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甲钴胺片致严重周围神经性水肿1例

庞家莲

关键词:口服, 甲钴胺片, 神经性, 椎间盘突出, 椎管狭窄, 住院治疗, 腰腿疼痛, 生命体征, 脊柱骨科, 双下肢, 放射痛, 诊断, 腰椎, 检查, 患者
摘要:患者男,38岁.因反复腰腿疼痛伴双下肢放射痛2月余,加重1个月于2006年3月27日至4月13日在我院脊柱骨科住院治疗.入院时生命体征均正常,根据腰椎CT检查,诊断为L3~L4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纳米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目的 关注纳米技术在中药学方面的应用.方法 对近年来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纳米中药的特点、研究现状、制备及应用.结果 纳米技术为现代中药制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结论 纳米中药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蔡大伟;张新春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奥硝唑注射液与3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奥硝唑注射液分别与硫酸阿米卡星、利巴韦林、西咪替丁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下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奥硝唑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奥硝唑的含量.结果 室温下各配伍液外观、pH值、奥硝唑紫外吸收光谱及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奥硝唑注射液与3种注射液可以配伍,配伍液在8 h内稳定.

    作者:刘拴娣;郭智娟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管道中DEHP溶出量

    目的 建立测定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管道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溶出量的方法.方法 以乙醇为溶剂,于37℃浸泡样品10 h,在超声波水浴中提取30 min,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浸泡液中DEHP含量,测定波长为275 nm.结果 DEHP浓度在300~70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7.32%,RSD为0.02%~0.11%;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管道产品在乙醇中浸泡10 h后DEHP的溶出量为48.7~61.8 mg/g.结论 该测定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以满足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管道中DEHP溶出量的质量监控需求.

    作者:印晖;金念祖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复方维生素B6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建立复方维生素B6含量检测方法,控制乳膏的质量.方法 在复方维生素E乳膏中加入维生素B6和月桂氮(艹卓)酮,制成W/O/W型的乳膏,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维生素B6的含量.结果 密封保存时乳膏质量稳定,但开封后乳膏颜色加深,并出现破乳现象.结论 复方维生素B6乳膏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可行,但尚需进一步研究能使乳膏长期稳定的方法.

    作者:张海荣;华玉琴;张新惠;刘敏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含量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硫代硫酸钠溶液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Tianhe Kromasil C18柱(100A,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 硫代硫酸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RSD为0.75%.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中兰;冯碧敏;张昊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小花清风藤提取齐墩果酸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药材中齐墩果酸成分的佳提取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安排试验,选择适当的因素和水平,根据所测含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佳提取条件.结果 优选出齐墩果酸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小花清风藤药材粉末2 g,加入70%的乙醇溶液80 mL,水浴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抽滤,合并滤液,离心后取上清液浓缩至40 mL,加入15%盐酸溶液40 mL,加热回流提取4 h,再加1倍量水,挥去部分乙醇,用氯仿萃取4次,每次10 mL,合并滤液,浓缩至干.结论 该提取工艺设计合理,可作为齐墩果酸成分的生产工艺.

    作者:刘易蓉;张永萍;梁光义;徐剑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头孢克肟与司帕沙星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头孢克肟与司帕沙星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予头孢克肟(0.1 g,2次/d)治疗,B组予司帕沙星(0.3 g,1次/d)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疗程结束时评定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A组为78.3%,B组为77.5%;病原体清除率A组为93.5%,B组为90.0%;A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B组3例(7.5%)患者有轻度恶心及腹部不适.结论 头孢克肟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与司帕沙星相当.

    作者:罗一玲;周舍典;邓白荔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炎性干眼症两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两种方案治疗炎性干眼症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75例(150眼)炎性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予爱丽(玻璃酸钠滴眼液),乙组予润齐(右旋糖酐70滴眼液),均配合其他治疗,疗程45 d,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评价成本-效果.结果 甲组和乙组的总成本分别为175.50元和62.10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和89.19%,乙组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甲组治疗方案优于乙组.

    作者:郭平华;裴森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枸橼酸氯米芬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行为探讨

    目的 探讨在ODS柱上分离测定枸橼酸氯米芬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色谱柱A[Phenonex HyperClone ODS 120A(150 mm×4.6 mm,5 μm)]和色谱柱B[Dionex Kromasil ODS1(250 mm×4.6 mm,5 μm)],以不同比例的甲醇或乙腈与不同pH值缓冲液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试验多种色谱条件下的色谱行为.结果 当采用色谱柱B,流动相为0.035 mol/L磷酸三乙胺缓冲液(pH=6.2)-甲醇(15:85),流速为1.50 mL/min,检测波长为290 nm时,枸橼酸氯米芬顺反式异构体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4.7 min和16.1 min,理论塔板数分别为4 810和4 571,拖尾因子分别为1.25和1.17,分离度为1.6,与10种有关物质达到良好的基线分离.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枸橼酸氯米芬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钱亚萍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咽扁宁冲剂的薄层色谱鉴别及临床应用

    目的 研制咽扁宁冲剂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将诸味药材煎煮后按工艺要求制成颗粒,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其主要成分地黄、麦冬,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自制咽扁宁冲剂符合质量标准,且疗效好,临床观察患者218例,总有效率为96%.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可靠,质量可控,临床效果好.

    作者:薛红;吕冬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动态浊度法在中药注射剂细菌内毒素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介绍动态浊度法(KTA)检测中药注射剂细菌内毒素的应用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发表的论文资料进行综述.结果 收集到有18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应用KTA检测细菌内毒素.结论 应加快中药注射剂KTA测定细菌内毒素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

    作者:刘军;龚文明;韩俊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医院获得性肺炎4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医院获得性肺炎4种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 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4种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头孢曲松、亚胺培南的成本-效果比相差不大;与头孢呋辛与庆大霉素联合用药比较,头孢曲松成本较低,而亚胺培南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高;哌拉西林与阿米卡星联合用药的成本较低,有效率与总治愈率也较低.结论 药物经济学在优化治疗方案、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徐果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炉甘石薄荷脑洗剂中苯酚含量

    目的 建立炉甘石薄荷脑洗剂中苯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211 nm,以苯酚为对照品.结果 苯酚线性范围为4.5~15.5μ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96%,RSD为0.46%.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炉甘石薄荷脑洗剂中苯酚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于兰凤;王震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天龙桃红散治疗痹症43例

    目的 观察天龙桃红散治疗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Ⅰ组(42例)内服伸筋丹胶囊,对照Ⅱ组(43例)内服筋骨痛消丸,治疗组(43例)内服天龙桃红散,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有效率对照Ⅰ组为92.86%,对照Ⅱ组为93.02%,治疗组为97.67%,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结论 天龙桃红散在治疗痹症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巩福恒;刘珂;巩军;陈东业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烧伤涂膜剂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烧伤涂膜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TLC法)鉴定涂膜剂中的虎杖、黄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虎杖中大黄素含量.结果 TLC法鉴定结果满意;回归方程为A=3.18×107C+2.03×105(r=0.999 7),大黄素浓度在0.1~0.5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7%(n=6).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烧伤涂膜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秋红;李德平;张忠义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布洛芬混悬液致消化道出血1例

    患儿男,12岁,体重30.5 kg,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2 d,高体温39.5℃,无畏寒及抽搐,偶有轻咳,无痰,不喘.入院当日晨起排黑便4次,含暗红色血样物,无腹痛及呕吐,无里急后重,大便中无胨子及脓血,肉眼可见血块,长达12 mm,入院前患儿后1次解血便后突发晕厥30 s.患儿面色苍白,诉头昏、乏力.

    作者:邹公民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干扰素α-2a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重度糜烂30例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2a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重度糜烂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6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以干扰素α-2a栓配合微波治疗为治疗组(30例),只用微波治疗为对照组(30例),观察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组阴道排液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3.33%和26.67%.结论 干扰素α-2a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重度糜烂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意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对短时间手术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在短时间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手术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碳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进行硬膜外麻醉,观察记录麻醉平面出现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首剂麻醉药用量、有无牵拉反应等,并观察有无寒战以及变态反应的发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平面出现时间较快(P<0.01),麻醉开始至麻醉阻滞完善时间较短(P<0.01),牵拉反应及变态反应明显较少.结论 碳酸利多卡因更适合于短时间手术.

    作者:胡赞斓;张雄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倍他米松二甲基亚砜酊中倍他米松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倍他米松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水浴蒸干排除二甲基亚砜的干扰,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倍他米松的含量.结果 倍他米松浓度在3.0~36.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为1.04%.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准确可靠,可作为倍他米松酊中倍他米松含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陈玲玲;张春泉;杜利萍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普卢利沙星胶囊含量和溶出度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普卢利沙星胶囊含量及溶出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0.1 mol/L盐酸溶液作为溶剂,测定波长为274 nm.结果 线性范围为1~10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29%(n=9).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普卢利沙星胶囊含量及溶出度的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郭毅;付焱 刊期: 2006年第1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