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庆文;罗杰英;鄢丹;马莉;肖小河;曹俊岭
目的 通过乳香胶对幽门螺杆菌(HP)的体外和体内试验来判定其疗效.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确定乳香胶对HP的小抑菌浓度(MIC)及小杀菌浓度(MBC),以HP感染沙鼠4周后给予药物治疗,疗程14 d.结果 乳香胶对HP M13适用株的MIC为0.125 mg/mL,MBC为0.5 mg/mL;口服治疗7,14 d及停药20 d后HP清除率,3.75 mg剂量组分别为25%,100%,25%,7.5 mg剂量组分别为0,100%,50%,15 mg剂量组分别为50%,100%,100%.结论 乳香胶在体内和体外对HP感染都有效,但在体内试验中,停药后低剂量组有复发,可能是因为低剂量乳香胶只能抑制HP生长而不能完全清除细菌.
作者:赵小勇;邹全明;郭刚;刘开云;解庆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考察替加氟氯化钠注射液与4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5℃下配伍液4 h内的替加氟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外观并测定其pH值.结果 室温下4 h内配伍液外观澄明不变色,pH值及替加氟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室温下4 h内替加氟氯化钠注射液与4种药物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梁凤英;房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硫代硫酸钠溶液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Tianhe Kromasil C18柱(100A,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 硫代硫酸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RSD为0.75%.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中兰;冯碧敏;张昊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2a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重度糜烂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6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以干扰素α-2a栓配合微波治疗为治疗组(30例),只用微波治疗为对照组(30例),观察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组阴道排液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3.33%和26.67%.结论 干扰素α-2a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重度糜烂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意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研制咽扁宁冲剂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将诸味药材煎煮后按工艺要求制成颗粒,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其主要成分地黄、麦冬,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自制咽扁宁冲剂符合质量标准,且疗效好,临床观察患者218例,总有效率为96%.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可靠,质量可控,临床效果好.
作者:薛红;吕冬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测定保肾合剂中有效成分大黄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以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色谱柱为C18柱,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大黄素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08 2~0.041μg,平均回收率为98.75%,RSD=0.8%.结论 HPLC法可作为保肾合剂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马俊凤;李红兵;王友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红霉素治疗难治性肺感染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30例)给予左氧氟沙星(0.3 g/d)+红霉素(1.0 g/d)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用左氧氟沙星,疗程7~10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56.0%),细菌转阴率(66.7%)也高于对照组(32.0%).结论 两药联用疗效优于单用左氧氟沙星.
作者:王洪欣;邹雪燕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后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13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于入院后48 h内加用通心络胶囊2粒、3次/d治疗.测定患者入院时、入院后4周、入院后8周的CRP水平变化.结果 加用通心络胶囊可进一步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RP水平,这种变化在治疗4周后即可显现,在治疗8周后更为明显.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联合应用通心络胶囊可进一步降低CRP水平.
作者:贺涛;刘明江;李刚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ASA Ⅰ级的孕妇随机分为芬太尼组(A组)和雷米芬太尼组(B组),分别于术前、诱导后1 min、诱导后20 min、术后2 min记录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麻醉效果分级,观察诱导后20 min意识状态.结果 诱导后1 min,B组的SPO2值显著低于A组(P<0.01),麻醉效果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更适用于人流术中临床麻醉.
作者:秦洪猛;张军;张壮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常见急性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左氧氟沙星500mg,1次/d,分别口服和静脉滴注给药,对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的常见细菌感染303例进行临床观察,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口服(148例)与静脉滴注(155例)给药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62%(143/148)和98.06%(152/15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7.35%(147/151)和98.71%(153/155),平均疗程分别为(4.77±2.12)d和(4.03±1.36)d,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6%(10/148)和8.39%(13/155).不良反应多为胃肠道、皮肤反应,且程度轻微,不影响治疗,停药后自然消失.结论 左氧氟沙星高剂量(500mg,1次/d)口服或静脉滴注给药疗效高且起效迅速,未见明显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彭蕻琳;陈小可;罗育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复方维生素B6含量检测方法,控制乳膏的质量.方法 在复方维生素E乳膏中加入维生素B6和月桂氮(艹卓)酮,制成W/O/W型的乳膏,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维生素B6的含量.结果 密封保存时乳膏质量稳定,但开封后乳膏颜色加深,并出现破乳现象.结论 复方维生素B6乳膏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可行,但尚需进一步研究能使乳膏长期稳定的方法.
作者:张海荣;华玉琴;张新惠;刘敏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复方藤黄酊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并观察其对带状疱疹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浸渍法制备药物并拟订质量控制方法,观察治疗带状疱疹60例的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达91.7%,尤其是能抑制疱疹扩大,缓解疼痛.结论 该制剂对带状疱疹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林期重;林琪望;陈巧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介绍动态浊度法(KTA)检测中药注射剂细菌内毒素的应用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发表的论文资料进行综述.结果 收集到有18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应用KTA检测细菌内毒素.结论 应加快中药注射剂KTA测定细菌内毒素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
作者:刘军;龚文明;韩俊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两种方案治疗炎性干眼症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75例(150眼)炎性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予爱丽(玻璃酸钠滴眼液),乙组予润齐(右旋糖酐70滴眼液),均配合其他治疗,疗程45 d,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评价成本-效果.结果 甲组和乙组的总成本分别为175.50元和62.10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和89.19%,乙组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甲组治疗方案优于乙组.
作者:郭平华;裴森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就医院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工作中抑郁患者使用新型抗抑郁药诱发的不良反应病例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包括失眠、眩晕、震颤、癫痫大发作、锥体外系反应、低血钠、呕吐腹泻、转氨酶升高等,供临床参考.
作者:许颖颖;张春红;刘爱月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普卢利沙星胶囊含量及溶出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0.1 mol/L盐酸溶液作为溶剂,测定波长为274 nm.结果 线性范围为1~10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29%(n=9).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普卢利沙星胶囊含量及溶出度的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郭毅;付焱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制备奥美拉唑口崩片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用直接压片法制备崩解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制备的奥美拉唑口崩片外观光洁,硬度为3 kg,崩解时间小于30 s;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10~0.80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RSD=1.10%.结论 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回收率高,可用于奥美拉唑口崩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珠;高振强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同时测定痤疮Ⅰ号搽剂中甲硝唑和氯霉素的含量.方法 以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在289 nm波长处检测.结果 甲硝唑和氯霉素浓度线性范围分别是25.3~126.6μg/mL(r=0.999 3)和23.4~117.2μg/mL(r=0.999 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7%和99.39%.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痤疮Ⅰ号搽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陈育琳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提高和细化卤化丁基橡胶塞质量标准以减少穿刺落屑.方法 对目前卤化丁基橡胶塞包装大输液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及现场考察.结果与结论 丁基胶塞临床穿刺使用时普遍存在脱屑现象,应提高和细化相关质量标准.
作者:曾永兰;赖红;周国民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哌拉西林钠属酰腙基青霉素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一定的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属于广谱抗生素.他唑巴坦钠是舒巴坦钠的衍生物,具有广谱抑制β-内酰胺酶的作用,抑酶活性较强,同时也是一种不可逆性β-内酰胺酶的自杀抑制剂.哌拉西林钠和他唑巴坦钠组成复方制剂,具有很好的协同抗菌作用.
作者:尹翠英;任炜;时萍 刊期: 200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