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专护理教育改革与实践初探

胡大杰

关键词:中专, 护理教育, 改革, 实践
摘要:为适应新时期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形势对中专护理人才的需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与就业岗位要求相符合、为卫生事业发展服务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我校护理教育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与实践.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引入科研思路与方法创新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实验教学的创新并不能通过机械地开设新实验而达到目的,应引入科研思路与方法.具体设计思路为:首先进行验证性实验,重在科研思路;其次开展设计性实验,重在科研方法;后开设综合性实验,以提高实验综合应用能力.

    作者:郝勇;连佳芳;曲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重视中职生情商培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分析中职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并结合中职生特点,提出如何对其进行情商教育与培养.

    作者:李俭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解剖学课后作业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

    目的 观察解剖学课后作业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4、2005级高等护理、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3个专业共462名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布置课后作业.对照组不布置.对2组学生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解剖学课后作业对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凌惠华;杜建华;郭继和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高职护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干预对策

    高职护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及心理调节技巧,不仅关系到其能否健康成长,还关系到今后能否胜任所从事的护理工作.为了解我校高职护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探索有效的干预对策,笔者自2005年10月起在1年多的时间内对我校五哪制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春苔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PBL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1].实践证明,PBL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促进学生自学,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尝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探讨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可行性.

    作者:杨艳杰;李品艾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三理综合因素影响骨骼肌收缩活动实验的改进

    在医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将影响骨骼肌收缩活动实验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因素整合起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崔艳秋;赵海燕;陈岩;张冬梅;王俊亚;李海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视频的使用

    介绍在PowerPoint课件中插入视频文件的方法以及如何创建按钮进行视频播放的控制,并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周永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加强顶岗实习零距离培养高职人才

    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美容技术专业(中医美容方向)校外实训基地建立过程、建立原则及学生顶岗实习等,指出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顶岗实习能使学生在实训中受到现代企业文化的熏陶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使人才培养大限度地与市场接轨.

    作者:孙永杰;赵丽;张效莉;周鸿波;侯慧茹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浅谈网络环境下中专学校图书馆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信息化已成为评价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就中专学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藏书结构、馆员的综合素质及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等加以探讨.

    作者:李希滨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中专生不良人格特征心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了解中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发展水平,通过对具有不良人格特征者实施心理干预,为中专学校的心理学教育、心理指导及心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采取整群抽样法对我校929名中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定.筛选出有不良人格特征者447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对实验组(220人)实施为期2年半的心理干预.结果 通过心理干预,实验组男、女生恃强性、忧虑性、稳定性、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敢为性、怀疑性、幻想性、独立性10项心理指标明显改善;而对照组心理指标变化不大.结论 中专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各项心理指标.

    作者:覃隶莲;钟健民;陈清波;梁武华;李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玉林市卫生学校制定和实施职效考评办法的实践与思考

    学校在制定和实施职效考评办法过程中,不仅制定程序要合法,更要有可操作性和权威性,提高其执行力.

    作者:李胜发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能力培养

    根据成人教育培养目标及针对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问题,对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学习2个环节进行改革.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加强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的联系,编写《生理学与临床》系列专题读物,进一步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学改革措施得到学生的支持和肯定,基本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效果.加强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是基础学科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成人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作者:陈光倩;林进国;李富;刘甘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中职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推广居民营养膳食的科学化进程.学生营养改善与膳食结构的科学调整,直接关系其身体健康水平.为进一步探讨学生日常饮食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学生营养膳食与饮食行为的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其合理膳食,笔者对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连芬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抓内涵建设创一流品牌

    从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师资培训、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建设5方面对学校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用学校的发展实例来说明成功的原因.

    作者:余珊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分层教学与评价

    从分层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入手,分析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效果以及进一步完善的设想.

    作者:白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健康教育研究

    目的 分析慢性前列腺炎(CP)的影响因素,为该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118例CP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及自制调查表调查,分析CP患者的心理状态、文化层次、生活习惯等因素与该病的关系.结果 CP患者缺乏对该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其发病、转归与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结论 (1)CP不单纯是器质性疾病,它与焦虑状态互为因果.(2)通过健康教育对CP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行为纠正,有利于患者康复.(3)应针对CP患者个体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韩晓峰;任江玲;陈凡瑞;韩石林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浅谈如何培养中专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基础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思想及方法向一切领域渗透,其应用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应用数学的良好意识,是把数学教育转化为提高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如何引导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现从以下5方面加以探讨.

    作者:樊世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以硫酸锌为主治疗小儿异食癖3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以硫酸锌为主治疗小儿异食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自我院儿科门诊1999年1月~2005年8月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小儿异食癖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实验组以口服硫酸锌结合中药疳积散治疗,对照组单纯驱虫治疗,分别计算其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以硫酸锌为主结合中药疳积散治疗小儿异食癖效果良好.

    作者:张建军;赵希林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高职生亟待加强4种素质的培养

    现代社会迫切需要一批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素养,既有专业素质、又有心理素质的人才队伍.以满足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因此,高职教育要与时俱进,培养具有全面素养、身心健康的人才.

    作者:王国防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生物酶的定向进化及其应用

    生物酶在现代合成工业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其高效的催化性能方面.近10年来,在实验室中运用各种基因工具模拟自然进化所设计的生物酶多数已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定向进化成为人们改造生物酶的重要工具之一.近年来的主要进展包括改造获得的具有新型功能的酶和一些新的更加有效的定向进化的方法.在蛋白质工程方面,定向进化与理性的设计加速了生物催化在制药业、化工业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作者:曾家豫;杨国兵;廖世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