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翠英;任炜;时萍
介绍低分子肝素联用阿司匹林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近期研究进展.多数临床研究证实联用比单用更有效,但联用剂量及联用药物的选择仍需探讨.
作者:吕艳霞;郑苏芹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药效学参数对决定给药间隔时间的作用.方法 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依据药效学理论,结合临床用药实际,确定抗菌药物的给药间隔时间.结果 抗菌药物药效学参数对确定给药间隔时间有重要作用.结论 根据药效学参数并结合药代动力学参数,确定合适的给药间隔时间,可以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宏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总结近年来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正确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对首钢医院1999-2004年收集的468例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涉及范围较广,且不良反应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其中居发生率前3位的是抗感染药物、心脑血管药物及中药制剂.结论 监测药品不良反应,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促进合理用药及保障用药安全的有效手段.
作者:杜广清;杨秋亚;赵继红;沈司京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患儿男,12岁,体重30.5 kg,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2 d,高体温39.5℃,无畏寒及抽搐,偶有轻咳,无痰,不喘.入院当日晨起排黑便4次,含暗红色血样物,无腹痛及呕吐,无里急后重,大便中无胨子及脓血,肉眼可见血块,长达12 mm,入院前患儿后1次解血便后突发晕厥30 s.患儿面色苍白,诉头昏、乏力.
作者:邹公民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哌拉西林钠属酰腙基青霉素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一定的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属于广谱抗生素.他唑巴坦钠是舒巴坦钠的衍生物,具有广谱抑制β-内酰胺酶的作用,抑酶活性较强,同时也是一种不可逆性β-内酰胺酶的自杀抑制剂.哌拉西林钠和他唑巴坦钠组成复方制剂,具有很好的协同抗菌作用.
作者:尹翠英;任炜;时萍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ASA Ⅰ级的孕妇随机分为芬太尼组(A组)和雷米芬太尼组(B组),分别于术前、诱导后1 min、诱导后20 min、术后2 min记录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麻醉效果分级,观察诱导后20 min意识状态.结果 诱导后1 min,B组的SPO2值显著低于A组(P<0.01),麻醉效果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更适用于人流术中临床麻醉.
作者:秦洪猛;张军;张壮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阿魏酸、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比较甘肃引种川芎(西芎)与四川引种川芎(川芎)的质量差别.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用川芎与西芎平行试验,以含量测定结果为指标,考察分析西芎的内在质量.结果 西芎中阿魏酸含量普遍高于川芎,总生物碱含量略高于川芎.结论 甘肃引种川芎(西芎)的质量与四川引种川芎相当.
作者:谢明全;韦亚洁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优选药材中齐墩果酸成分的佳提取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安排试验,选择适当的因素和水平,根据所测含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佳提取条件.结果 优选出齐墩果酸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小花清风藤药材粉末2 g,加入70%的乙醇溶液80 mL,水浴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抽滤,合并滤液,离心后取上清液浓缩至40 mL,加入15%盐酸溶液40 mL,加热回流提取4 h,再加1倍量水,挥去部分乙醇,用氯仿萃取4次,每次10 mL,合并滤液,浓缩至干.结论 该提取工艺设计合理,可作为齐墩果酸成分的生产工艺.
作者:刘易蓉;张永萍;梁光义;徐剑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乳香胶对幽门螺杆菌(HP)的体外和体内试验来判定其疗效.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确定乳香胶对HP的小抑菌浓度(MIC)及小杀菌浓度(MBC),以HP感染沙鼠4周后给予药物治疗,疗程14 d.结果 乳香胶对HP M13适用株的MIC为0.125 mg/mL,MBC为0.5 mg/mL;口服治疗7,14 d及停药20 d后HP清除率,3.75 mg剂量组分别为25%,100%,25%,7.5 mg剂量组分别为0,100%,50%,15 mg剂量组分别为50%,100%,100%.结论 乳香胶在体内和体外对HP感染都有效,但在体内试验中,停药后低剂量组有复发,可能是因为低剂量乳香胶只能抑制HP生长而不能完全清除细菌.
作者:赵小勇;邹全明;郭刚;刘开云;解庆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提高和细化卤化丁基橡胶塞质量标准以减少穿刺落屑.方法 对目前卤化丁基橡胶塞包装大输液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及现场考察.结果与结论 丁基胶塞临床穿刺使用时普遍存在脱屑现象,应提高和细化相关质量标准.
作者:曾永兰;赖红;周国民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检测西洛他唑原料中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大连依力特公司ODS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4 nm.结果 西洛他唑主峰与各杂质峰分离度好.结论 RP-HPLC法快速、准确,适用于该药的有关物质检查.
作者:郑一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6例住院烧伤患者的192个创面进行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与磺胺嘧啶银霜剂临床用药自体对照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浅Ⅱ度、深Ⅱ度创面干燥天数、愈合天数、换药次数、部分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磺胺嘧啶锌涂膜剂包扎、半暴露疗法能加快创面愈合,减少工作量,并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任家骠;杨建秋;郑国平;汪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炉甘石薄荷脑洗剂中苯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211 nm,以苯酚为对照品.结果 苯酚线性范围为4.5~15.5μ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96%,RSD为0.46%.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炉甘石薄荷脑洗剂中苯酚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于兰凤;王震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淮北矿工总医院中成药的应用情况,分析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以DDDs为主要指标,结合零售金额、日用药金额、功效、剂型综合分析该院2001-2004年中成药的应用情况.结果 中成药的剂型、价格、功效等因素直接影响用药情况.结论 该院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价格适中、剂型先进的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占有优势.
作者:宋培光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考察替加氟氯化钠注射液与4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5℃下配伍液4 h内的替加氟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外观并测定其pH值.结果 室温下4 h内配伍液外观澄明不变色,pH值及替加氟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室温下4 h内替加氟氯化钠注射液与4种药物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梁凤英;房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力康洗剂中硝酸益康唑含量.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82:18),检测波长为235 nm.结果 硝酸益康唑浓度线性范围为4.0~45.0μg/mL(r=0.9999),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1%,平均回收率为99.85%,RSD为0.27%.结论 HPLC法简单易行,快速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分析.
作者:冉光炳;贺红军;罗东;林彩;来小丹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痤疮搽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制备痤疮搽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观察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4%,对照组为63.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痊愈率治疗组为68.16%,对照组为39.33%,两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痤疮搽剂制备方法简单,治疗痤疮疗效显著,见效快,副作用小.
作者:陈安丽;谢启旋;谢志原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介绍动态浊度法(KTA)检测中药注射剂细菌内毒素的应用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发表的论文资料进行综述.结果 收集到有18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应用KTA检测细菌内毒素.结论 应加快中药注射剂KTA测定细菌内毒素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
作者:刘军;龚文明;韩俊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合理使用化疗药物可以提高有效治愈率,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对化疗药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在化疗药物的选择、联合应用及疗效、静脉配制技术、不良反应等方面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化疗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帮助.
作者:徐仙娥;程亚军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促进基层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方法 分析开展临床药学服务4个阶段的特点,说明开展临床药学的意义、方法.结果与结论 只要卫生主管部门、医疗机构领导重视,基层医院仍然可以把临床药学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作者:邱和生 刊期: 200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