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荣才;范本杰;孙考祥;王爱萍
目的 建立测定脑安颗粒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色谱柱为 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4 μm),以甲醇-水-冰醋酸(30:70:1)为流动相,流速为0.85 mL/min,柱温为15℃,检测波长为323 nm.结果 阿魏酸进样量在0.117~2.34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为98.92%,RSD为1.27%(n=6).结论 RP-HPLC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脑安颗粒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
作者:邢协望;姜义武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不同添加剂对双氯芬酸钾凝胶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制备凝胶剂过程中加入不同添加剂,考察制剂稳定性.结果 丙二醇、0.5%吐温-80有利于凝胶剂的稳定性,甘油、异丙醇、1.0%吐温-80容易使双氯芬酸钾从凝胶剂中析出.结论 不同添加剂对双氯芬酸钾凝胶剂稳定性有不同的影响,合适的添加剂有利于凝胶剂的稳定.
作者:梁荣才;范本杰;孙考祥;王爱萍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法)测定环孢素A(CsA)血药浓度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FPIA法测定移植患者术后全血CsA浓度,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 FPIA法监测CsA血药浓度日内差、日间差和1年中随行质控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77%,5.41%,6.36%,回收率分别为98.98%~101.80%,97.99%~100.81%,97.86%~101.78%,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生物样品检测规定.结论 FPIA法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是稳定、准确和可靠的.
作者:魏筱华;易诚予;聂益军;刘明珪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测定氟吗西尼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lltch C18柱(150 mm×4.6 mm,5 μm),Alltch C18预柱(7.5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30:20:5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47 nm.结果 氟吗西尼浓度在3.6~1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87%(RSD=0.64%),精密度日内RSD为0.5%,日间RSD为0.7%.在氟吗西尼注射液中测到3个光谱图与氟吗西尼类似的物质,但总量不超过0.5%.结论 HPLC法快速、准确、简便,适合于氟吗西尼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煜鑫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考察国内不同厂家辛伐他汀口服制剂的体外溶出度情况,并同默沙东公司产品进行比较.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pH值为4.5的0.025 mol/L磷酸二氢钠(65:35),流速为1.6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测定不同厂家的9个品种的体外溶出度,采用SPSS对各组之间溶出度值的方差齐性进行检查.结果 辛伐他汀浓度线性范围是1.592~25.47 μg/mL(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RSD=0.68%),各个品种的溶出度都大于80%,但各组溶出度方差差异较大.结论 不同厂家辛伐他汀口服制剂溶出度都符合要求,但溶出度均一性差异较大,舒降之各样品之间的体外溶出度差异小.
作者:刘治安;汤远亮;李红玲;莫炫永;姚国新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3种酊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5种阳性试验菌,通过回收率试验测定它们是否含抑菌成分.结果 生发酊、白屑风酊2种供试品试验菌回收率均高于70%,证明无抑菌现象;烫伤药水有抑菌作用,但可通过培养基稀释法消除抑菌作用.结论 生发酊、白屑风酊可按常规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烫伤药水需按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林昌;朱广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患者女,23岁,2006年1月14日在我院诊断为右上肺继发性结核(初治),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硫酸链霉素针住院治疗16 d,因经济困难要求出院.出院时无恶心、呕吐、厌食、厌油等胃肠反应,复查肝功能所有指标均正常,出院后继续服用上述抗结核药物.
作者:曹亚丽;王群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筛选抗菌中草药并分离鉴定其有效成分.方法 用纸片法筛选出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中草药,分别用渗漉法和索氏法粗提,进一步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法和超滤法分离,后通过薄板层析纯化并初步鉴定抑菌有效成分.结果 苦参、地榆、冰片、丹参、田七、金银花等6种中草药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渗漉提取法好于索氏提取法,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法中水洗脱优于氨洗脱,初步鉴定出的抑菌有效成分有生物碱、黄酮类、酚类和醌类物质.结论 地榆、冰片和苦参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并且其抑菌有效成分易被分离提取.
作者:王航;孟春;石贤爱;陈东仕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复方喘咳片中氨茶碱的含量.方法 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色谱柱为C18柱,紫外检测波长为272 nm.结果 氨茶碱浓度在0.221 0~5.526 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8%(n=9),RSD为0.2%.结论 HPLC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快速简便.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小儿清肺止咳泡腾片中黄芩苷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甲酸(50:50:0.2),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2 mL/min.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344~3.44 μ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结论 HPLC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好,灵敏度高.
作者:常忆凌;刘本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促进精神药物的管理.方法 对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自愿戒毒者528例和重庆市万盛区两所中学学生457人的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滥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滥用现象已在青少年和吸毒人群中占相当比例,分别占15.92%和99.06%,特别是吸毒人员更为突出.结论 应加强该类药品的管理,普及药物依赖基本知识.
作者:牟元云;任军;汪涛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天舒片中阿魏酸的方法.方法 采用ODS-C18(钻石)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20:8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2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 阿魏酸浓度在4.95~99.00 μg/mL范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05%,RSD为1.79%(n=6).结论 HPLC法简便、快捷、灵敏,可用于天舒片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张爱丽;毕宇安;仲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钠注射液对豚鼠的致过敏作用.方法 取健康豚鼠2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即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钠注射液规格1组、规格2组、2%卵蛋白阳性对照组及0.9%氯化钠注射液阴性对照组.对各组动物隔日分别腹腔注射给药,0.5 mL/只,共3次致敏并激发.结果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钠注射液给药组两次激发后,未见明显异常症状,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钠注射液对受试动物无致敏作用.
作者:丁泽明;张存智;窦琦云;于洪华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复方止咳胶囊的止咳、化痰、平喘作用.方法 采用氨水喷雾引咳、气道酚红排泌和磷酸组胺引喘法.结果 复方止咳胶囊3个剂量组均可降低氨水喷雾引咳次数,延长潜伏期,咳嗽抑制率分别为30.4%,26.2%和50.2%;复方止咳胶囊3个剂量组可减轻气道酚红排泌量,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复方止咳胶囊1.2 g/kg和2.4 g/kg剂量组均可延长磷酸组胺致喘潜伏期,哮喘抑制率分别为20.9%和31.6%.结论 复方止咳胶囊具有较好的止咳、化痰和平喘作用.
作者:朱萱萱;奚兆庆;张忠华;邱召娟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安比静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ODS C18分析柱(125 mm×4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5:85),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 方法的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芍药苷进样量在0.210~3.15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08%,RSD为1.32%.结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安忧静颗粒的质量.
作者:张朝燕;刘克海;刘承初;刘梅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确定柴胡的醇沉工艺.方法 以柴胡皂苷a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柴胡的醇沉工艺.结果 药液浓缩至比重为1.15,加1.5倍量95%乙醇,醇沉温度28℃,醇沉时间24 h,可使柴胡皂苷a含量达0.30%.结论 正交试验结果可为柴胡醇沉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工艺经生产实践检验,切实可行.
作者:徐新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为大黄蟅虫丸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大黄蟅虫丸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与结论大黄蟅虫丸对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胰腺炎、颈动脉粥样硬化症、高脂血症、不稳定型心绞痛等疾病疗效确切.
作者:陈开文;谭涌 刊期: 2006年第20期
药学作为社会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得到体现,药师的社会职能也逐渐向健康教育拓展.该文借助健康教育和医院健康教育的理论定义了药学健康教育的概念,探讨了药学健康教育的特点、作用、实施和展望,提出了建立全新的药学健康教育理论将成为未来药学研究内容的观点.
作者:李东;谢守霞;肖永新;聂中越 刊期: 2006年第20期
A族维生素具有广泛拮抗多种理化因素(镍剂、梭曼、紫外线、辐射、香烟烟雾等)所致氧化损伤的作用,可加强酶系抗氧化剂的功能,但在一定条件下仍表现出明显的促氧化作用.A族维生素与维生素E、维生素C等其他抗氧化维生素存在着相互作用,其机制已有了进一步研究.
作者:颜怀城;刘同华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肝癌细胞系HepG2的多药耐药细胞系HepG2/ADM,为研究肝癌细胞多药耐药创造前提条件.方法 用0.01~2 μg/mL的阿霉素(ADM)分级诱导HepG2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使其在含高浓度的ADM(2 μg/mL)的DMEM培养基中保持90%的存活率,并能正常地传代、冻存和复苏;用MTT法分析ADM、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和氨甲蝶呤(MTX)四种药物在其1 Cmax,10 Cmax,20 Cmax和30 Cmax时分别作用于HepG2和HepG2/ADM时的细胞生长抑制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膜P-糖蛋白(P-gp)170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细胞膜P-gp 170对进入细胞内药物罗丹明-123的泵出效果.结果 HepG2/ADM细胞系表现了较强抗药活性;免疫组化法观察到HepG2/ADM细胞膜有较强P-gp 170表达;FCM检测到HepG2/ADM细胞能有效泵出罗丹明-123,而HepG2细胞则不能有效泵出罗丹明-123.结论 用ADM梯度诱导耐受法成功诱导出了HepG2细胞的多药耐药细胞系HepG2/ADM.
作者:梅英;石毓君;刘长安;龚建平;简华刚;丁雄 刊期: 2006年第20期