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老药典对几种中药来源、称谓及药用部位表述的变化

姚玉嫦

关键词:药典, 来源, 称谓, 药用部位, 中药
摘要:目的认真执行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的质量标准,保证中药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方法整理新老药典标准,注意几种中药的来源、称谓及药用部位表述有哪些变化.结果常见的如金银花、葛根等几种中药有明显变化.结论掌握新标准,提高中药质量与疗效,认真调配应付处方.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利血平片中氢氯噻嗪的含量

    目的探讨复方利血平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2:8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1 nm.结果回归方程为A=88 269C+29185,线性范围为0.210~1.048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6%,RSD为0.4%(n=6).结论HPLC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复方利血平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火旺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各药监部门和医药企业治理商业贿赂应有作为

    据《中国医药报》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惠鲁生近就治理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强调说,治理商业贿赂根本的办法是必须解决体制机制的问题,但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替吉奥胶囊处方优选

    目的筛选替吉奥胶囊的佳处方组成.方法以辅料中的乳糖、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镁作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以替吉奥胶囊的溶出度为主要考察指标,以颗粒流动性和外观为参照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辅料中影响胶囊溶出度的主要因素是十二烷基硫酸钠(P<0.05),佳处方组成为乳糖60 g,十二烷基硫酸钠4 g,硬脂酸镁1.5 g.结论采用该处方及工艺制得的替吉奥胶囊溶出度较高,而且产品质量稳定,制备工艺简单可行,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戚苏明;刘江华;曹燕锋;蔡伟;顾志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健脑宁合剂治疗神经衰弱症50例

    目的观察中药健脑宁合剂治疗神经衰弱症的疗效.方法运用中药健脑宁合剂(治疗组50例)、舒乐安定(对照组50例)治疗神经衰弱症,疗程35 d.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80.0%;8项症状中,治疗组均明显改善,对照组仅有4项明显改善.结论健脑宁合剂疗效优于舒乐安定.

    作者:田在泉;周玉芳;冯洪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止血药的分类和临床合理使用

    目的了解止血药的作用分类和临床使用注意事项,为其合理使用提供综合信息.方法将临床常用的止血药按作用机理进行分类和归纳,并比较不同药物的作用特点和使用方法.结果与结论不同止血药的止血作用机理差别很大,临床使用时应掌握适应证,避免不合理使用而引起不良反应.

    作者:戚佳叶;周长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药物经济学对控制药品费用增长的价值

    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快速上涨已成为医疗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药物经济学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方法.应大力开展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和宣传工作,为全社会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林大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制药企业洁净室(区)的管理

    阐述制药企业为加强洁净室(区)的管理,应从建立相关规程、加强人员培训入手,强化人员、物流与洁净服的管理,搞好洁净室(区)的监测和维护,以保证良好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

    作者:程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消炎止咳糖浆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探讨消炎止咳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处方中主要成分黄芩、连翘、白芷、麦冬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建立的TLC法能有效分离各组分,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 TLC法定性鉴别方法简单、快速,可用于控制消炎止咳糖浆的质量.

    作者:杨永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鱼腥草滴眼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建立鱼腥草滴眼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滴眼液,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设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86例,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86例,总有效率为81.3%.结论制备工艺合理,操作方法简便,药物质量可控,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杨磊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医院开展合理用药评估是一种有益探索

    开展合理用药评估工作可有效制止不合理用药现象的泛滥,可促进中小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严格执行公开、公正、科学的评估原则,制订合理规范的评估标准和程序,重点监控抗感染药物,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学习,是开展该项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闫双银;钱存荣;赵东莉;王丽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药饮片的改革方向

    目的寻找既兼顾中医临床辨证论治需要和复方合剂的特点,又避免以饮片进行调剂的缺点的改革途径.方法综合分析粗末、水剂、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劣.结果中药配方颗粒基本符合三小、三效、五方便的用药要求.结论以经方复合颗粒为主,辅以单味配方颗粒,是中药饮片改革的方向.

    作者:袁耿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冬虫夏草及西洋参的简易鉴别方法

    冬虫夏草及西洋参的市场价格昂贵,劣品及掺伪品在市场上屡见不鲜,值得重视.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介绍了两种名贵中药材的简易鉴别方法.

    作者:胡双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芷鼻炎片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为防芷鼻炎片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瑞典KromasilODS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芍药苷线性范围是0.142 32~0.996 24μg,r=0.999 7(n=7),回收率为98.5%,RSD=1.1%.结论 HPLC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作防芷鼻炎片中白芍有效成分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曹志胜;宿洁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罕见未闭动脉导管术中出血1例

    患者女,19岁,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于2005年12月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6.8℃,脉搏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心前区可扪及震颤,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连续机器样杂音.超声心动图(UCG)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0.6 cm×0.9 cm,管型),未发现合并其他心内畸形.

    作者:李季;周楠;谢晓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蒲黄快速检验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蒲黄的快速检验方法.方法采用性状、显微、理化鉴别方法.结果可准确检出掺入的色素、矿物粉末等杂质.结论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可靠.

    作者:蒋玲;饶伟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完善国家药物政策以提高药物可获得性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6%,但是药品消耗量占世界药品总消耗量的72%;而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7%,药品消耗量却不到世界药品总消耗量的20%.世界上约有1/3的人口不能正常获得基本药物的供应,在非洲,大约有50%的人口不能正常获得基本药物的供应.

    作者:李方林;李新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扶胃平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

    目的建立扶胃平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处方中的丹参、黄连、桂枝、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三者的特征斑点.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依据.

    作者:南善姬;郑美善;韩映晨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体外诊断试剂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根据对一些医疗机构使用体外诊断试剂情况的调查,分析当前一些医疗机构对体外诊断试剂的购、运、储、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对体外诊断试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监管的对策.

    作者:范仁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中药的作用特点是多成分、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关键是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该文回顾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并着重介绍了一些新理论和新方法.

    作者:李东;王敏;谢静;张雁;聂中越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简述红外光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指出红外光谱鉴别中药材具有特征性强、取样量小、简便、迅速、无损等优点,对中药材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忠义;张慧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