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艳霞;郑苏芹
患者男,38岁.因反复腰腿疼痛伴双下肢放射痛2月余,加重1个月于2006年3月27日至4月13日在我院脊柱骨科住院治疗.入院时生命体征均正常,根据腰椎CT检查,诊断为L3~L4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
作者:庞家莲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复方葛根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结果 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24~1.2μg(r=0.999 6)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RSD=1.2%(n=6).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可控、灵敏.
作者:彭学莲;耿晖;崔苏镇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在短时间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手术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碳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进行硬膜外麻醉,观察记录麻醉平面出现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首剂麻醉药用量、有无牵拉反应等,并观察有无寒战以及变态反应的发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平面出现时间较快(P<0.01),麻醉开始至麻醉阻滞完善时间较短(P<0.01),牵拉反应及变态反应明显较少.结论 碳酸利多卡因更适合于短时间手术.
作者:胡赞斓;张雄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同时测定痤疮Ⅰ号搽剂中甲硝唑和氯霉素的含量.方法 以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在289 nm波长处检测.结果 甲硝唑和氯霉素浓度线性范围分别是25.3~126.6μg/mL(r=0.999 3)和23.4~117.2μg/mL(r=0.999 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7%和99.39%.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痤疮Ⅰ号搽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陈育琳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乳香胶对幽门螺杆菌(HP)的体外和体内试验来判定其疗效.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确定乳香胶对HP的小抑菌浓度(MIC)及小杀菌浓度(MBC),以HP感染沙鼠4周后给予药物治疗,疗程14 d.结果 乳香胶对HP M13适用株的MIC为0.125 mg/mL,MBC为0.5 mg/mL;口服治疗7,14 d及停药20 d后HP清除率,3.75 mg剂量组分别为25%,100%,25%,7.5 mg剂量组分别为0,100%,50%,15 mg剂量组分别为50%,100%,100%.结论 乳香胶在体内和体外对HP感染都有效,但在体内试验中,停药后低剂量组有复发,可能是因为低剂量乳香胶只能抑制HP生长而不能完全清除细菌.
作者:赵小勇;邹全明;郭刚;刘开云;解庆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就医院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工作中抑郁患者使用新型抗抑郁药诱发的不良反应病例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包括失眠、眩晕、震颤、癫痫大发作、锥体外系反应、低血钠、呕吐腹泻、转氨酶升高等,供临床参考.
作者:许颖颖;张春红;刘爱月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提高和细化卤化丁基橡胶塞质量标准以减少穿刺落屑.方法 对目前卤化丁基橡胶塞包装大输液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及现场考察.结果与结论 丁基胶塞临床穿刺使用时普遍存在脱屑现象,应提高和细化相关质量标准.
作者:曾永兰;赖红;周国民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硫代硫酸钠溶液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Tianhe Kromasil C18柱(100A,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 硫代硫酸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RSD为0.75%.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中兰;冯碧敏;张昊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制备冻形更好的注射用奥沙利铂,并考察其质量.方法 用甘露醇(作为赋形剂)与主药奥沙利铂制成冻干无菌粉针,并依照注射用奥沙利铂的国家质量标准进行质量考察.结果与结论 制备工艺比较简单,制成的注射用奥沙利铂无菌冻干品成形好,不易碎,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作者:余邦良;杨柳;马亚平;田敏卿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炉甘石薄荷脑洗剂中苯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211 nm,以苯酚为对照品.结果 苯酚线性范围为4.5~15.5μ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96%,RSD为0.46%.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炉甘石薄荷脑洗剂中苯酚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于兰凤;王震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倍他米松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水浴蒸干排除二甲基亚砜的干扰,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倍他米松的含量.结果 倍他米松浓度在3.0~36.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为1.04%.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准确可靠,可作为倍他米松酊中倍他米松含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陈玲玲;张春泉;杜利萍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医院获得性肺炎4种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 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4种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头孢曲松、亚胺培南的成本-效果比相差不大;与头孢呋辛与庆大霉素联合用药比较,头孢曲松成本较低,而亚胺培南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高;哌拉西林与阿米卡星联合用药的成本较低,有效率与总治愈率也较低.结论 药物经济学在优化治疗方案、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徐果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红霉素治疗难治性肺感染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30例)给予左氧氟沙星(0.3 g/d)+红霉素(1.0 g/d)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用左氧氟沙星,疗程7~10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56.0%),细菌转阴率(66.7%)也高于对照组(32.0%).结论 两药联用疗效优于单用左氧氟沙星.
作者:王洪欣;邹雪燕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促进基层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方法 分析开展临床药学服务4个阶段的特点,说明开展临床药学的意义、方法.结果与结论 只要卫生主管部门、医疗机构领导重视,基层医院仍然可以把临床药学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作者:邱和生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痤疮搽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制备痤疮搽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观察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4%,对照组为63.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痊愈率治疗组为68.16%,对照组为39.33%,两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痤疮搽剂制备方法简单,治疗痤疮疗效显著,见效快,副作用小.
作者:陈安丽;谢启旋;谢志原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制备奥美拉唑口崩片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用直接压片法制备崩解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制备的奥美拉唑口崩片外观光洁,硬度为3 kg,崩解时间小于30 s;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10~0.80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RSD=1.10%.结论 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回收率高,可用于奥美拉唑口崩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珠;高振强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药效学参数对决定给药间隔时间的作用.方法 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依据药效学理论,结合临床用药实际,确定抗菌药物的给药间隔时间.结果 抗菌药物药效学参数对确定给药间隔时间有重要作用.结论 根据药效学参数并结合药代动力学参数,确定合适的给药间隔时间,可以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宏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头孢克肟与司帕沙星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予头孢克肟(0.1 g,2次/d)治疗,B组予司帕沙星(0.3 g,1次/d)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疗程结束时评定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A组为78.3%,B组为77.5%;病原体清除率A组为93.5%,B组为90.0%;A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B组3例(7.5%)患者有轻度恶心及腹部不适.结论 头孢克肟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与司帕沙星相当.
作者:罗一玲;周舍典;邓白荔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哌拉西林钠属酰腙基青霉素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一定的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属于广谱抗生素.他唑巴坦钠是舒巴坦钠的衍生物,具有广谱抑制β-内酰胺酶的作用,抑酶活性较强,同时也是一种不可逆性β-内酰胺酶的自杀抑制剂.哌拉西林钠和他唑巴坦钠组成复方制剂,具有很好的协同抗菌作用.
作者:尹翠英;任炜;时萍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患儿男,12岁,体重30.5 kg,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2 d,高体温39.5℃,无畏寒及抽搐,偶有轻咳,无痰,不喘.入院当日晨起排黑便4次,含暗红色血样物,无腹痛及呕吐,无里急后重,大便中无胨子及脓血,肉眼可见血块,长达12 mm,入院前患儿后1次解血便后突发晕厥30 s.患儿面色苍白,诉头昏、乏力.
作者:邹公民 刊期: 200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