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药品监督执法中刑事案件的移送

方勇

关键词:药品监督执法,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执法过程,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行政法, 刑法, 构成, 犯罪, 法规, 案件
摘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往往遇到违法行为同时触犯了《行政法》和《刑法》的规定,从而构成行政违法行为与犯罪的竞合.对这类案件,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存在颇多争议和对法规的不一致理解.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吡拉西坦片剂及其注射液的红外光谱鉴别

    目的 通过对吡拉西坦片剂及注射液作红外光谱扫描,快速鉴别该药的真伪.方法 根据吡拉西坦的溶解性,用无水乙醇对上述两种剂型中所含的吡拉西坦进行提取和重结晶,并将其红外光谱与标准图谱进行比较.结果 红外光谱鉴别结果表明,两剂型的红外光谱均与吡拉西坦标准图谱一致.结论 红外光谱鉴别法简便可靠、快速准确.

    作者:郄冰冰;郭瑞锋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106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规律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106例ADR进行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和过敏体质患者是ADR的主要发生群体;抗生素引起ADR的比例高,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和神经系统类药物;临床ADR以寒战、发抖等全身不适和皮肤损害为多见.结论 临床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重视中药注射剂的ADR,加强对老年患者和过敏体质的安全用药监测.

    作者:毛小红;祁金文;郑水莲;俞佳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沙格雷酯片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盐酸沙格雷酯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 色谱柱为岛津公司Shim-pack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2 nm.结果 盐酸沙格雷酯的浓度线性范围为100.6~1 005.8 μg/mL,r=0.999 9,低检测限为10 ng,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1.0%,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0.5%和0.7%.结论 RP-HPLC法简便、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郑国钢;李会林;杜加秋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消除等待观望心态确保治贿工作实效

    据《医药经济报》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惠鲁生近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前,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系统治理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正处于查摆问题逐步深入、查处案件稳步进行、长效机制抓紧研究建立的重要时段,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大局,增强抓好治贿工作的自觉性;要坚持正确指导原则,加强政策和工作方法研究;要结合实际整体推进,确保治贿专项工作取得实效.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七心花叶的抗菌谱测定

    目的 测定锦葵科木槿属植物七心花Hibiscus mutabilis Linn叶提取液的抗菌范围及抗菌强度.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试管二倍稀释法进行试验.结果 七心花叶提取液对5株代表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低杀菌浓度(MBC)均较低.结论 七心花叶具有较广的抗菌范围和较强的抗菌作用,是一良好的抗菌消炎药用植物,具有研发应用价值.

    作者:罗书香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多管齐下整治药品生产流通秩序

    剖析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机制,从医药企业、市场准入、鼓励创新、商务模式、定价规则、信用体系、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整治药品生产流通秩序的对策建议.

    作者:曹军伟;顾海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试论中国制药企业的品牌运营策略

    从品牌的定位与设计、维护、扩展进行分析,提出中国制药企业在品牌战略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纪维;陈晶;赵艳菊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警惕食品中的假劣中药材

    食用药材掺伪现象较突出但易被忽视.作者介绍了山柰、八角茴香、山药及其伪品的鉴别要点,提醒在购买食用药材时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并建议相关部门应重视食用药材的流通监督管理.

    作者:吴秀清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咽炎片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建立咽炎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Synergi C18柱(250 mm×4.6 mm,4 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45:55),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回归方程Y=367 294.74X-465.7,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81%,RSD=0.49%(n=6).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咽炎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宏岩;孙桂梅;胡波;王会平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须加强乡镇医疗机构的疫苗管理工作

    疫苗作为预防疾病的重要武器,因本身的特殊性,国家对其实行比普通药品更为严格的法制化管理.2005年6月1日,《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正式实施,作为承担基层疫苗接种工作的主力军,乡镇医疗机构在疫苗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基层监管工作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供参考.

    作者:吴问胜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本草纲目》问世410周年纪念活动在湖北蕲春举行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指纹图谱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

    介绍指纹图谱在中药方面的发展背景、分类和研究进展.该技术可运用于中药研究、生产的各个阶段,能很好地解决中药现代化的质量标准问题.

    作者:孙彩华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壳聚糖-三七总皂苷缓释微囊的制备及体外溶出研究

    目的 探讨制备壳聚糖(CTS)-三七总皂苷(PNS)缓释微囊的工艺条件,确定微囊的缓释作用.方法 以壳聚糖为载体,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技术,制备壳聚糖-三七总皂苷微囊,并考察微囊的基本特性及其体外溶出性能.结果 微囊的优工艺条件为3%壳聚糖溶液,壳聚糖/三七总皂苷为2:1,在60℃下交联2 h.结论 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药物释放速度较缓慢,缓释效果明显.

    作者:王家远;杨波;赵榆林;杨明慧;王晓科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平价药房的生存基础及其可持续发展

    分析平价药房的赢利模式构成,探讨平价药房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及其对整个医药行业的正、负方面的影响.

    作者:代航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重量法测定复方二氧化钛乳膏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二氧化钛乳膏中二氧化钛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重量法.结果 平均回收率为100.10%,RSD为0.5%.结论 重量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医院制剂室对复方二氧化钛乳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韶铭;贾旭玲;施芬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试论医药企业的差异化竞争战略

    目的 探讨医药企业的差异化竞争战略.方法 分析差异化竞争战略的意义,探讨医药企业可行的差异化战略措施.结果与结论 差异化战略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医药企业可行的差异化措施包括产品差异化、形象差异化以及市场差异化等.

    作者:唐玲;邱家学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酸地塞米松片的含量均匀度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醋酸地塞米松片的含量均匀度.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200 mm×4.6 mm,5 μm),柱温为25℃,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 HPLC法测定含量均匀度中10片的相对含量平均值与HPLC法含量测定中含量值一致.结论 HPLC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能准确地反映出样品每片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的实际水平.

    作者:付小六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奇霉素片的含量

    目的 测定阿奇霉素含量.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批阿奇霉素片进行含量测定,并与法定方法比较.结果 5批阿奇霉素片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微生物检定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方便、有效、准确.

    作者:张晔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制药企业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的控制

    分析制药企业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药品污染的来源,分别从空气、人员、物料和设备、厂房等方面提出全面有效控制药品污染的措施,为制药企业降低药品污染风险、保证药品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丁静;梁毅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洛伐他汀胶囊的含量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洛伐他汀含量.方法 采用Nova-Pak C18柱为色谱柱(150 mm×3.9 mm,4μm),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 洛伐他汀浓度在0.039 5~0.197 5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5%,RSD为0.49%.结论 HPLC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

    作者:陈锡强 刊期: 2006年第17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