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碧静
胃、空肠和结肠等器官均可以用于食管切除术后患者的食管重建.在不能用胃替代食管的情况下,结肠代食管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食管重建术.近年来,我们对既往接受过胃部分切除术现在发生食管癌需要进行食管部分切除术和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复发需要二次手术的患者,施行两切口食管癌切除结肠代食管胸内吻合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斌;朱华年;李英平;谢清军;孙鹏;薛继军;董信春;陈学忠;李建成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试题量的大小对一次考试的可信性与可靠性具有很大的影响,现就此进行探讨,首先提出题元化的概念,然后建立确定小试卷容量的统计学方法,并举例说明如何划分题元.
作者:王桂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它主要强调对医疗岗位所需能力的培养.因此,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院校进行一切工作的终目标和任务.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所有专业的必修课,如何让这门课程适应目前学生的现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求,现提出几点意见,与同行探讨.
作者:史素娟;张连鹏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新三步八法是在传统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三步八法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和完善起来的一种新的推拿手法.三步是指手法治疗时患者的俯卧、侧卧和仰卧3种体位,八法是指治疗过程中的推、拿、按、摩、牵、抖、揉、运八法.
作者:姜劲挺;刘保健;曾昭洋;刘建军;宋贵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对成人护理大专生的人员构成、知识构成、学习动机、学习方面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引出对教师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重点和教学态度的五大思考.
作者:吴卓洁;林妙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对入学新生HBsAg阳性情况的调查分析,初步了解我校学生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和携带率.通过普查,及早发现传染源,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对HBsAb阴性学生及早接种乙肝疫苗,提高其免疫力,从而减少交叉感染.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按照要求每批检查都设有阳性及阴性对照.检查总人数为4 246人,HBsAg阳性率为5.04%.结论 对HBsAb阴性的学生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做好宣传工作,为其注射乙肝疫苗,防患于未然,尽可能避免其感染乙肝病毒.所有医务工作者都有义务做好卫生宣传工作.结果 加强对HBsAg阳性学生的管理是防疫工作者的迫切任务.
作者:韩冬霞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医学论文是医学工作者实践与理论的结晶,它在贮存、推广、交流医学信息和经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8项内容.医学论文在语言、语法、修辞和表达方式上都有自身独特的语体特征.
作者:徐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笔者针对本院2年来36例静脉留置针患者输液过程中静脉炎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性措施.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寻找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风感冒冲剂中扑热息痛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岛津LC-6A高效液相色谱仪,C13色谱柱:以甲醇-1%冰醋酸(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0ml/min.结果 扑热息痛的浓度在0.24~2.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102.3%(n=6),RSD=1.494%.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防风感冒冲剂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闵云山;王兰霞;杨小源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问题主要是:(1)生源数量减少,招生困难;(2)生源质量下降.现就生源质量下降给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社会效益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做一简要分析,并在更新教育手段、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提出一些思考与对策.
作者:何燕华;牛亚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总结多年护理学实验课协助带教的实践经验,阐述加强和规范护理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作者:闫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院校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院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是院校实施宏观管理的基本依据.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实际,介绍3个方面的经验体会和主要做法.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确定人才培养模型和培养目标、实现基础合训和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是制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所在.
作者:张建林;黄应堂;高永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通过查阅和分析有关的高校体育研究文献,结合高校体育的实践,提出新时期高校体育在宏观思路上要转变观念,在中观策略上要明确基本要求,在微观操作上要抓住课堂阵地等三个层面的观点,以期促进高校体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作者:徐学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麦克斯韦滚摆实验是说明机械能转换与守恒的重要实验.在这个实验研究课题中,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作者:董志文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神经系统解剖是解剖学中内容多、复杂的章节,探讨如何提高神经系统解剖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必要性.采用比较学习法、歌诀学习法、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法、多媒体辅助学习法,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尹金鹏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应用型护理人才,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对其临床思维、技能和实际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见习和实习是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也是学校和医院都感到头痛的难题.理论上好的学习对象是患者或真实的人体,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教学要求的提高,在患者身上学习和训练临床技能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模拟仿真教学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矛盾,而且具有许多传统方法所不具备的优点.可以预料,仿真技术会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预防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创造条件.
作者:白梦清;倪莹;余铭鑫;何云海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宫腔内壁以外的部位生长所致的疾病.目前,已建立猕猴、家兔、大鼠的诱发动物模型,对该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等方面进行研究.将人的子宫内膜移植于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建立的动物模型,较其他类型动物模型更有优越性,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相关研究中.
作者:魏素芳;张娜;关素洁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生物化学作为生物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现代基因工程设计的大门,遨游生命科学的海洋.毕业设计作为对学生学习知识的综合检测和训练,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应从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入手,分析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对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永芳;李茂言;舒坤贤;常平安;张继承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子宫纵隔是常见的子宫畸形,常可导致不孕或习惯性流产[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即经阴道或经腹切除纵隔,此方法创伤大,手术及分娩的并发症多.自2000年7月以来,我们对子宫纵隔实行B超监视下的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蔡昺;谢秀英;李艳琴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治学型学习指导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对本校2002级中药专业丙班学生采用治学型学习指导法教学,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评价.结果 支持该教学方法的学生占90%以上.结论 治学型学习指导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陈淑瑜 刊期: 200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