用中常见问题的探析

    指出企业洁净室设计及使用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作者:纪元;朱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扶胃平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

    目的建立扶胃平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处方中的丹参、黄连、桂枝、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三者的特征斑点.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依据.

    作者:南善姬;郑美善;韩映晨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药品监管中的国家赔偿责任

    依据《国家赔偿法》、《行政许可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论述药品监管中因行政不作为和不适当的行政自由裁量引起的国家赔偿责任,以及对许可第三人造成损害时的国家赔偿责任.

    作者:徐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制药企业洁净室(区)的管理

    阐述制药企业为加强洁净室(区)的管理,应从建立相关规程、加强人员培训入手,强化人员、物流与洁净服的管理,搞好洁净室(区)的监测和维护,以保证良好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

    作者:程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国家药监局领导深入浙江维康药业公司检查指导

    作者:叶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市售全蝎掺伪现象的鉴别

    全蝎是临床常用中药,市场掺伪现象主要为掺入赤石脂、地黄、海金沙、淀粉、锁阳、奶渣、大豆、蛋黄和动物肝脏9种粉末.该文对全蝎进行了浸出物等项目检查,并对9种掺伪物质的特征进行了描述,以供鉴别全蝎时参考.

    作者:盈坤;栾昌符;路世鹏;王帆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长寿长乐补酒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

    目的建立长寿长乐补酒中补骨脂和异补骨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Lichrospher5-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9:51),流速为1.0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为246 nm.结果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浓度线性范围分别是0.048 7~0.487 0μg(r=0.999 9)和0.050 2~0.502 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和99.1%,RSD分别为0.87%和1.03%.结论HPLC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长寿长乐补酒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王锦红;孙传梅;冉瑞模;赵定风;龙正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维钙赖氨酸片中维生素B1含量

    目的探讨二维钙赖氨酸片中维生素B1(Vit 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Gemini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内含5 mmol/L庚烷磺酸钠、以磷酸调节pH值至3.5的乙腈-水-三乙胺(16:84:0.3)溶液,检测波长为245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Vit B1线性范围是0.05~0.25μg,r=0.999 99,平均回收率为98.99%,RSD=0.65%.结论方法灵敏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静;张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中药的作用特点是多成分、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关键是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该文回顾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并着重介绍了一些新理论和新方法.

    作者:李东;王敏;谢静;张雁;聂中越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必须加强对农村药品使用环节的监管

    药品使用是药品监管的终端环节,也是药品监管的重中之重,因为人们日常用药的80%以上是通过各级各类药品使用单位(主要是医疗卫生机构)获得的,加强对农村药品使用的监管,切实解决当前农村药品使用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而且关系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恪尽职守、执法为民的重要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作者:崔增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完善国家药物政策以提高药物可获得性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6%,但是药品消耗量占世界药品总消耗量的72%;而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7%,药品消耗量却不到世界药品总消耗量的20%.世界上约有1/3的人口不能正常获得基本药物的供应,在非洲,大约有50%的人口不能正常获得基本药物的供应.

    作者:李方林;李新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重视研究药物政策在公共政策中的特殊性

    目的分析药物政策的特殊性及对其研究的必要性.方法运用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分析药物政策的主体、客体及其特殊性.结果与结论药物政策属于公共政策的研究范畴,但有其自身的特点,即药物政策要体现药品的安全性优于经济性、公益性和专业性.

    作者:游述华;黄泰康;蒋正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木犀科苦丁茶的研究进展

    从本草考证、品种与资源、成分与含量测定、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对来源于木犀科女贞属的苦丁茶的研究情况进行介绍,为苦丁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参考.

    作者:王世清;王世云;高晨曦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冬虫夏草及西洋参的简易鉴别方法

    冬虫夏草及西洋参的市场价格昂贵,劣品及掺伪品在市场上屡见不鲜,值得重视.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介绍了两种名贵中药材的简易鉴别方法.

    作者:胡双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解热镇痛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探讨

    目的提高解热镇痛药的微生物检出率.方法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平板计数法及美国药典(24版)、欧洲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真空薄膜过滤贴膜法(简称贴膜法)对5种常用解热镇痛药进行活菌检出率、回收率试验.结果贴膜法检出率和回收率明显高于现行《中国药典》使用的平板计数法[2].结论贴膜法对解热镇痛药的微生物检出率高,结果可靠、准确.

    作者:林回春;井立霞;李卫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